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公共文化    在广大农村,随着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面铺开,农民群众存在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等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到2006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4亿元,基本实现了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整合的数字资源达到60TB,相当于1500万册图书或者5.6万小时的视频节目,辐射上亿人口。有关部门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每个社区有文化中心;基本实现全国农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建成农家书屋20万个,争取尽快基本覆盖行政村。
    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深圳实施的“一公里文化圈”,提出每1.5万常住人口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市区所有图书馆一卡“通借通还”,市民出户一公里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全市所有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近在咫尺,群众随时随地可以获得。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这一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较为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党的十七大作出了“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等重大部署。
    要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一是实现领导和工作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扶贫攻坚计划,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二是实现投入机制和投入方式创新。中央有关文件规定,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浙江省台州市在全国首创“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即凡政府建设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公共建筑等项目必须在总投资中提取1%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这一做法已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在投入方式创新上,业界和学界普遍呼吁,要推行重要公共文化产品生产、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益。
    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登记程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各类文化基金会和文化投资公司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实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创新。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和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手段创新。要加快应用高新科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新华网)

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实施企业文化工程,构建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届年会以“建设企业价值体系,推进企业文化管理”为主题,就是要深入探讨如何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有效推进企业价值体系的建立,强化企业文化管理,打造企业软实力,切实将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目前,许多企业已对企业文化内涵和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积累了丰富成果。
    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战略构成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企业文化    文化对战略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核心价值观来选择,判断发展战略是否符合价值追求,会不会偏离发展的基本宗旨;另一方面建立对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形成统一的企业意志和行动模式,支持企业战略实施。只有发挥文化对战略的干预、修正和保障功能,企业发展才更有持久性。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企业文化管理体现在文化对制度、流程、行为的影响与渗透作用,文化管理与传统管理不同,它是以价值观为引导的内在驱动力,强调员工主动性,提倡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只有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企合一”的境界。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突出对人的培养和塑造。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富创造力的因素。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企业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建设,企业要关注员工需求,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让员工分享发展成果。
    第四,创新文化成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动力源泉。
    建立完善创新文化体系,树立创新文化风尚,提炼创新文化内涵,提升创新文化水平,进而为企业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及经营模式创新等提供有力的保障,创新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五,和谐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基调。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必须看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处在初期阶段,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企业领导只是口头重视,没有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更没有做到“真信、真行”;有些企业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宣传手段和形象工程,造成文化与管理脱节;有些企业还处于零散的状态,缺乏系统规划和长效机制,无法有效落地;也有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鲜明特色,难以发挥文化独特功能。
    我们认为下一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是:按照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不断强化企业文化管理,培植企业共享价值观,大力推进企业价值管理。
    ——我国企业文化发展新探索、新使命。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新时期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本身就体现了先进性,同时也为企业发展,特别是为企业建设先进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科学性是企业文化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它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始终遵循客观规律,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力提倡时代精神和拼搏精神,培育创新精神,以及构建和谐劳动生产关系等。
    ——加强文化管理,切实保证企业文化落地践行。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践行,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设计企业文化的实施纲要和路线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目标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立足于基层建设、班组建设、岗位建设、队伍建设,在现场、细节中体现文化主张;建立统筹兼顾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可控性、规范性,并进行反馈评估;此外,通过学习培训、文化活动和传播等多种载体及组合工具,使员工认知、认同、共享企业的价值观念,养成自律和习惯,形成人人参与、上下同心、共建共享的文化氛围,保持企业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建设价值体系,培育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企业软实力。
    企业的文化基因和价值体系建设决定企业的健康状况和文化强度,在借鉴、融汇优秀文化的长处和智慧的同时,根据企业实际加以改进、提升,而不是简单复制。
    当今社会,文化正以日益多样化的形态作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文化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强势文化可以在瞬间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因此,企业要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挖掘本企业文化资源的同时,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在进行国际合作和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尊重文化差异,善于取长补短,用创新的思维进行整合、提炼,在继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升华。
    21世纪是文化创造财富、文化创造价值的时代,也是企业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加宽广的视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不断开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人民日报)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1024x768,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