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将不再设定5%的上限
10月7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后,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将不再设定5%的上限,部属高校在本地计划招生比例5年间也下降了10%。同时,新会考国家指导意见预计年底出炉。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介绍,近年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加,预计1000万人左右的高考报名人数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还将持续。“复读人数增加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姜钢说,现有高考报名人数中,大约15%的学生为复读生。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高中先后步入新课改,北京也将于2010年迎来首次新课改高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课改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学业水平考试将是下一步高考改革的重点。“新会考如何与高考结合,需要各省市根据本地情况进行探索。”姜钢表示,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将出台新会考的国家指导意见。同时,教育部直属院校本地招生计划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相比2004年的40%,今年已下降到30%。
据悉,目前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高校已增加到68所。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试点院校自主招生比例一般没有超过5%,但教育部规定,只要高校生源多、质量好,自主招生将不受现有规定比例限制。(北京晨报)
研究生招考将全面提高质量 调减单独考试招生数
在9月25日举行的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2009年研究生招生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加强考试管理,推行一系列新举措。
续梅表示,2009年研招工作将深化三项重点改革,优化调整招生学科专业结构,在初试、复试、推免生、单独考试等方面继续推进改革,突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全面提高选拔质量。
第一,在巩固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和农学门类初试科目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09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将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初试科目调整及命题形式改革,按一级学科(群)设置考试科目,科学确定初试内容,提高命题水平和质量。同时,加大复试力度,生源充足的招生单位将适度扩大差额复试比例,进一步提高复试的有效性。
第二,重点推进推免生工作的机制创新。高校在推免生名额的分配和推免政策上,要向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学科以及特色专业倾斜;推荐和接收过程中要加强对考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术专长等方面的考查,避免单纯强调学业成绩的做法。
第三,2009年起,将适度调减单独考试招生数量并调整招生专业,确保单独考试招生的质量。单独考试招生将主要用于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面向艰苦行业和边远地区招收优秀的在职人员,另外还要求调整参考招生的专业结构,扩大应用性强的学科招生比例。
在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方面,教育部提出了三项新举措。首先,加大对作弊考生的惩处力度,对作弊考生除取消所有考试成绩外,给予下一年度不得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处理。对于严重作弊的在校学生还要按照学生管理规定,追加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其次,进一步加强对考研辅导工作的管理,加强对社会考研辅导活动的监管,禁止考研辅导活动进校园。第三,加强对命题人员的审查、培训、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确保命题的安全保密。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校不得为学生考研而缩短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时间;除考试大纲外,招生单位不得以其他形式划定考试范围;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招生单位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考研辅导活动。(人民日报)
教育部等出四项措施应对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教育部与有关部门日前出台四项措施,积极应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达到年限国家代还学费
为更大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落实办法,对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
另外,教育部将统一制定对参加现有各类基层项目的毕业生实行考研加分政策,对服务期满的高职毕业生实行免试入学读成人本科的政策。
部队提前进校预征士兵 升本科考研究生可加分
为支持高校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教育部门正在落实部队征兵主要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采取5、6月份进校预征的办法。同时,协商有关部门,为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制定个人长远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从2009年起,政法院校招收退役士兵入学、部队招收士官时,都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并逐步扩大比例;二是高职学历的退役士兵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三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退役士兵考研可加分。
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招3万毕业生西部任教
教育部还将与有关部门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9年,将招募约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学校教师空岗空编时,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的毕业生。
增加紧缺学科硕士招生 扩大第二学士学位规模
该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将在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更加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工学等相对紧缺学科和生源较好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当增加现有专业学位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规模。同时,教育部将适当扩大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适当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二学历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人民日报 12月2日)
给孩子一点“犯傻”的时间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真是忙得不得了。除了正常的功课,还要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兴趣班,即使在家中,家长们也要安排这功课那练习,一周下来,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时间。
“我就怕孩子闲着,一看到他在那儿犯傻发呆,我就受不了,就得给他安排点事做。”——这是家长们普遍持有的心态。
除了怕闲着犯傻,家长们还怕孩子们犯错误显傻,于是,把错误挡在可能发生之前,成了家长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天帮孩子检查作业,上学前帮孩子检查书包,以及那些对孩子来说并不算难的功课,家长却非得报个补习班,那些孩子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东西,家长却还是要报个兴趣班……
其实,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孩子特别需要闲暇,需要时间去犯傻发呆。胡思乱想、自己思考,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曾被6个不同的教育机构评选为美国最优秀教师之一的阿兰·哈斯克维茨非常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说,花在想象力培养上的时间,至少应该与用于阅读、写作与算术的时间一样多,尽管它不容易被评估,但仍应成为每个孩子受教育的一部分。
想象力无论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还是对于社会,都至关重要,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一次次推动着新的问题解决方式的发现。爱因斯坦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创造力天赋,而非认知能力。然而,我们的家长,却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剥夺了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却大多数仍然行走在“认知能力”这个范围之中。
朋友的女儿有机会到美国的中学就读一年,回国后最津津乐道的是“犯傻的一周”。这周的每一天都有一个新花样,譬如周一,全校穿睡衣上学,当她不好意思地穿着睡衣走进教室,看到不仅同学就连老师都穿着睡衣,老师甚至还戴着睡帽,抱着枕头准备给他们讲课。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远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难当振兴大任。让我们给孩子们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犯犯傻、犯犯错,再给他们一点点时间,让他们回味一下自己的傻,思考一下自己的错。毕竟,作为成人,谁在童年没有驻足窗前对着白云发呆的时刻,而至今难忘,又有谁在回首自己时,不把犯过的错误当成人生宝贵的财富呢?
(光明日报 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