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 |
|
|
|
|
|
县(市)区、乡(镇)连接线
符(离集)萧(县)路:
自宿县符离集向北经褚庄、夹沟、闵贤、曹村、桃山、官桥、孤山至萧县,全长64.1公里,其中符离集至官桥45公里为206国道皖境之一段。1982年——1987年,全路按三级路标准进行技术改造,铺筑石灰土基层,路基加宽为12——16米,渣油表处路面宽7米。
徐(州)皇(藏欲)路皖段:
自萧县与江苏桐山县交界处,经官桥、赵楼至皇藏欲,皖段全长11.5公里。官桥北1.7公里,为206国道安徽境首段。1979年全路加铺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8米,路面宽3.5米,晴雨通车。
亳(州)位(岗)路:
自亳州市城关至位岗,全长12公里。为阜阳地区第一条群众集资修建的公路。1984年改造工程,路基宽12米,油渣路面宽7米。公路修建前亳州市至位岗须绕道河南鹿邑60公里,建成后缩短里程50公里。
六(十铺)南(照集)路:
该路位于颍上县境,全长15公里。为105国道之一段。1976年铺筑宽5.5米的渣油表处路面,达到晴雨通车。
蚌(埠)刘(府)路:
自蚌埠市区南岗一路,经柳树郢、桃店、洼刘、严桥至刘府,全长17.2公里。是连接淮南市城乡交通的重要路线,亦为贯通合(肥)淮(南)、蚌(埠)淮(南)两条干线公路的连接线。
六(安)苏(家埠)路:
自六安经十里桥、马家庵、陆集、韩摆渡、三拐店至苏家埠,全长28.5公里。为六安县重要战略迂回公路。1985年民工将路基加宽9——10米,铺筑渣油表处路面宽6米。全路桥梁4座,长148.9延米,涵洞84道。
赛(石矶)诸(佛庵)路:
自六安县赛石矶,经晏公庙、分路口、界碑石、独山、响洪甸、落地岗、龙门冲、潘家岭至霍山县诸佛庵,全长72.1公里。其中六安县56.3公里,金寨县7.8公里,霍山县8公里。为沟通六安、金寨、霍山三县的主要公路。
舒城三河路:
自舒城小东门,经孔集、千人桥、重阳、杭埠至肥西县三河镇,全长28.9公里。其中舒城县27.7公里,肥西县1.2公里。为舒城县连接县境东北区、乡的重要路线,其终点三河镇系杭埠、丰乐河汇入巢湖的港口,又是肥西县水陆联运的重要纽带。
和(县)裕(溪口)路:
自和县向南经沈家港、联合、姥桥、白桥、黄山寺、陡河、沈巷至裕溪口,全长38公里,是和县与无为的连接线,与合芜路衔接。1982年部分路段铺筑渣油表处路面。
采(石)佳(山)路:
自采石镇经采石火车站道口、王家店、平山头、佳山乡道口至马(鞍山)向(山)路4km+800m佳山窑厂,全长6.8公里。1984年——1987年路基和渣油路面先后加宽为12米——15米。
铜(陵)三(岔)路:
自铜陵县江边老小轮码头,经城关、黄塘埂至铁路天桥岔路与繁木线46km+580m处相接,全长4.6公里。1986年部分路段、路基拓宽为18米,渣油路面加宽12米。
宁(国)港(口)路:
自慈张线222km处巫山岭桥起,穿越宁国县城跃进路经西津渡、双桥铺、株木店、七里亭至港口镇,全长18公里。为宁国县繁忙公路。全路有桥梁4座。渣油表处路面宽6米。
宿(松)复(兴)路:
自宿松县经五里、太子庙、向阳、木梓、竹墩、坝头至复兴镇,全长51公里。为宿松县繁忙公路,是通往长江游览点小孤岛的重要公路。1985年底路基宽10——12米,渣油表处路面宽7米,泥结碎石路面宽5.5——7米。全线有桥梁5座,共长258.6延米。
贵(池)石(门高)路:
自池州市齐山经里山、解放、桃坡、梅街、黄山岭、双桥、棠溪、百安,终至石门高,全长58公里。沿线有刘街大理石厂、棠溪的石灰石厂、金矿、黄山岭铅锌矿等厂矿。有桥梁11座,渣油表处路面宽5米。
兰(渡)樟(前)路:
自休宁兰渡,经霞溪、渭桥、大路、石田、上溪口、木坑、石潭、官坑、沂川、板桥、石岭、王瑭至樟前,全长44公里。向前通往江西省婺源。1987年部分路段改建为5米宽渣油路面,泥结碎石路面宽4米。全路桥梁14座,长466.4延米。
南(源口)深(渡)路: 自歙县南源口,经南屏、汪龙坑、金滩、薛潭(薛口岸)、漳潭、绵潭、中坑源、大茂至深渡镇,全长30公里,是安徽首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山区公路。1985年7月,歙县交通局按四级路标准测设。1988年12月竣工。建桥5座,长222延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