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术 流 派
宣城数学派
宣城数学兴于明末清初,代表人物是梅文鼎及其子孙,梅文鼎中西天文学的造诣都很深,天文学著作有40多种,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梅文鼎非常注重天象观测,创造了不少兼收中西方特色的天文仪器。他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对当时和后世融会贯通中西方天文学具有很大作用。
梅文鼎最重要的贡献是在数学方面,他写了20多种数学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进行了融会贯通,对清朝数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逝世之后,后人将其历法、数学著述汇为《梅氏丛书辑要》。诗文杂著则以《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刊行。主要著作有《明史历志拟稿》《历学疑问》《古今历法通考》《平三角举要》《弧三角举要》《几何补编》《堑堵测量》《几何通解》《环中黍尺》《历学骈枝》《勿庵历算书目》等。中国古代士人才子都把读诗经求功名放在第一位,如梅氏家族这样不为功名,系统研究西学还是很不多见的。
宣城画派
代表人物是梅清、石涛及宣城一干才俊,明末满清入主中原,讲求华夷有别的中国士大夫们内心痛楚是难以言表的,多为消极避世,梅清、石涛等也是如此,醉心艺术不问世事,宣城画派对后来的新安画派及整个中国山水画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