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站内检索 | |
|
|
|
|
|
省际联络线
泗(县)浦(口)路皖段:自泗县城关镇起,经五河县王桥、城关、嘉山县洪庙、明光、三界、张八岭、滁州市、沙河集、三官、来安县水口镇、十二里半、相官至汊河集,全长182公里。其中泗县17.5公里,五河县37.8公里,嘉山县73.7公里,滁州市28公里,来安县25公里,北通江苏省徐州市,南达南京,为纵贯皖东北的一条重要干线,亦为104国道组成路段。
于(家洼)泥(沛湾)路:自天长县与江苏六合县交界处于家洼,经汊涧、张铺、平安至天长县与江苏盱眙县交界处泥沛湾,全长29.7公里。是皖东最繁忙的一条省际联络公路。
全(椒)扬(州)路皖段:自全椒县城郊(合浦路51km处),经滁州市、来安县、半塔、汊涧、天长县、仁和至皖苏交界处秦栏,全长138.3公里。其中全椒9.8公里,滁州市25.4公里,来安52.1公里,天长51公里。为皖东最长的一条重要干线公路。全椒至扬州全线贯通,成为皖苏两省又一条联络干线。
宁(南京)芜(湖)路皖段:自芜湖经当涂、采石、马鞍山市至皖苏两省交界处慈湖,长54公里。其中,芜湖市17公里,马鞍山市37公里。是安徽通往江苏省的第一条重要联络公路,又是205国道皖境首段。宁芜路皖段经过逐步改造和提高基本达到二级路标准。
当(涂)溧(水)路皖段:自当涂城关与宁(南京)芜(湖)路68km+400m交界处,经五里牌、藏汉桥、围屏、薛泮、小丹阳、澄心寺至博望,在44km+300m处入江苏溧水县境。境内长44.3公里,是安徽与江苏的联络公路,也是当涂县唯一的一条东部出口公路。
双(桥)界(牌)路:自宣州市双桥(慈张线172km)向东,经麻姑山、叶家湾、洪林桥、郎溪县的十字铺、广德县誓节渡、城关、祠山岗至皖浙两省交界处牌,全长78.2公里。其中宣州市22公里,郎溪县15公里,广德县41.2公里。即原宣(州)长(兴)路皖段,是安徽通往浙江省的第一条重要联络公路,亦为318国道皖境之首段。二级路标准,1989年9月竣工,10月1日正式通车。
广(德)宜(兴)路皖段:自广德县祠山岗双(桥)界(牌)路78km+500m起,由南向北,经彭村、流洞、新杭至皖浙两省交界处碾子湾,通达江苏宜兴,皖段长29公里。全路有桥梁5座,涵洞97道,渣油路面于1978年全部竣工。
歙(县)昱(岭关)路:自歙县经大阜、霞坑至皖浙两省交界处昱岭关,即杭(州)徽(州)路皖段,全长61.7公里。为安徽通往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条重要省际联络公路,也是安徽修建的第一条山区公路。
建国后,对该路维修和养护,个别路段进行了降坡、改线、加宽路面,改建大阜桥及桥两端的接线工程,于1986年9月竣工。
河(沥溪)千(秋关)路:自宁国河沥溪,经平兴、沙埠、梅林、石口、中溪、狮桥、仙霞、云梯至千秋关,全长55.8公里。为皖浙两省重要联络线。
屯(溪)景(德镇)路皖段:自屯溪经休宁、渔亭、祁门至皖赣两省交界处张王庙,全长120公里。其中屯溪市8.3公里,休宁县32.2公里,黟县8.8公里,祁门县70.7公里。是安徽通往江西的重要联络公路,亦是沟通黄山、庐山等景点的一条旅游线路。1987年底,屯溪——休宁的18公里公路,路基加宽为14——16米,渣油路面加宽为9——12米,达到二级路标准。休宁——祁门正逐段拓宽改造。
