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从9月18日开始,国家统计局发布16篇“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18日发表报告之一: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
    报告认为,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不仅快,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财政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我们办了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一些大事,重点加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了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企业利润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速度的增长,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四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
    六是对外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
    七是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八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新华网)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5%
    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成效正在显现。
    前三季度中国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可望再获丰收。夏粮产量11534万吨,比上年增产145万吨,增长1.3%;早稻产量319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可望继续增产,粮食生产将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
    前三季度中国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增长,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
    同期,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增幅有所回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上涨较快的主要是食品价格。
    中国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加。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上年同期为下降1.5%。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居民得到了较多实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截至9月末,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920万人,已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9月末,全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38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781万人。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依然偏快,价格上涨仍然较多,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
(中国网)

商品房价格为什么不计入CPI
    2007年8月,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首次向公众解读了CPI的采集过程和计算公式,有消费者对CPI不包括商品房价格表示不解,质疑购买商品房为什么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就此问题,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作了详细阐述。
    什么是CPI指数?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服务价格调查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CPI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
    我国编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同比价格指数、环比价格指数、累计价格指数及定基价格指数。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负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主要根据全国城乡12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相关的资料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263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运用抽样调查技术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加工整理后计算出来的。
    商品房为什么不算消费算投资
房    目前我国编制的CPI指数,包括八大类消费品,每一类有一个权重。这个权重是根据居民消费结构,即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来确定的。比如说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多大等。统计人员会到每一个采价点居民家里调查,这些家庭都有记账的账本。统计人员还到销售网点去调查,每一类同质可比的商品,上个月是多少钱,这个月的价格是多少。通过这样一些调查,来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在八大类消费品中,第八类是住房价格。这里的住房价格主要是租房价格,而不是商品房价格。
    你买一套房子,买来以后,是分段消费的,分年度消费。一般来说新房至少折旧五十年,或者更长时间,而在几十年的折旧期间,房子还有可能升值。所以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把商品房价格,不放在CPI当中,也不算居民消费,而是算做投资。
    国际上公认CPI有三大用途,即通货膨胀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以及支付的调整。世界各国大多采用CPI作为测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一般认为,商品和服务普遍持续上涨就标志着发生了通货膨胀。而不认为商品房和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另外,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分类,商品房购买属于投资行为,而CPI关注的是消费,只能反映与居民即期消费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不必要也不可能反映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类价格的变动。
    假设把商品房作为消费品纳入CPI,今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同比上涨5.9%,CPI上涨3.2%,如果把两者合成在一起,其指数将反映出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中等通胀状态。如果把股票价格也纳入到CPI统计范围,那么上半年我国CPI的涨幅会超过百分之一百。
    不将商品房(资产)价格纳入CPI统计范畴,不代表CPI不反映居住类(消费)价格的变化。主要通过建房和装修材料价格变化、房租的变化、房贷利率和物业费的变化,以及水电、燃料的价格变化来反映居住类价格的变化情况。(新华网)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1024x768,16位色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