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胜 古 迹
胡文光刺史坊
位于黟县西递村前。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清乾隆、咸丰年间曾修葺。坊基周围占地100平方米,坊高12.3米,宽9.95米,为四 柱三间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为质地坚实细腻的“黟县青”石料筑成。全坊以四根60厘米见方抹角石柱为整体支柱,上雕菱花图案。柱下有长方形柱墩四个,各高1.6米,东西长2.8米,宽80厘米。中间二柱前后饰有两对高达2.5米的石狮,为石柱支脚,狮头朝下,呈俯冲姿势、造型生动,既威猛传神、又重心下移,起稳定牌坊的作用。一楼月梁粗壮,刻以浮雕,精美古朴。正中额枋刻有“五狮戏绣球”,两侧额枋分别雕有凤凰、麒麟、仙鹤、梅花鹿。梁柱间都用石雕斗拱承托,两侧嵌以石雕漏窗。正中的小额枋前后分别刻有“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字样,标明乙卯中举和荆州王授予他的头衔。二楼中间枋板前后分别刻有“胶州刺史”和“荆藩首相”斗大道劲的双钩楷书,显耀胡文光由刺史升迁荆王府长史(又称首相)的政历。三楼中轴线上镌有“恩荣”二字,两旁衬以盘龙浮雕,显示牌坊的建造是皇帝的宠幸与恩许。
牌坊二楼至四楼左右两侧和顶端,均为飞檐翘角,脊头吻兽雕为鳌鱼,锡制鳌鱼的触须呈波形,起着避雷的作用。
胡文光能在生前建造牌坊,是一种相当高的礼遇,而且牌坊造型宏伟,雕刻精湛,实属难得。整个牌坊的选址定位,造型雕饰,布局结构,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风格,古朴传神,高耸稳实,既有庄严安恬之感,又富空间组织的科学性。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氏宗祠
位于黟县际联乡万村,建于明万历年间。
进深39米,宽22米,占地约85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祠堂分三进,上厅为三层楼享堂,中厅为把堂,下厅为敞厅,前低后高,两个天井,石板铺地。东西两侧山柱不靠壁,祠前有小塘,俗称“绣球”,整幢祠堂成“扑地狮滚绣球”状。内部斗拱为二跳五踩式,曲梁硕大,呈梭形,脊瓜柱两侧叉手楼有卷心花饰,平盘斗为仰花莲瓣,雕楼精美。天井四周下斗拱,层叠相承,嵯峨多姿,气势壮观。全祠共有99根柱,柱梁为白果、株树制作,历400余年无蜘蛛网,堪称奇异。横枋上挂有“盛世人龙”、“宿德重恩”、“黍山硕望”、“名重一乡”、“寿考维棋”、“内阁中书”等功名匾额,显得富丽堂皇。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舒余庆堂
祠堂名,位于黟县屏山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600年前后),占地480平方米。大门朝南,正面是水平型高墙。用水磨砖砌成的双柱三楼大型贴墙牌坊,高约10米,砖柱宽50厘米,呈梭形。月梁砖雕细致精美,简朴大方。两层楼檐,层层挑起,承以斗拱,整个牌坊造型的主从、疏密,互为拱托比衬,相得益彰。高大的石库门坊里,是方砖铺面的厚实大门,方砖衔接处,全部用铁皮压缝,成斜方格形,每块砖中央都钉有圆头大钉,显得宏伟庄严。祠堂分下厅、中厅、后厅三进,布局得体,梁柱雄伟,主要构造全用银杏木构造。大柱直径0.4米,梭形,柱础为覆盆形,衬有梓木板。月梁硕大,略呈梭形。梁头柱间挑木,均以斗拱承托,丁头拱却镂有卷心花饰,梁下替木,细镂精雕。脊瓜柱下的平盘斗为仰张莲瓣,脊瓜柱两侧叉手,深雕成卷手纹。梁架突出,形似彩带,颇具宋代结构式样。檐下一排斗拱,层层叠承,气势富丽。后厅及中厅因年久失修霉烂改建,但中厅仍保留原来风貌。整个祠堂现基本完整。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氏宅
位于黟县城泮邻街的吴家古井旁,是现存完整的明代民居之一。建于明万历后期, 占地156平方米,为前后三间二楼结构。天井的水平墙高9米左右,两侧山墙高达13米。大门设在左侧山墙,朝北,建有木栅栏门亭。亭内大门高2.5米,宽1.8米,厚约10厘米,全用方砖铺面,钉成斜方格形,以铁皮压缝包边,气势轩宏庄重,后厅通厨房的侧门也属同样构造。故俗称“铁皮门大屋”。跨入大门,厅堂宏丽宽敞,梭柱、月梁、斗拱、柱磉都体现民建特色。房窗饰以方格窗扇,朴质洗炼。二楼阳裙上前后厅共有方格窗扇44块,楼厅也非常轩敞,明代称“楼上厅”,是长江下游明代民居建筑的重要特征。楼柱间隔以泥芦苇墙为壁,至今仍坚实牢固。两侧柱枋与山墙相距尺许,异于清代建筑,具有防火作用。天花板上饰以彩绘,图案典雅工丽。梁柱、栏板、窗扇都曾油漆,但年久剥落。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山村
又称长宁里、舒村,位于黟城东北约四公里的屏风山、吉阳山下。相传已有1100多年历史了。因村北向屏风山形如屏风而得名屏风村,又因古建制属黟县九都,村中多为舒姓 聚族而居,故又名九都舒村。
吉阳溪九曲十湾从这里穿村而过,青砖灰瓦,十余座的小石桥横跨溪上,构成了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情。
屏山村的祠堂有7座,明清民居200余幢,还有三姑庙、红庙、长宁湖、舒绣文故居、玉兰庭、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
屏山村山水灵秀,加上村人自古尊义重文、诗礼传家,故人才辈出:明万历进士舒荣都为人刚正不阿、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其所害,清光绪进士舒斯芴为钦点主政、兵部主事,其孙女舒绣文是表演艺术家,《一江春水向东流》家喻户晓,当代著名哲学家舒炜光,现代语言学家舒耀宗名声在外。村中巨商大贾更是不乏其人,其中以舒光庚、舒振庭等人为杰出者。
屏山村古建筑群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川
隶属于黟县际联镇的塔川村,又名塔上。它位于黟县桃花源著名旅游景点——宏村到木坑竹海景点途中,距宏村仅2公里,是黟县小桃源众多美丽富饶的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
塔川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蝙蝠形的古村落,犹如一座巨大古典式园林。依山而建的徽派楼舍,状如宝塔。蜿蜒的山溪穿村而过,故名塔川。
村中木雕楼之一“积余堂”,堪称中国木雕诗教之典范;塔川红叶历来被众多画家、摄影家所赞叹,为“中国三大红叶景观”之一。此地还是《母老虎上轿》、《生死擂》、《芬妮的微笑》、《走出蓝水河》等十几部影片的拍摄地;近年来,以塔川为题材的摄影、绘画作品获国内外大奖共100余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