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 V2.0 账号 密码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联系我们
本馆介绍 服务指南 书目检索 数字资源 安徽文献 文献征集 读者园地 学术研究 培训讲座 共享工程 下载园地
站内检索
 
条 件:
范 围:
 
 位置:首页 >> 专题文献 >> 安徽路桥 >> 建国后

地、市、县连接线

    宿(州)丁(里)路:
    自宿州市经符离集、宋町、濉溪、淮北市至萧县丁里,全长72公里。其中宿州市5公里,宿县15.6公里,濉溪县16.7公里,淮北市31.7公里,萧县3公里。是宿县地区与淮北市的重要连接线,宿州至符离集又是206国道的一段。
    蚌(埠)宿(县)路:
    自蚌埠淮河北岸吴家庵起,经曹老集、磨盘张、新马桥、连站、固镇至宿县,全长95.3公里。其中蚌埠市14.8公里,固镇县53.8公里,宿县26.7公里。是蚌埠市与宿县地区的连接线,亦为皖北重要干线公路之一。现已达到二级路标准,是全省18条干线公路之一。
    蚌(埠)淮(南)路:
    自蚌埠市南岗四路起,经老贯徐、怀远县之韩郢、李家洼、上窑、洛河、田家庵、陈家岗至安陈铺,全长61.6公里。其中蚌埠市3.5公里,怀远县26.9公里,淮南市31.2公里。是蚌埠市连接淮南煤城的一条重要干线公路,亦为206国道的一段。
    凤(台)颍(上)路:
    自凤台至颍上,全长51.9公里。其中凤台县24.8公里,颍上县27.1公里。为淮南市与阜阳地区的连接线。1974年——1977年,铺筑宽5.5——6米的渣油路面。1980年——1986年分别对城镇进出口路段逐段整修改建,减少阻车和事故。
    长(集)周(集)迎(水寺)路:
    自霍邱县长集向北经河口、扈胡、龙潭、马店、白庙、冯井、周集至淮河边迎水寺,全长79.1公里,为105国道组成路段。经多次修建,全路路基宽7——8米,最大纵坡6%,平曲线最小半径65延米,泥结碎石路面宽3.5米,桥梁10座,长339延米,涵洞300道。
    江(店)叶(集)路:
    自顾(大顾店)长(岭关)路之江店经尧岭至六叶路至叶集,全长14公里,其中金寨县10公里,霍邱县4公里。为105国道的一段。1987年全路路基宽8——10米,路面宽5.5——6米,桥梁3座,长139.6延米,涵洞27道。
    青(山)道(士冲)路:
    自金寨县青山,经姜和、蔡畈、燕子河、两河至霍山县,全长2.7公里,为105国道组成路段,是皖西革命老区两个县的连接线。
    舒(城)岳(西)路:
    自舒城经九井、五显、晓天、姚家河、龙王坪、主簿、石关、新民至岳西,全长133.6公里。其中舒城县72公里,岳西县61.6公里。是省会合肥通往大别山区的重要线路之一,也是六安与两地区的连接线。1971年——1974年,1985年分别进行改建,分段铺筑宽5.5——6.5米和14米的渣油路面,路基拓宽为18米,路面拓宽为9米。
    芜(湖)屯(溪)路:
    自芜湖市经湾沚、宣州市、双桥、水东、宁国县、桥头铺、甲路、丛山关、杨溪、绩溪县、临溪、歙县至屯溪,全长273公里。芜湖市6.4公里,芜湖县46.3公里,宣州市57.8公里,宁国县68.3公里,绩溪县46.8公里,歙县34.4公里,屯溪13公里。沿途盛产稻米、茶、漆、竹、木、煤、铁等农副产品和矿产品,是皖南地区一条重要干线,同时也是连接苏、皖、赣三省的交通要道。1985年歙县岩寺——屯溪路段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宽12米。
    芜(湖)大(渡口)路:
    自芜湖市向西经澛港、横山、繁昌、南陵、峨岭、烟墩、木镇、青阳、墩上、贵池、殷家汇、牛头山至大渡口,全长230公里。其中芜湖县7公里,繁昌县44公里,南陵县47.7公里,青阳县42.2公里,池州市77公里,东至县12.1公里。是芜湖市通往安庆市并连接沿长江县市的一条重要干线,亦为318国道皖境的重要组成段。
    各段先后进行拓宽、改线、裁弯、降坡、改建桥梁、接长涵洞、砌筑、驳岸等改造工程。部分路段路基和路面分别加宽为8——12米和7——9米,1986年青阳县至兔耳桥2公里路基拓宽为18米。达到了二级路面标准。
    芜(湖)南(陵)路:
    自芜湖经荆山、火龙岗、石硊、南陵渡、奎湖、许镇至南陵县,全长46.5公里,其中芜湖17.4公里,南陵29.1公里。全线达二级路标准。
    南(陵)雄(路)路:自南陵向南经葛岭、泾县、蔡家桥、旌德县、南关、镇头至绩溪县的雄路接芜屯路,全长132.2公里。其中南陵12.7公里,泾县56.8公里,旌德32.5公里,绩溪30.2公里。是芜湖市与宣城、徽州(黄山市)地区的连接线。芜湖经此路至屯溪,比芜屯路缩短里程20公里。南陵——蔡家桥是205国道的一段,又是通往黄山旅游路线的重要组成路段。
    蔡(家桥)谭(家桥)路:
    自蔡家桥经庙首、白地、鹊岭、茶林场至谭家桥,全长44.5公里。其中旌德县32.5公里,太平县(黄山区)12公里。是黄山通往宣城、芜湖、绩溪的重要连接线,又是205国道的一段。1977年——1979年,全线铺筑宽6米的渣油路面。1985年,该路被列为全省拓宽改造的18条干线之一。
    桥(头店)岩(寺)路:
    自青阳桥头店经广阳(黄山区)、太平(黄山区)、仙源、谭家桥、汤口、杨村、洽舍、潜口至岩寺,全长147.3公里。其中青阳县2.7公里,太平县(黄山区)99公里,歙县45.6公里。是原省(安庆)屯(溪)路的重要组成路段,亦为连接黄山、太平湖、九华山三大旅游区的交通要道。其中谭家桥——岩寺为205国道之一段。1987年全线改线竣工,路基加宽,渣油路面加宽。
    大(北埠)青(阳)路:自祁门大北埠、向北经历口、茅棚店、大小赤岭、金钗培、高路亭、六都、桥头店、陵阳、杨田至青阳县,全长143.1公里。其中祁门县45.7公里,石台县57.3公里,青阳县40.1公里。是徽州(黄山市)与芜湖、池州的重要连接线,亦为贯通皖南主要旅游名山、溶洞等景点的旅游线。

网站地图 公共图书馆导航 返回首页 病毒预警 馆长信箱
Copyright ? 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800x600,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