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 V2.0 账号 密码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联系我们
本馆介绍 服务指南 书目检索 数字资源 安徽文献 文献征集 读者园地 省图学会 新安讲堂 共享工程 下载园地
下级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
安徽戏曲
安徽曲艺
安徽杂技
安徽画派

 位置:首页 >> 专题文献 >> 安徽文化概览

 
艺 术 文 化
 
     
 
安徽杂技
 
     
    杂技古称百戏,近代又称马戏、杂耍。节目由马戏、驯兽、魔术、技法、滑稽表演几大类组成。
海燕——高空秋千    杂技在安徽有久远的历史。清末阜阳一带有猴、狗戏,民国期间全椒邓寿亭组织邓家班,在皖、苏、鲁、豫、浙、赣等省演出,节目有镖打金钱、弹射弹子、气功、杂耍、踩钢丝、爬高山等。共和国成立以后,杂技艺术在安徽迅速发展。到1955年,有十个县市组建了职业、半职业杂技班。1956年,安徽省杂技团成立,时有节目16个,其中单杠、皮条、车技、飞叉、顶竿、滑稽表演等在国内有女子车技较高声誉。接着,安庆、宿县、蒙城也相继组建国营或集体的专业杂技团。杂技表演的节目增加,技术益精,由大蓬演出发展到剧场演出,不少节目在国内外获得好评。1978年11月,赴广州广交会演出31场,“阵容年轻整齐,综合技术好”,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均作了报道和评论。以后多次出国访问,在国外演出1501场,观众达到253万人次。1987年,《女子排椅》获法国巴黎首届“未来”国际杂技节金奖的首奖。《高台定车》获巴黎第七届“明日”杂技节银奖。安庆杂技团也多次到欧洲、东南亚演出。演员许梅花,在法国巴黎第十四届“明日”世界杂技比赛中获得金奖。
     
     
     
     
   
     
网站地图 公共图书馆导航 返回首页 病毒预警 馆长信箱
Copyright ? 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800x600,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