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中国军团新突破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军团的一大关键词就是突破,12个项目令国人惊喜,古老的中国闪耀着奥林匹克的光辉。
1.泳破纪录
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刘子歌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中国女泳将夺取奥运会冠军并非首次,但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夺冠,刘子歌是第一人。
2.剑挑首金
中国“黑马”仲满一路杀出重围,夺得奥运会男子佩剑个人金牌。这是1984年之后中国击剑拿到的第一块金牌,也是中国男子击剑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金。
3.摔出银牌
男子古典式摔跤74公斤级决赛中,常永祥摘得银牌,这是中国在奥运男子摔跤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4.射穿“韩流”
中国选手张娟娟打破韩国人24年的垄断,夺得中国奥运历史上首枚金牌。
5.中国拳王
邹市明不负众望,拿到中国拳击项目在奥运会的首枚金牌。随后张小平又为中国拳击添上一金。中国拳击整体崛起。
6.蹦床揽金
蹦床项目在中国起步虽晚但进步神速。本次奥运会陆春龙和何雯娜为中国首次摘得金牌,历史性地实现了包揽,振奋人心。
7.花游惊艳
中国花样游泳队的双胞姐妹蒋文文/蒋婷婷先是在双人项目上获得第四名,随后中国又在集体项目中历史性地拿到铜牌。
8.划来首金
中国赛艇队夺得女子四人双桨金牌和女子双人单桨银牌,实现奥运首金突破。
9.帆板突破
中国选手殷剑获得RS:X级女子帆板金牌,实现中国奥运帆船史上零的突破。
10.沙排惊喜
中国女子沙滩排球组合田佳/王洁、张希/薛晨走上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领奖台。中国沙滩排球发展史比西方国家晚了70年,但仅仅十几年就产生了奥运会亚军、季军。
11.女曲夺银
卧薪尝胆苦练9年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不敌荷兰队,最终获得银牌,这是中国女曲在奥运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12.银比金贵
中国艺术体操书写新的历史。中国姑娘们历史性地夺得集体全能银牌,这也是中国艺术体操的首枚奥运会奖牌。(华商报)
“中国智造”闪亮北京奥运
在奥运开幕式中,一张巨大的卷轴“画”,向世界呈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画卷的主体LED显示屏,产自河北石家庄,它长147米,宽2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面全彩LED显示屏,每平方米的承重能力达两吨,完全经得住演员踩踏、水浸。
这,不过是“中国智造”闪亮北京奥运的典型场面之一。
体育器械里的科技含量
8月15日,随着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陆永举起214公斤的杠铃,在观众海啸般的欢呼声中,中国举重代表团以8枚金牌和1枚银牌的战绩圆满结束了本次奥运之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里,和中国“梦八队”同样精彩的还有“中国制造”——杠铃、举重台、镁粉盒等设备都是国产的,特别是红双喜和张孔两大杠铃品牌的使用,打破了奥运会上国外杠铃品牌长期垄断的历史。
北京奥运会虽在自家门口举行,但在比赛器材的选定上,国际奥委会和各国际单项体育协会都有着严格审核,并需要与诸多国际品牌同台竞标,并不会因为中国是奥运举办东道国就偏袒使用其产品。
举重器材看似简单、笨粗,其实制造起来却是个精细活儿,蕴含着大量的科技因素。运动员双手握持杠铃杆,准备发力。这杠铃杆通常采用特制的高强度弹簧钢制造,据红双喜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钢韧性好,形变回复能力佳,可承受380公斤重量不变形。
一位运动员成功完成抓举,下一位运动员想挑战更高重量。加重员迅速上台加杠铃片,观众很奇怪,他们怎么直接加上去了?以前不是得先松开卡扣,装上铃片,再锁紧卡扣的吗?原来,本届奥运的杠铃运用了磁性卡扣技术,杠铃重量只增加一两公斤时,小杠铃片可以直接装在卡扣外,这一改进让加重过程比以往更流畅,也让比赛更顺畅。
不仅是举重,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体育器材纷纷亮相,它们不仅有着过硬的产品质量,还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含量。
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的电动撑杆跳高架,每次升降横杆都是计算机程序控制,高度都由激光测试,既准确又快捷,这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
此外,还有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径、游泳、水球和曲棍球器材,北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飞碟碟靶……本届奥运会中,由中国企业制造、拥有自主品牌的体育产品在14个大项中亮相。
高科技无处不在
在北京奥运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不仅有体育器械。
从科技绿色的场馆到绚烂耀眼的开幕式,从屡创佳绩的竞技比赛到有序安全的赛事保障,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向世人彰显着“中国制造”的“智造”面。
——鸟巢建设使用的超过11万吨特殊钢材,全都由中国本土企业提供,满足了奥运会的需要,也打造了中国制造业的品牌,被称为是“中国制造业实力不断提高的象征”。
——鸟巢与水立方已成为北京夜晚的动人景致。制造出这样非凡光影效果的,就是深圳利科达光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设计的LED灯——鸟巢装载了26万多颗,水立方则多达48万颗。
——开幕式上焰火表演震撼了全世界,震撼,不仅因其恢宏的场面和对燃放过程的精确控制,而且因其绽放的清爽——烟花燃放数量虽大,却没有纸屑残渣飘落,也没有刺鼻异味,这些烟花来自于湖南浏阳的烟花制造企业。燃放成功则要归功于多项世界首创的技术:燃放每一个瞬间都由电脑计算完成,而芯片烟花的采用,使操控可精确到每个火花;制造烟花的材料也独树一帜,环保材料代替“纸壳压力舱”、压缩空气取代火药,这两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烟花的环保问题。
——奥运会所有场馆的消防安全由安徽一家企业的消防“电子兵”担负着。这套独创的消防探测器,不仅可在30秒内发现火情,还能使消防水炮自动瞄准火源喷水。
……
“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制造’和‘廉价、低质’毫无关联,而完全是‘优质’和‘高科技’的代名词”,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共识。(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