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为农民工办十件实事
十件实事主要有:
(1)在建筑、交通、电力、水利等施工企业全面实施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确保其工资按月或按劳动合同约定足额发放;
(2)全面推行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全省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总体达到80%;
(3)全年培训40万农村劳动力,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20万人;
(4)到年底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达到60万人、医疗保险达25万人;
(5)在省辖市区和县城取消农民工随同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建设一批农民工留守儿童寄宿学校;
(6)评出一批 “农民工技术能手”;
(7)为回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服务,提供信息咨询、投资分析、代办开业手续等一条龙服务;
(8)为5000名回乡创业农民工免费提供“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
(9)创办一批农民工回乡创业园(区);
(10)开展“百名农民工回乡创业之星”评选。
城镇居民正式享受“全民医保”
从2007年7月1日起,合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市民将开始享受医保待遇。
按照要求,39家“城镇全民医保”定点医院从7月1日起,必须设置统一的标志,设立医保窗口,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符合入院指征的参保人员住院治疗,定点医院必须合理检查用药,每天告知费用。此次检查重点是:各定点医院服务设施准备情况,包括定点公示牌、服务承诺公示、服务窗口设置等;履行协议准备情况,包括制定管理制度等;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准备情况等。
合肥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挂牌
2007年7月28日,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竹荫里社区挂牌成立“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同时,省民政厅、省地震局还命名省城天鹅湖公园为省级大型应急避难场所。
据介绍,西园街道竹荫里社居委日前已经完成了地震应急疏散示意图的制作,可以保证全区4600名常住居民和5000名学生的安全疏散。竹荫里社居委还组建了抢险救灾队、医疗救护队、应急疏散队、消防队等6支队伍,当灾害发生时,这些队伍将负责疏散居民,同时承担维修水电、紧急医疗、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任务。省地震局有关专家表示,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重要的救灾减灾设施,我省将在其它城市小区也逐步推广社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第六次铁路大提速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这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所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六大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提速调图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二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大量开行。三是客运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四是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五是货运产品更加贴近市场。六是提速安全保障体系更加严密。
这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无论是广泛性,还是技术的先进性,都是以往历次提速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在主要干线上,将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动车组,还将大面积地开行5000吨级的货物列车。此外,还有一大批先进的技术装备要投入运用,这些都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在前五次提速调图铁路运输能力逐步提升的基础上,这次提速调图客货运输能力将分别再增加18%和12%以上。
这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将对推进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安徽省8人入选“非遗”传承人
在文化部2007年6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我省方新中等8人名列其中,项目分别涉及徽州三雕、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宣纸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等6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安徽省评出41名工艺美术“大师、名人”
2006年11月30日,我省41位从事美术工艺工作的专家被省经委、文化厅、发改委、人事厅分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我省是工艺美术大省,生产100多种工艺美术品,传统工艺美术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安徽文房四宝、徽州三雕、芜湖铁画、界首彩陶、休宁万安罗盘,都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同时,蚌埠玉雕、微雕,阜阳、亳州剪纸,无为纱灯,黄山漆器,霍邱柳编,舒城舒席,凤阳凤画,青阳折扇,临泉“临潭”毛笔,池州傩戏面具等,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
新建商品房转让费由卖方交
转让房产时产生的手续费,究竟该由购房者交还是卖房者交?2007年6月18日,省物价局对此发文明确。
所谓房产转让,是指房产权利人通过买卖、交换、赠予、继承或其他合法方式,将房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省物价部门规定,新建商品房转让手续费由转让方(即开发商)承担。“二手房”转让手续费在双方合同没有约定的前提下,由转、受让双方各承担一半;如双方合同约定,“二手房”转让手续费由转让方或受让方中的某一方承担,亦可从其约定。
此外,赠予和继承房产行为属于房产转让行为范围,只要发生转让行为的,就应缴纳房产转让手续费。
国家研究探索对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实行封顶的办法
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2007年7月17日在中国政府网网谈时表示,我国正在研究探索对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实行限高封顶的办法。
在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前,继续执行对工资水平达到两倍于社会平均工资以上的国有企业,从严审批工资效益挂钩方案的政策。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部门正在中央企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垄断企业利润,将逐步提高上缴国家的比例。
一部分垄断行业工资水平过高、工资增长过快是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采取措施,促进非垄断行业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调控。
解决垄断行业工资收入水平过高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力度,真正实行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
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最高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而到了2005年扩大到4.88倍,而且绝对差距也从8436元扩大到322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