屯(溪)开(化)路皖段:即屯开国防公路。自屯溪,经阳湖、东临溪、林竹、汊口、长潭、呈坎(呈家墩)、黄源、江州、龙州、陈村、桃林,在西坑口处进入浙江省境,再经浙江省的齐溪、水湖、官埭等地,至开化。皖段长56.5公里,是205国道组成路段,也是皖浙两省重要联络公路之一,在国防战备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渡口)石(门街)路:自东至大渡口,经瓦垄、泉水塘、查子桥、东至县城、官港、泥溪、石门街至皖赣两省交界处龙泉,全长125.7公里,是皖赣两省重要联络线,也是206国道的一段。
高(河埠)界(子墩)路:自合安路之高河埠、经源潭铺、余家井、潜山县城、小池、太湖县城、凉亭河、宿松县至皖鄂两省交界处界子墩,全长129.4公里。是安徽通往湖北、连接皖西地区的重要干线。高河埠至源潭铺是318国道的一段,源潭铺至界子墩为105国道皖境的末段。
1987年12月,该路以路面平整、路容整洁、行车顺适、桥涵构造完好、行道树齐全,达到“文明公路”的标准。被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和安庆行署交通局共同命名为全省第一条“文明公路”。
岳(西)英(山)路皖段:自岳西经来榜、横河、竹坪、白帽至安徽与湖北省交界处操家岭通往湖北英山,皖段长78.1公里,是连接皖、鄂两省的主要干线之一。属于318国道必经路段,其中岳西——来榜又是105国道之一段。公路进行拓宽改造工程,全段有桥梁22座,长771延米。
霍(山)英(山)路皖段:
自霍山县城,经迎驾厂、黑石渡、钓鱼台、鹿吐石铺、烂泥坳、道士冲、杨氏祠、漫水河、陡沙河、九龙井至皖鄂交界处中界岭,全长76.3公里,是安徽通往湖北的一条重要省际联络线,其中道士冲——陡沙河是105国道的一段。
顾(大顾店)长(岭关)路:
自六(安)叶(集)路大顾店起,经马窑、洪家河、江店、黄林、船冲、马店、油店、青山、古碑、丁埠、小河、斑竹元、沙堰至皖鄂两省交界处长岭关,全长160公里。其中霍邱县7.2公里,金寨县152.8公里。是皖西革命老区金寨县通往湖北的一条重要省际联络线,其中洪家河——青山是105国道皖境的一段。全线桥梁为永久式。
六(安)叶(集)路:自六安经窑岗咀、徐集、江店、挥手店、姚李庙、大顾店至叶集,全长68.4公里。其中六安市8公里,六安县27公里,霍邱县33.4公里,为皖豫两省的主要联络公路,又是312国道皖境的西段。全线桥梁有20座,长1201.1延米。
蚌(埠)阜(阳)关(庙)路:
自蚌埠向西经怀远、蒙城、利辛、阜阳、临泉、鮦阳城至皖豫交界处关庙,全长273.7公里。其中蚌埠市4.1公里,怀远县64.6公里,蒙城县38.7公里,利辛县44.4公里,阜阳市12.2公里,阜阳县47.7公里,临泉县62公里。为皖北最重要的一条干线,亦是皖豫两省重要联络线。蚌埠——怀远为206国道皖境的一段。
阜(阳)宋(彦集)路:
自阜阳市向北经闻集、太和县、双浮、双沟、十河、亳县、张集至皖豫交界处宋彦集,全长149.2公里。其中阜阳市3.5公里,阜阳县32.7公里,太和县50公里。亳县63公里。是安徽联接河南省的一条重要干线,亦为105国道皖境首段。
界(首)郸(城)路皖段:
原为古道。自界首北门起向北经光武、芒村——界首与郸城交界处止,全长29.5公里。是皖豫两省的联络公路之一。
改建工程于1979年全部竣工。渣油路面宽6——10米。全段有桥梁4座,长94延米。
萧(县)永(城)路皖段:
自萧县经岱山口、红庙、王寨、青龙集至皖豫两省交界处入河南永城,皖段全长43.5公里。是安徽与河南两省联络线,又为311国道皖境的一段。改造工程于1970年11月完成。路基宽9——12米,涵洞33道。
徐(州)商(丘)路皖段: 自苏皖交界处秦庄经杨楼、黄口、文庄、砀山、曹庄至皖豫交界处杨集,全长76.7公里。其中萧县35.5公里,砀山县41.2公里。是安徽连接江苏与河南的重要联络线,亦为310国道皖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