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 县
历代名人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省级)>>黟县  

历 代 名 人

张小泉(生卒年代不详)
    明末清初著名制剪工匠。黟县人。明崇祯年间,张小泉带领儿子前往杭州开设“张大隆”剪刀铺,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嵌钢制剪技术、产品很快畅销全国,后为防假冒,以“张小泉”作为店名。“张小泉”剪刀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二等奖,新中国三次全国评比均获第一名。

俞正燮(1775—1840)
    清学者。字理初,黟县人。他二十余岁时北上兖州拜访著名天文学家孙星衍,又访问左氏后裔,作《丘明子孙姓氏论》、《左氏考》,并向孙星衍请教。孙当时正在研究《左氏春秋》,吸收了他的研究成果。正燮因此名声大起。
    俞正燮研究的范围很广,天文、地理、水利、诗词、歌赋、训诂、音韵、书法、医理无所不精。他所编著的《癸巳类稿》15卷、249篇,《癸巳存稿》15卷、556篇,是风行一时的海内巨著,对经义、史学、诸子、医理的考释,无不探本求源,辨别真伪,且立论精博,见解常常标新立异。《癸巳类稿》和《癸巳存稿》不仅为清代学者所推崇,连现代著名学者蔡元培、鲁迅、钱钟书等均对其有较高的评价。俞正燮的著述还有《续行水金鉴》156卷、《说文部纬》、《校补海外纪闻》、《顾氏方舆纪要》等10余种。他还曾应两湖总督林则徐的邀请,参加了《两湖通志》的撰修,并编撰了嘉庆版《黟县志》。
    正燮晚年主讲于江宁惜阴学院。

黄士陵(1849—1908)
    晚清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字牧甫,或作穆父,别号倦叟、黟山人,安徽黟县人。早年在江西谋生,后在广州以刻印为业。光绪十一年(1885年)到北京国子监肄业,与盛昱、王懿荣、吴大澂等相交,并研究金石学。两年后返回广州篆刻取法汉印,参以商、周铜器文字的体势笔意,章法自然,运刀挺拔,在皖、浙两派外,自成一家,人称“黟山派”。有《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二卷传世。

赛金花(1872—1936)
    原名郑彩云,生于安徽徽州黟县。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中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曾作为公使夫人出使欧洲四国,也作为妓女而知名上海,还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起到了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赛金花曾经三度嫁作人妇。
    后人对赛金花的一生有着许多评议和争论。明清小说家曾朴以赛金花传奇经历为主要线索著成《孽海花》一书,在当时轰动一时,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北大著名教授刘半农和学生商鸿逵,根据赛金花本人口述为她作传,名为《赛金花本事》;赛金花去世后,齐白石为她题写墓碑,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她作肖像画——《彩云图》;文学巨匠鲁迅,文学大家胡适、林语堂、夏衍,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等,都曾以不同方式和赛金花这个人物产生联系。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当年因争演赛金花角色落败而投奔延安,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闹出人命官司。这些都是对赛金花当时社会影响之大的一种注解。
    直到现在,人们对赛金花的人与事依然十分关注。2004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百年时尚女性排名活动中,赛金花名居榜首;中国百年十大女杰中,也包括了赛金花和秋瑾、宋庆龄等;互联网上关于赛金花的介绍和评说更是层出不穷。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