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城
总体概貌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省级)>>蒙城  

总 体 概 貌

    蒙城,地处安徽北部,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人口122万。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历史沿革
    蒙城县夏属豫州,商属北蒙。春秋战国时期属宋国漆园,楚考烈王兼并后,改称北地。秦属砀郡,西汉设县,分西北境为梁国蒙县,东南境为山桑县(东汉光武帝名将山桑侯王常封地),属沛郡。三国曹魏复置山桑县,后魏改称涡阳县(城址在蒙城涡河北刘寨),属豫州谯郡。隋开皇十六年(586年)更名淝水县(城址在芮集),隋大业中(611年)复改为山桑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蒙城县,属亳州,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蒙城县属河南行省安丰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中书省寿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安徽省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属安徽省寿州。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属阜阳地区。2000年,改属亳州市。
    人文历史
    蒙城县尉迟寺新石器时期原始村落遗址,被列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着灿烂的人文景观,这里既是一代圣哲庄子的故里,又是宋代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宋朝王安石、苏舜钦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留诗作赋,“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已成为蒙城的真实写照。目前,县内尚有漆园八景、万佛塔、嵇康亭、圣人殿、刘海庙、高琼墓、陈仙桥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