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861”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扩容
    安徽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截至2006年末,“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一次性新增入库75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28.08亿元,新入库的项目和投资总额分别是原库的4.69倍和3.97倍。
创新文化    “861”行动计划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重要支撑。进入“861”行动计划项目库,是文化产业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工程的标志。项目建设能得到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也反映我省重大文化项目投资的实际状况和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由于文化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新的体制、机制尚有孕育过程。截至2006年初,省“861”行动计划在库的文化产业项目仅有16项,总投资额57.4亿元,分别占“861”行动计划总库的1.64%和0.5%,与发展成支柱产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为扎实推进我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我省采取抓改革促动、抓政策拉动、抓项目推动和抓引资带动四大措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入正轨。2002年以来,先后组建了3大文化产业集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库建设,启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将文化产业纳入徽商大会香港招商,成立安徽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和政策,建立“十一五”安徽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资项目入库、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等,逐步创造了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工作机制,为我省文化产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省委宣传部与省发改委联合组织实施“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的扩充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经过层层审核,“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一次性新增75个项目,投资总额228.08亿元。新入库的项目和投资总额分别是原库的4.69倍和3.97倍。加上原库项目,现在文化产业在库总数达91项,总投资285.48亿,分别占2006年初总库的9.33%和2.72%。据悉,我省正着手开展新一轮“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投资计划的编报工作。(安徽政府网)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政府对义务教育负全责,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关键词1 “教育经费”逐步达到GDP的4%
义务教育    [现状]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0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82%。另外,2000-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分别为2.87%,3.19%,3.41%,3.28%和2.79%。
    [规划]教育经费逐渐占至国内生产总值的4%。
    规划中表示,政府对义务教育负全责,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将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各级政府要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财政年度预算和执行结果都要达到教育经费支出的法定增长水平,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规划特别强调,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且向社会公布,确保落实到位。
    关键词2 “高校数量”优化布局适度控制
    [现状]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成人高等学校481所,比上年减少24所。
    [规划]适度控制高校数量的增长,优化结构与布局;推动教授和名师讲授本科生基础课。
    规划表示,要适度控制高校数量的增长,优化结构与布局。在高等教育的规划部分,要引导高校根据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和教育内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结构。
    教育部要求高校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实习条件。教育部要推动教授和名师讲授本科生基础课。
    教育部倡导研究性学习和本科生科研活动,建立学生到企业和科研院所实习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研究生选拔方式和培养机制改革,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通过合作培养、联合培养等有效形式培养研究生。
    十一五期间,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校承担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国家还鼓励高校充分利用科技优势,为社会特别是农村广泛提供科技服务,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关键词3 “毛入学率”高中阶段达到80%
    [现状]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4030.95万人,毛入学率52.7%;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
    [规划]2010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达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其中发达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
    规划称,十一五期间,小学净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青壮年文盲率降到2%左右。教育部还希望能努力普及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
    规划中再次强调了要适当控制高等教育的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到2010年能实现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万人,在学研究生约13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继续保持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总量的一半左右。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到上亿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培训达6000万人次。
    关键词4 “教师资格”实行全员聘用
    [现状]截至2005年,中国的中小学代课教师约有44.8万人。
    [规划]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区域内公办学校之间教师轮岗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要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进一步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国家要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
    同时,国家希望能制定和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政策措施,建立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机制。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为此,国家要建立区域内公办学校之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和轮岗制度。
    规划再次表示,吸引优秀青年读师范,鼓励优秀人才当教师。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积累经验,逐步推开,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在职教领域,国家积极鼓励职业院校从行业企业招聘教师。而在高教领域,国家完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公开招聘、业绩评价和薪酬分配办法。
    为了切实保障教师利益,规划中表示,要切实依法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同时还要健全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5 “学校建设”反对奢华禁止乱收费
    [现状]今年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陆大道通过政协委员叶大年院士递交了一套133张照片拍自全国各地的“豪华建筑”,其中就有疯狂占地的“大学城”。
    [规划]坚决反对一切浪费现象,反对学校建设中追求奢华的现象;严禁挪用、截留、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坚决禁止乱收费。
    规划中表示,十一五期间要改革拨款办法,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坚决反对一切浪费现象,反对学校建设中追求奢华的现象,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严禁挪用、截留、挤占、平调教育经费。
    国家一方面要求使用好教育经费的使用,一方面也要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规划中表示,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收费政策,加强对高校收费项目和标准的管理。坚决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和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公办学校的贷款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在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对公办学校贷款的管理,控制贷款规模,注重防范并努力化解贷款风险。规划要求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并加大监督力度,预防和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经费安全。(新京报)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1024x768,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