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楷模
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
 
 
 
  首页 >>特色馆藏 >>廉政文化>>廉洁楷模  

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

    
    牛玉儒:燃烧自己 照亮大家
    一个富于激情的干部,就像一部发动机,既能带动一班人,还能感动更多的人。一个好干部,就像一颗小太阳,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照亮大家。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牛玉儒,在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493天是这样的,以前在别的岗位上也是这样的。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他的逝世,成为了呼和浩特市的倾城之痛。
    任长霞: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
11    这是个一年工作4600个小时的女局长,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辉煌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任长霞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她在民间亦是一个传奇人物:八旬乡间老妇讲述着收兔毛女人的故事,那是任长霞为打探黑帮消息的乔装打扮;鸣冤告状的群众记得她边接案子边掉眼泪的场景……
    马祖光: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两弹一星”元勋,老科学家王大珩,曾为他写下这样的题词:“高山仰止,祖国以光”。他高贵,以宽容应对每一次挫折;他温和,精心维护君子风范;他坚忍,百折不挠;他豁达,穷且弥坚;他正直,视学术操守重于自己的生命。他一生创立了三个成就,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他不注重个人名利,甘为人梯,提拔后人,培养出一批批能够独当一面的专家,带出了一支支过硬的队伍。这就是马祖光,中国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
    梁雨润:“百姓书记” “五部曲”
    “官可以不做,老百姓的事情不能不管”,梁雨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基层做纪委书记短短五年时间里,就组织查处了无数起群众上访案件,尤其是处理了一批关系老百姓生活疾苦的陈年积案而备受人们称赞,赢得了诸如“梁青天”、“梁包公”这样的称呼。他用清廉书写了一个百姓爱看的“官”字。 当地群众和纪检干部总结出他解决群众问题的“五部曲”:“流泪听状子,承诺定日子,调查进村子,说服耐性子,处理快步子。”
    张建国:群众的主心骨
    当死神在你面前突然降临,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迎着死神冲上去!把生的希望带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重庆市开县正坝镇纪委书记张建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在川东北气矿“12.23”特大井喷事故中,他舍生忘死,和同志们一起保护了1300多名群众的安全。他用铁一般的意志,书写了一曲纪检监察干部忠于党的事业、忠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颂歌。
    周国知: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周国知先后担任过乡武装部部长、乡长、计生办主任、民政助理等职,岗位不同,但为民之心不改。他常年是手持一只手电筒,穿一双“解放”鞋,背一个竹背篓走村串户,了解特困户、残疾人、受灾户、孤寡老人及优抚对象的困难需求。年仅42岁的土家汉子周国知积劳成疾,走完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出殡路上,人们在自家那眼看就能收获的包谷林里砍出一条大道;路滑的地方,人们自发地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搭成人墙,为周国知灵柩的前行铺路……
    曹发贵:一心为民好村官
    在火热的夏季,曹发贵,一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江淮大地传诵。他在担任村支书的 10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可以载入史册的功绩,却以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繁难、琐碎的工作,用为村民们所办的一件又一件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村支书不平凡的人生。曹发贵遇害到安葬的七天时间里,自发地到他家守灵的群众,每晚多达二三百人。而他下葬的5月21日,正是农村的午收大忙时节,可是那一天,黄坝村的田间地头,却看不到一个人。人们自费租用了70多辆车,赶往15公里外的殡仪馆,为的是见曹发贵最后一面。
    岳林涛:用生命书写忠诚
    危急时刻,他率先跃入急流排除险情;生死关头,他舍己抢救战友以身殉职。年仅36岁的湖北省安陆市木梓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岳林涛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在短暂的人生中,他恪守“为民、务实、清廉”的信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公而忘私、一心为民。
    郭峰 赵德尊:离休未敢忘忧国
    曾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离休老干部赵德尊近日写的一封建议信,成为这个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的“教材”。在这封信中,赵德尊建议在党内大力倡导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住院期间拒收礼品的“六不”做法。他说:“现在‘贿风’硬吹!更要伸张正气,压倒邪气!要让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光辉在党内照耀,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全国唱响!”
    “六不”的主要内容如下:1.不送不收慰问金;2.不送不收保健品;3.不送不收有关涉及保健的用品、用具;4.不送不收大盆鲜花;5.不送不收熟食;6.不送不收贵重、进口水果。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