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 V2.0 账号 密码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联系我们
本馆介绍 服务指南 书目检索 数字资源 安徽文献 文献征集 读者园地 省图学会 新安讲堂 共享工程 下载园地
新四军
 
新四军组建
军部序列
编队序列
主要领导
臂章由来

皖南事变
 
千古奇冤
大 事 记
七天七夜
烈士陵园
英 名 录
事变研究

叶挺将军
 
生平简介
将军与广州
将军摄影家
将军史料
图片档案

项英评介
 
生平简介
项英与武汉
项叶关系
遇难实录
千秋功过
 位置:首页 >> 专题文献 >> 皖南事变 >> 项英评介

生 平 简 介

    项英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项德隆,1898年5月生于湖北省武昌县舒安乡项家村。1913年进布厂当工人,1920年4月成功地组织了武汉纺织工人罢工,1921年12月受党的派遣到江岸建立铁路工人俱乐部,1922年4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先后在湖北、上海等地从事工人运动,曾任中共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

    1923年2月,项英参加并领导了(北)京汉(口)铁路工人大罢工,1926年发动武汉工人配合北伐军攻克武昌,被誉为工人阶级的英雄人物。他是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三至第六届人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

1928年秋,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

    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等职。1930年12月,项英奉调赴中央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职,为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红军的壮大作出了贡献。

    1934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临危受命,留下坚持斗争,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陈毅等一起,在同党中央失掉联系,国民党军重兵持续“清剿”的情况下,转战赣粤边,领导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武装力量,保持了南方战略支点。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对于南方游击区工作的决议》中指出:“项英同志及南方各游击区主要的领导同志以及在游击区长期艰苦斗争之各同志,他们的长期艰苦奋斗精神与坚决为解放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全党的模范。政治局号召全党同志来学习这些同志的模范。”

    在抗日战争中,项英先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东南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新四军副军长等职。他和叶挺、陈毅等一起,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组织部队向苏南、苏中、皖东敌后挺进,发动群众,扩建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他重视部队的教育训练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提高部队素质作出了贡献。

    1941年1月,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中,项英在率少数人转移、隐蔽于泾县茂林蜜蜂洞中,被叛徒于3月14日杀害。

    项英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诚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网站简介 公共图书馆导航 返回首页 病毒预警 馆长信箱
Copyright ? 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800x600,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