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 V2.0 账号 密码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联系我们
本馆介绍 服务指南 书目检索 数字资源 安徽文献 文献征集 古籍保护 省图学会 新安讲堂 共享工程 下载园地
上级栏目
 
军事概述

 位置:首页 >> 专题文献 >> 建军八十周年

南 京 路 上 好 八 连

 
1、南京路上好八连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部第8连的荣誉称号。该连于1947年8月在山东省莱阳县(今莱阳市)组建。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第8连随之进驻上海南京路,担负警卫和巡逻任务。
南京路上好八连     刚刚解放后的上海,阶级斗争尖锐,社会情况复杂,资产阶级和国民党残余势力妄图用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部队。进驻繁华都市后,八连艰苦奋斗、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变,传家宝“三箱一包”(理发箱、补鞋箱、木工箱及针线包)始终不丢,闪光的“五个一”(节约一滴水、一分钱、一度电、一粒米、一寸布)始终坚持,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身居闹市,一尘不染。
    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刊登“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后,上海社会各界陆续开展了向好八连学习的活动。1960年9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学好八连艰苦奋斗、勤劳俭朴革命精神”的广播大会,加之《霓虹灯下的哨兵》电影故事的广为传颂,好八连由此而声名远播,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8月1日,毛泽东赋诗《八连颂》予以赞扬:“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周恩来为第8连题词并接见了该连的代表。朱德、陈云、邓小平、陈毅等同时为第8连题词。随后,全国全军广泛持久地开展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活动。
    1991年,在国防部为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28周年前夕,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好八连题词,邓小平为《南京路上好八连》一书题写书名,号召全军学习第8连优良传统和作风,推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

