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 V2.0 账号 密码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联系我们
本馆介绍 服务指南 书目检索 数字资源 安徽文献 文献征集 古籍保护 省图学会 新安讲堂 共享工程 下载园地
上级栏目
 
军事概述

 位置:首页 >> 专题文献 >> 建军八十周年

经 典 战 役

 
10、延安保卫战
    延安保卫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陕西省延安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防御作战。
延安保卫战    解放战争进行了8个月之后,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947年3月起,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企图在战略上首先实施两翼突破,尔后钳击华北。
    3月13日,胡宗南集团整编第1、第29军共15个旅14万余人分两路北进。其第一梯队12个旅8万余人,在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以密集队形实施多路攻击,企图三天占领延安。教导旅和警备第7团等依托既设阵地组织防御,交替掩护,节节抗击,给敌以杀伤。1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各部队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
    16日,胡宗南部进至甘泉县麻子街至金盆湾一线,随即改变战术,谨慎推进。彭德怀、习仲勋即令第1纵队、新编第4旅加入战斗。西北野战部队利用有利地形,实行积极防御,适时组织反击,并利用夜暗灵活出击,袭扰、迟滞国民党军的进攻。18日,胡宗南集团进至延安以南10公里的二十里铺、杨家畔一线;马步芳、马鸿逵集团进占盐池、庆阳等地;第22军向横山发起攻击。此时延安各机关、学校已安全转移,群众已疏散完毕。当晚,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等撤离延安。
    西北野战部队经六昼夜激战,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完成了预定任务,也于19日上午主动撤出延安。此后,毛泽东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等率精悍的指挥机构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11、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    发起于1947年5月13日的孟良崮战役,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人战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打击了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和最精锐的部队,而且这一打击是出现在解放区举行全面反攻的前夕,因而具有特殊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1947年初,莱芜战役以后,敌人在山东战场上的总兵力达到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敌人吸取以往分路进攻常被分割歼灭的教训,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计划第一步完全占领鲁南解放区,第二步实现其占领整个山东解放区的目的。3月下旬,敌人发起进攻,到4月上旬完成了第一步计划,随即稳步向鲁中山区推进。
    整编第74师是国民党军队自诩为“五大主力”之一的美械装备的精锐部队,全面内战爆发后,敌人一直把它当作进攻华东解放区的一支骨干力量,几次与我军交手,都未受到重大打击,也助长了其骄狂气焰。打掉国民党军的这张“王牌”,是华东我军的夙愿。我军决定于5月13日黄昏在孟良崮向敌人发起攻势。当晚就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第二天上午发起全线进攻,到15日拂晓,第74师已被我军四面包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域内。
    整编第74师被围后,敌统帅部认为该师战斗力强,正是与我军进行决战的良机。于是一面令该师坚守阵地,一面令其他地区10个整编师分路向孟良崮增援,企图里外夹击,聚歼我军。15日,敌我双方对孟良崮附近各制高点进行反复争夺,战况空前激烈。16日下午5时,我军将74师及83师1个团共3.2万余人全部歼灭,击毙第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我军也伤亡1.2万余人。
    第74师的覆灭,使敌人损失了进攻山东的一支重要力量,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山东的进攻,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因此被撤职。

12、石家庄战役
    石家庄扼平汉、正太、石德铁路,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枢纽。1947年10月,石家庄之国民党第3军主力在清风店地区被晋察冀军区部队全歼后,驻守石家庄的国民党军只有第3军之第32师、2个保安团及周围19个县的保安大队,态势孤立。为了加强石家庄的守备,蒋介石于11月3、4两日,将保定“绥靖”公署1个独立团及1个野炮营空运至石家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决心乘石家庄守敌兵力空虚、军心不稳之际,集中晋察冀野战军全部及所属冀晋、冀中军区的部队发起石家庄战役。
    石家庄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2.4万人,缴获坦克9辆,火炮100余门及大量机车、汽车和军用物资,此役不仅占领了敌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使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区连成一片,而且还首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重要城市的先例,为尔后进行城市作战提供了重要经验。

13、济南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山东省济南市进行的大规模攻坚战。
    1948年秋,国民党军被迫改“分区防御”为“重点防御”后,蒋介石令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所部固守济南,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区集中17万人的3个机动兵团伺机北援。济南作为津浦、胶济铁路交会点,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第二“绥靖区”以济南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济南外围县镇及制高点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均构筑众多的永备和半永备型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集中兵力约11万人。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攻取济南,同时准备打击徐州北援之国民党军。华东野战军遂集中兵力,组成攻城、打援两个兵团,由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统一指挥。攻城兵团由约14万人组成,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打援兵团由约18万人组成,由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指挥。攻城兵团于9月16日晚发起攻击后, 迅速突破济南外围防线。经8 昼夜激战,至9月24日全歼国民党内城守军(内1个军起义),俘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副司令官牟中珩和国民党山东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
    济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俘国民党军高级将领23人,缴获各种炮800多门,坦克、装甲车20辆,汽车238辆。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坚守大城市的信心,锻炼和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攻坚作战能力。

14、太原战役
    1948年7月以后,国民党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率残部10万人,困守太原及其近郊地区,利用原有城垣和周围高地河流,建成碉堡、明壕与暗道相结合的多层次大纵深环形防御体系,成了一个孤点,在人民解放军的严密包围之中。
    1948年10月5日,太原战役开始。1948年7月晋中战役以后,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及晋绥军区第七纵队、晋中军区三个独立旅共8万余人,乘胜进逼太原。至12月4日,占领城南和东山各要地,歼敌5万余人。此后,为了避免因攻下太原迫使北平、天津之敌感到孤立逃跑,遂缓攻太原,转入围城休整。平津战役后,于1949年4月20日才对太原发起总攻,22日全部肃清周围据点,24日攻破城池,仅4个多小时全歼守敌。此役共歼敌124000余人,俘敌太原防守司令王靖国、太原绥署副主任孙楚等,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近40年的反动统治。

 
     
   
     

网站地图 公共图书馆导航 返回首页 病毒预警 馆长信箱
Copyright ? 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800x600,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