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 县
名胜古迹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  

名 胜 古 迹

棠樾古民居
    位于歙县郑村镇棠樾村,古民居为明清时期所建,主要建筑有:欣所遇斋及存养山房,保艾堂,毕德修宅(含何振宝宅),程遂林、毕顺生、江忠来宅,存爱堂(五世同堂),“慈孝之门”(慎德堂),从心堂(下新屋),静修堂。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稠墅牌坊群
    位于郑村镇稠墅村西,建于明、清。稠墅村多汪姓聚居,明、清之际多富商,有名园巨宅。现存于村西的4座牌坊分别是明天启、清乾隆时所建,均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石坊,它们是父子大夫坊、吴氏节孝坊、褒荣三世坊、方氏节孝坊,由东向西延伸约1华里。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檀干园
    位于歙县西10公里唐模村。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曾是本村许氏文会馆旧址。以门外溪堤遍植檀树、紫荆树而得名。又因园内有人工湖,湖内模拟杭州风景,故当地民间俗称为“小西湖”。湖为清初唐模村一许姓富商所凿,有三潭印月、玉带桥、灵官桥、湖心亭、白堤等风景,以供其母游乐。整个唐模村誉为“全村同在画中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渐江墓
    位于歙县徽城西干山上,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
    新安画派大师渐江,晚年常居五明寺,涅槃之后迁葬寺侧,其友王泰徵为其作墓志铭,许楚书墓碑,并遵渐江遗愿,在墓旁植梅数十株,故又称“梅花古衲墓”。1982年大修,重立墓碑,撰刻新的墓志,砌筑了祭台,石栏等。现墓地梅枝交柯,松竹荫护,一派幽雅肃穆气氛。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宾虹故居 
    位于郑村镇潭渡村中,建于清康熙戊戌(1718年)。
    故居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正屋为三开间楼屋,前有庑廊和小天井。宾虹自题为“宾虹草堂”和“虹庐”。左廊通厨下,屋前为小院,出左院门,即至“玉森斋”,为三开间平房,前院有假山石,名“石芝”,宾虹部分画作题“写于石芝室”、“石芝阁”出此。故居现辟为“黄宾虹故居纪念馆”。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山书院
    位于歙县雄村。
    建于乾隆二十年(1756),为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怡在弥留之际遗命两个儿子曹翰屏、曹暎青所建。书院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园林建筑,由清旷轩、文昌阁、桂花圃组成。
    书院设堂讲学的地方叫清旷轩,轩厅正壁嵌着的曹学诗撰写的《所得乃清旷赋》告诉我们名称的由来。清旷轩还有一个称谓叫桂花厅,因轩前小巧的庭院中遍植桂花树而得名。曹氏家族写有族约:凡族人中有中举者,可在庭院中植树一棵。桂花厅东北侧有一座双层八角形亭阁,叫“文昌阁”,又名“凌云阁”。此阁建于清代,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亭脊有狮、虎、形装饰,亭翼角下有“金雀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氏宗祠
    位于北岸镇大阜村中,系当地潘姓宗祠,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三进五开间,后进有楼,面阔18.8米,进深42.6米,占地面积801平方米。门厅五凤楼式,八字墙上饰精美砖、石雕,中进雀替、平盘斗等处雕藏百骏,俗称“百马图”。月梁上高悬历朝名人匾额,气势壮观。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
    位于北岸镇北岸村,建于清代,又名“叙伦堂”,清同治时重修。
    三进五开间,面阔17.7米,进深41米,占地面积726平方米。门厅为五凤楼,八字墙须弥座石刻与墙头砖雕、关檐板木雕均极华美。中厅之月梁、金柱粗硕宏大。檐下6块石栏板上的《西湖景》与后檐下7方石栏板上的《百鹿图遐》遐迩闻名。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氏二宅
    位于徽城镇打箍井街,建于民国。
    坐西朝东,二宅壁联。南宅二进三开间,面阔10.7米,进深12.9米,占地面积约138平方米。前有小院,下堂有厢房,天井两侧有廊,雕花屏门装隔。上堂为统间,有楼,砖、木、石雕精美。北宅二进三开间,面阔10.7米,进深13.2米,占地面积约136平方米。上下堂都装厢房,木雕稍逊于南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员公支祠(含木坊)
    位于昌溪乡昌溪村中建于清代,三进三开间,门厅五凤楼式,立有高大石鼓门墩。中进享堂额枋与开间等长,气势开阔。后进寝堂天井设有消防井。寝堂楼板中开有香火窗,结构独特。门坊木构,四柱三间三楼,宽9.3米,高8米,两侧有护墙,四木柱用靠背石支撑。有月梁、额枋、斗拱,高瓴重脊,八角起翘,关檐板红漆雕花。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宗祠
    位于昌溪乡周邦头村,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通进深43.5米,通面阔18.5米。
    整个建筑由门厅、廊、享堂、寝堂、天井、耳房组成。祠堂东西两侧有较宽的通长夹巷,大门五凤楼式,祠内木构件雕刻精致,中进享堂前檐粱撑为圆雕合和二仙,祠堂全部油漆。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安碑园
    位于歙县城西披云峰麓。占地面积8950平方米,碑园建筑面积3444平方米,1981年建成,用于收藏和陈列徽州历代碑刻。
    现藏有北宋王道宁墓志、南宋丞相程元凤墓志、知县汪澄墓志、元“武功万六承事太君胡氏生莹”墓表浮雕、明代大学士许国墓志、吴氏墓志、明《余清斋》、《清鉴堂》丛帖刻石、清桃花书屋法帖刻石等140余方。部分碑刻置于碑廊墙上展出,现碑刻保存完好。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