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州
历代名人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宣州  

历 代 名 人

梅尧臣(1002—1060)
    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城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论诗注重政治内容,对宋初的靡丽文风表示不满。写作技巧讲究细致深入,认为“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所作颇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以矫靡丽之习,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甚受后来陆游等人的推崇。所著有《宛陵先生文集》,近人整理为《梅尧臣诗编年笺注》。

梅鼎祚(1549—1615)
    字禹金,号胜乐道人,宣城(今宣州)人。自幼笃志好学,饮食寝处均不废书。16岁廪诸生,诗文名扬江南。
    梅鼎祚青年时代善交游,与戏剧家汤显祖为莫逆交,擅长诗文古词,所作皆“骨立苍然,气纯而正,声铿以平,思丽而雅”。士大夫皆好之,有“诗文清雅”之誉。中年以后,专注诗文典籍的搜集编辑和戏剧创作,所作《玉合记》为昆山派的扛鼎之作,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一定影响。
    梅鼎祚一生以读书、藏书、著书为乐,常说“吾与书若鱼之于水,一刻失之,即无以为生”。并建“天逸阁”专事读书写作,一生著述卷秩浩繁,涉及诗文、小说、戏剧等。

梅 清(1623—1697)
    字渊公,亦作远公,号瞿山。清初画家。他是宋朝梅尧臣的后代,自幼学习勤奋。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举人。后参加京试没有考取。为人豁达大度,与王士祯、徐元文相友善。擅长画山水和松、梅,多写黄山风景,作有《黄山图》,笔法清秀,墨色苍浑,极黄山烟云变幻之胜,受到当时人们的重视。他也擅长写诗,著作有《天延阁集》、《梅氏诗略》。其弟梅庚,也擅长画山水、花卉,在当时与他齐名。

梅文鼎(1633—1721)
    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人。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梅文鼎少年时从私塾老师罗王宾学天文。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又拜倪观湖为师,学习明代《大统历》。康熙元年(1662年)写成《历学骈枝》五卷。康熙十四年以后从《崇祯历书》入手,研究西洋历算。曾于康熙四十四年受康熙皇帝召见,讨论历算。
    梅文鼎一生四出游学,手不释卷,著作很多。据他在康熙四十一年手定的《勿庵历算书目》中记载,有天文学著作62种,数学著作26种。传世的有雍正元年(1723年)编的《勿庵历算全书》,共收29种76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其孙梅瑴成重编《梅氏丛书辑要》,共收23种60卷。其中天文方面10种20卷。

施闰章(1618—1683)
    字尚白,号愚山,清代宣城(今宣州)人。顺治年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湖西道参议,以裁缺归。康熙中期召试鸿博,授侍讲,纂修明史,进为侍读。施闰章为人孝友纯笃,以文学饰吏治,所至有惠绩,晚年好延誉后进,四方士多归之。其学主于体仁,文章醇雅,尤工于诗。施闰章擅长写五言诗,诗写得清新俊丽,是清初较早的诗人,当时在诗坛上名声较大,与山东莱阳人宋琬齐名,号称“南施北宋”,现存著作《学馀堂文集·诗集》。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