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区
1、中庙
又名忠庙、圣妃庙,坐落在巢湖北岸凤凰矾上。
矾为一红色砂砾岩半岛,突兀临湖,形如飞凤。庙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祭奉碧霞元君。相传,三国时期,黎民陷于洪水浩劫之中,巢州太姥预知天机,登上凤凰矾拯救溺水者,后人便建庙以祭奉。现有殿阁为清末所建,三进,四合院,有房70余间,木质结构。此地三面临水,楼台高峙,气势巍峨,有湖天第一胜境之誉。民国37年,后进大院遭受火灾,仅存庙舍24间。庙东侧有清末李鸿章为纪念淮军所建的昭忠相。
中庙先时祭祀主巢湖波涛的太姥,后来也祭奉传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历史上几经毁坏,至清代修葺完善前中后三殿,计70余间。一进大殿供神龛,描神鬼,琳琅满目;二进大殿为佛事活动场所;后殿为藏经阁,三层结构,稳重质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冯玉祥旧居
坐落在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
旧居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有议事厅、侍卫室、卧室、书房等建筑,院正中竖立一尊冯玉祥将军全身花岗岩塑像。1995年确定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张治中故居
位于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洪家疃村,桂翁堂座落在洪家疃村旁黄麓师范校园内。
张治中(1890—1969),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居巢区)人,1916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前任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八一三”事变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并直接指挥淞沪杭抗战。抗战胜利后,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1945年至1946年“三赴延安”积极推进国共和谈,并作为国民党代表参加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毕生主张国共合作,不遗余力地为国内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
张治中故居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故居两处房屋系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建筑物,砖木结构、小瓦屋面。1989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确定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李克农故居
位于巢湖市居巢区炯炀镇中李村。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居巢区)人,青年时代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期间任中国工农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军委情报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故居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1999年被列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5、姥山岛风景区
是巢湖中最大的岛屿,距北岸中庙3.5公里,面积0.86平方公里,海拔115米。
姥山不仅山绝、水险,景致秀美,而且名胜古迹众多,是巢湖第一胜境。有 “空山传音”奇洞20多处,洞内钟乳怪石琳琅,十分险妙。山顶有座著名的文峰塔,又名望儿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当时流传“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谣,庐州知府严尔圭为印证此谣,主建该塔层。清光绪四年(1878年),洋务大臣李鸿章续建完工。
塔身系条石垒成,7层8角,共135级,51米;塔内砖雕佛像802尊,有李鸿章、刘铭传等所题石匾25幅。
6、紫微洞
位于巢湖市北郊的紫微洞,是一座国内罕见、特色鲜明的地下河型洞穴。
紫微洞全长1500米,洞体宏阔,结构繁丰,景观奇特,以雄、奇、险、幽著称,为江北第一大洞。洞内最奇妙的景观是“四绝”、“三奇”。“四绝”为玉螺帐、石鹅管、天外飞瀑和天沟、天槽、天板,“三奇”为铁索寒桥、双井开天和地下长河。王乔洞石窟紧邻紫微洞,是安徽省境内唯一的一处摩崖石窟造像胜迹。两侧洞壁有南北朝石刻620余尊无头佛像,洞内惟有一座观世音佛像完好无损,成为千古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