2、打造时代精兵
    40年前,“南京路上好八连”,似一首歌,自军营传遍四方;如报春燕,从上海飞向神州……
    斗转星移,“好八连”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亲切关怀下,八连扎根繁华大都市,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与时俱进,不断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青春永葆、军旗更艳!
    传统,要有时代新内涵
    数不清的锦旗奖章,读不完的动人故事……第一次走进“好八连”连史陈列室的人,无不心灵震撼!
题词     “进了八连门,就是八连人”,学传统是八连官兵的“必修课”。干部调整,首先是交传统、学传统。新兵下连,“四个一”不能少:上一堂传统课,转一遍连史室,看一次《霓虹灯下的哨兵》,赠一套八连传统故事集。老兵退伍,都要到为民服务点作新老交接;连队命名纪念日,都要开全连会比照传统,审视自身。
    走入八连营区,艰苦奋斗的传统处处可见:食堂墙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格外醒目;打印间里,“请节约纸墨”,特别显眼;洗脸池前,“水是生命之源”,谆谆告诫;木工箱、补鞋箱和理发箱三件“传家宝”,已传到了第28代……
    发扬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的立身之本;时代在变,如何赋予传统新内涵?几年前发生的一起小小的“风波”,让八连干部们思考得很深很深。
    事情亦简单:盛夏酷暑,八连将赴野外集训。为官兵身体健康,连队决定每人发一瓶防晒霜。岂料,小小一瓶防晒霜引来部分战士反对声:八连练兵从来都是“掉皮掉肉不掉队”,如今居然用护肤品,艰苦奋斗的传统还要不要?!
    几十年来,八连的传统就是不成文的条令。要不要改,如何改?官兵们在工作生活中有不少困惑。八连由司务长掌管的“小银行”,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是为了鼓励战士多存钱,支援国家建设。如今有战士提出:国家实行拉动内需政策,“小银行”还要不要开下去?当年,老战士黄长根一个月只花四毛钱的故事,八连官兵耳熟能详;可现在有些家境富裕的战士吃不准:为赶时间坐空调车、打的,因来不及回连队吃饭上“麦当劳”,这算不算丢了传统……八连党支部抓住“机遇”,组织官兵将种种困惑细细梳理,逐一分析——
    “小银行”还有没有用?有!节约的目的,是把钱用在刀刃上:花钱办大事、花钱买知识、花钱献爱心。赶时间,能否打的、坐空调车?官兵有共识:坐空调车允许,但不提倡,不少市民都是为省一元钱而不坐空调车的。没有特殊急事,则不许打的。到南京路补鞋与刺激消费有矛盾吗?不矛盾!补鞋服务至今受人欢迎,说明它仍有价值。脚肿,该不该坚持训练?答案:精神可嘉,但不科学。不该!……经过梳理、讨论,27个困惑解决了。指导员公举东道出八连官兵的共识:“传统不是静止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江河。把传统供起来依葫芦画瓢不行,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目标,瞄准“学习型团队”。近年来,凡新兵下连、老战士退伍,八连干部都要带他们到博物馆看一看昨天的上海,到金茂大厦看一看今天的上海,到城市规划展示馆看一看明天的上海。包起帆、徐虎、马桂宁、陶依嘉等劳模,被一一请来讲课……
    官兵深受启发:艰苦奋斗仍是时代精神,要与时俱进发扬传统,离不开学习。八连把目标锁定在打造“学习型连队、知识型军人、奋进型人才”。
    专家、学者成了八连的常客。他们传播最新的知识,使官兵们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入:作为新时代的军人,艰苦奋斗不仅是吃穿差一点、生活节约点,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上下苦功!
    副连长彭瑞林,承担连队轻武器射击模拟系统研制任务,涉及电子学、机械学、光学等十几门学科;但他只有高中文化程度,怎么办?学!每逢节假日,他揣着笔记本,往返30多公里,到同济大学向专家请教。时值盛夏,连队简陋的实验室里闷热难当,蚊虫像轰炸机般轮番袭来,可他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历经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轻武器射击模拟系统终于面世。
    战士郑震是连队的“电脑通”。谁会想到,入伍前他仅初中毕业。小郑用积攒的津贴费购买大量学习资料,刻苦自学,很快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操作,还把积累整理的外军知识输入电脑,建立了“外军知识速查系统”。
    草鞋、自糊信封、针线包,曾是八连当年享誉全国的三件宝。如今,草鞋、自糊信封早被请进连史室,取而代之的是两件“新宝”:装有各类文具的学习包和用来大量存储资料的U盘。45台电脑、5000多册藏书、140几种报刊杂志进入连队学习室,信息网络、数字通信、高新技术装备等6个学习小组应运而生。读电视中专、学电脑知识蔚然成风,不少战士还相互“较劲”——看谁先考上大学!10年间,八连先后有25人考上了军事院校。
    学习,传统更富生命力
    学习、学习、再学习,使“好八连”的连队建设更富时代特点,更有凝聚力。
    想评上先进,津贴费存款不少于80%,是八连执行多年的硬规定。为此,许多战士平时几乎不敢用钱,甚至有四位战士让家里寄钱来存入“小银行”。如今变了:提倡存款,自由取款;存款多少与评先进彻底脱钩。饭前、睡前搞小练兵,曾是八连引以为豪的练兵法。这种不科学的训练办法,现在也取消了。
    解放鞋鞋型落后,不利于护脚,但战士们也不敢买其他运动鞋。因为连队提倡“发什么就穿什么”。结果,好几名战士训练时发生疲劳性骨折。现在连队明确宣布:战士在训练中,可以穿自购的深色运动鞋。学习、学习、再学习,更激发了八连苦练“武艺”,不断提高军事素质的热情。“武艺练不精,不算八连兵”,练兵场上,官兵“嗷嗷叫”!
    “三亩地内两幢房,愁的就是训练场。”可是八连有办法:射击训练展不开,按比例缩小靶子练瞄准;没有400米障碍训练场,分段设障来训练;5公里武装越野无法进行,搞越野折返跑……
    如今,八连的军事训练成绩已走在全团前列:先后有4项科技练兵成果在军区和警备区获奖;在上级组织的24次军事比武考核中,夺得11个第一名;先后有6人打破警备区军事训练纪录,87人被评为训练标兵。学习、学习、再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每月20日,不管风霜雨雪,在南京路步行街,八连官兵为民服务从不缺席。战士手中补鞋机的嗒嗒声,磨刀石的唰唰声,理发推的吱吱声,群众的啧啧赞叹声,合奏出一曲曲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乐章;每逢节假日客运高峰,在铁路上海站,总能看到八连官兵帮助维持秩序、开展便民服务的忙碌身影……
    2001年10月,上海科技馆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八连主动请缨参战。一根槽钢上千斤,官兵肩上磨破了皮,手上磨出了泡,可号子声依然震天。一周的任务,三天完成,上海四建公司领导激动地握住官兵们的手:“好八连就是不一样,干起活来一个顶仨!”“南京路上好八连”,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正踏着时代节拍昂首走向未来。

 

网站地图 公共图书馆导航 返回首页 病毒预警 馆长信箱
Copyright ? 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800x600,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