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首页 >>特色馆藏 >>低碳排放  

研 究 报 道

 新研究称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来自牲畜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肉类生产造成的引发气候变化的排放远远高出当前预测。这项研究将加剧人类是否应该少吃动物制品以帮助改善环境的争论。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这份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论文中,两位世界银行的环境顾问声称,肉食生产形成的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51%,而不是联合国估计的18%。
1    他们表示,联合国的数据从甲烷、土地使用和呼吸作用这3个重要方面严重低估了数百亿头牛、羊、猪、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影响。
    他们的结论很可能在学术界激起激烈的争论。
    在这份19页的报告中,世界银行前首席环境顾问罗伯特·古德兰(Robert Goodland)和现任顾问杰夫·安航(Jeff Anhang)指出,动物养殖业产生了3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工业和能源行业综合的影响都要大。
    “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古德兰和安航写道,“这意味着,用更好的选择取代肉制品将是逆转气候变化的最佳策略。”
    “事实上,同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措施相比,这种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其浓度水平的影响要快得多。”
    他们发出的转向肉类替代品的呼吁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的观点不谋而合。帕乔里将少吃肉称作是即刻逆转气候变化的“最有吸引力的机会”。
    曾于2006年发布报告评述全球变暖经济后果的斯特恩议员也加入其中。他说:“肉类(生产)浪费用水,而且制造了很多温室气体,给世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科学家们很关注牲畜呼出的甲烷,这是一种有力的温室气体。全球甲烷排放量的37%来自牛和其它反刍动物。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在10月3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的研究发现,甲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严重超过了此前的想象: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3倍,而不是之前认为的25倍。
    古德里和安航的这份未经同行审议的论文认为,科学家大大低估了牲畜的排放甲烷量。他们称,按照甲烷所发挥的快速效应,其影响应该以20年为期进行评估,而不是2006年报告《牲畜的巨大阴影》中提出的100年。他们说,这将使牲畜的甲烷排放计算结果增加50亿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全球所有排放的7.9%。
    在土地使用方面,他们计算出,如果将目前用于畜牧养殖业的土地归还给天然植被和森林,将可消除大气中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相当于温室气体总量的4.2%。他们还抱怨说,联合国也将牲畜的数量低估为217亿头,而非政府组织的预测数据达到了500亿头,并且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有了12%的增长。
    同吃素相比,吃肉还会有额外的冷藏、烹调等方面的需求,以及针对诸如猪流感等源自牲畜的人类疾病的“昂贵的”治疗,他们说。
    气候变化和食品方面的一位顶级专家塔拉·加内特(Tara Garnett)对古德兰和安航关于甲烷的计量表示赞同,称之具有可信度,但她对他们工作的其他方面提出了质疑,她说她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联合国在呼吸作用产生的排放上所采取的立场。她还指出,他们改变了科学假设,但是只针对牲畜而不包括其他的甲烷排放源,从而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她说:“我们逐渐意识到,当前规模的牲畜养殖业是一个大问题,它们为温室气体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牲畜养殖也有可取之处——有些地区的土地不适宜于粮食农作物生产,牲畜的粪便还能用作土壤肥料,而且养殖的动物能为我们提供非食物商品,比如皮革和毛织品,如果不是动物养殖业的副产品的话,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制造了。”
    资深食品运动人士克莱尔·奥克斯博罗(Clare Oxborrow)说:“这些新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详细审核,但是,如果数据可信,它们就提供了更多证据表明食物链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纳税人的数百万英镑被用来支持工厂化的农庄,资助动物饲料进口,而这些饲料的种植是以(砍伐)森林为代价的。”
    素食组织Viva!的活动经理贾斯汀·克斯韦尔(Justin Kerswell)说:“在此前联合国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减少食用肉类和奶制品的活动就已经势在必行了。现在似乎已经证实,牲畜生产造成的环境破坏实际上正变得越来越严重,以更大的优势压倒了交通领域的贡献。”
(人民网 2009年11月11日)

气候变暖改变土壤有机分子结构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认为,气候变暖正在改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对土壤的肥沃和抗侵蚀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发表文章,报告了气候变暖对土壤中有机物质分子结构影响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呼吁人们不能仅将目光关注于气候变暖对天空的影响,还应关注气候对我们足下大地产生的严重影响。
    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有机物质可以为土壤保持水分,并可以防止土壤被侵蚀。土壤有机物质的自然分解过程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它们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能量来源和水分。同时,分解过程也向大气中释放了二氧化碳。加科学家研究认为,日益升高的大气温度将加快这一分解过程,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碳从土壤释放到大气中。
    研究项目负责人,多伦多大学环境系副教授辛普森认为,从农业的角度看,土壤中失去过多的碳将会损失土壤的肥沃度,并使土壤更易受到侵蚀。
    辛普森介绍说,土壤中的碳含量是大气中的两倍,他们所开展的研究致力于确定土壤在分子水平的构成以及气候变暖对这种构成是否会有影响。此前,科学界对土壤的分子构成研究不多,部分原因在于土壤的组成非常复杂,包括细菌、真菌以及各种新老植物,分析起来非常困难。加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了专供环境研究的核磁共振设施,对土壤的分子结构以及内部发生的反应进行了仔细全面的观察分析。
(科技日报 2008年11月26日)

全球变暖 地球植物将会大规模灭绝
    参加“植物园保护国际”的专家4月17日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说,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全球变暖和保护濒危物种,地球上的物种将大规模灭绝,全球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
    西班牙拉斯帕耳马斯岛植物园主任戴维·布兰姆维尔博士说,如果地球气温在未来100年中升高2至3摄氏度,地球上约40万种高等植物和10万种尚未被发现和记载的植物将有一半面临灭绝。他说,这个预测是根据有关全球变暖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一些最新发现推论出来的。
2    布兰姆维尔博士说,他和英国邱园植物园的科学家共同研究估算,地球上现有40万种植物物种,这个数字高于科学家目前估算出的30至35万植物物种。对南非、巴西、中非、西非和澳大利亚等6个植物物种丰富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如果按照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到2050年这些地区将平均有37%的物种消失。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说,许多植物为了适应全球变暖只得向更高纬度和海拔的地区迁移。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包括植物、蝴蝶、蝙蝠和鼠类在内的几百个物种正向极地方向迁移,最长的迁移距离已达到300公里。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雷文说:“如果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5摄氏度,这一因素与植物保护地被破坏等人为因素叠加在一起,必然会导致地球上的物种大规模灭绝。”
    “面对全球变暖和可能发生的物种灭绝,我们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植物多样性,避免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布兰姆维尔博士说。
    他说,全世界的植物园和植物研究所应当联合起来,成立种子库,保存濒危物种的种子和基因。植物园应当继续开展植物迁地保护,并建立全球和地区性的植物数据库。
    他认为,应当设立由联合国支持的植物保护项目,敦促各国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植物资源,防止地球发生“万物凋零”的悲剧。
(新华社 2007年4月18日)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