安徽省图书馆 V2.0 账号 密码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联系我们
本馆介绍 服务指南 书目检索 数字资源 安徽文献 文献征集 读者园地 省图学会 新安讲堂 共享工程 下载园地
新四军
 
新四军组建
军部序列
编队序列
主要领导
臂章由来

皖南事变
 
千古奇冤
大 事 记
七天七夜
烈士陵园
英 名 录
事变研究

叶挺将军
 
生平简介
将军与广州
将军摄影家
将军史料
图片档案

项英评介
 
生平简介
项英与武汉
项叶关系
遇难实录
千秋功过
 位置:首页 >> 专题文献 >> 皖南事变 >> 项英评介

项 英 与 武 汉

    1926年项英回武汉秘密从事党和工会工作,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武汉工人纠察队总队长。192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兼党团书记。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2月调到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兼军委主席,后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副主席。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与陈毅一道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与新四军负责人合影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2月13日,项英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了坚持南方3年游击战争的情况。此时,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工作正在进行:军长,先由蒋介石命令公布叶挺担任,共产党方面随后也表示同意;副军长,中共中央已确定由项英担任,正在办理任命程序。编组原则,已经中央政治局12月14日下午会议讨论,根据项英的建议决定成立东南分局,领导东南诸省地方党的工作,由项英任书记,曾山任副书记,陈毅任副书记。南方8省红军和游击队,大多数已停止冲突、共同抗日,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达成协议。党中央、中央军委派往新四军的领导骨干,首批已随项英到达武汉。

    项英等人12月23日到达武汉。在到达武汉的当天,他就先后到长江局和叶挺传达中央政治局讨论确定的新四军编组原则,并就新四军的具体编组进一步作了研究。项英根据中共中央的意图和长江局研究的最后意见,代表中共于12月26日同国民党方面谈判。在谈判中,他在坚持国民党方面不得插手、坚持共产党对新四军绝对领导的前提下,同意在军以下编为4个支队,每个支队编为两个团。隶属关系,最后确定前三个支队由国民党第三战区管辖,位于长江以北的第四支队,归第五战区指挥。27日,项英向叶挺将军介绍国民党当局谈判达成协议的情况,就各支队领导干部的配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就干部配备提出了建议。28日,毛泽东电复同意后,随即由军长叶挺办理支队以上领导的干部任免手续。这样,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问题得到了最后的解决。

1938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叶挺担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与此同时,抗战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编组、集中,需要军部机关去组织实施,12月25日下午,项英和叶挺、张云逸召集军部机关干部开会,叶挺、项英分别报告了抗战形势,上海和南京的失陷经过及原因,布置了当时的任务。这是新四军军部机关的第一次会议,实际上是军部机关成立的会议。在这之后,军部机关的工作陆续展开了。

    正当项英和军机关研究部队编组方案时,战斗在鄂豫皖边区的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高敬亭,湘鄂赣边区的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政治委员傅秋涛,鄂豫边区红军大队长周骏鸣等,先后来到武汉。项英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对他们英勇斗争表示满意和慰问,向他们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介绍了同国民党方面就新四军编组达成协议的情况,同他们研究了其所属部队的改编集中事宜。

    1938年1月4日,项英率军部机关人员由武汉去南昌。他在武汉的这段日子,被后世称为“铁军诞生的时期”,项英以其当时武汉在全国的抗战地位,在全党的威信下,使南方七省游击队形成铁的力量。以后跟叶挺合作,使全军改编成功,更是新四军成立的关键所在。

    其后项英在1941年3月13日在皖南事变中,于泾县茂林地区山上蜜蜂洞被叛徒刘厚总枪杀。但他作为武汉革命史上一个杰出的人物,以其轰轰烈烈的作为,长存于今世人们的心中。

 

网站简介 公共图书馆导航 返回首页 病毒预警 馆长信箱
Copyright ? 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800x600,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