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监督须迈过三道“坎”
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国有企事业、公司及地方党政机关对“一把手”监督缺位乏力,致使“一把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职务犯罪等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上海市检察机关与各级纪委监察部门联手试行纪检监察组织派驻体制和模式。
显然,上海市向国有企事业单位“空降”纪委书记,由于其不是从内部提拔,而是外围“空降”,有利于维护纪检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了同级监督局限于表面和局部的现象,从而能有效地发挥党纪监督的实质作用。
但是,在当前上下监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顺畅、监督与被监督之间还存在着种种利益关系的语境下,要真正发挥这种反腐机制的创新作用,克服过去那种“不敢监督、不能监督、不愿监督”的被动局面,还必须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工作协调问题。表面看,委派人员受命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向上汇报工作,不受同级党委的管理。可事实上,在具体操作中,他们与被监督者又有着“共生”关系,发生着诸多工作上的往来。而相互间的这种关系处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着监督效果。因而,协调好两者关系,找准其最佳结合点、切入点,是有效实施“空降”制度的基本前提。
二是权益保障问题。由于委派人员在所驻单位处于相对独立性,那么其工资外津(补)贴、生活福利、住房、医疗、退休以及工作用车、办公设施设备等权益问题,往往与所驻单位脱钩,就容易出现“两不管”现象,导致监督疲软。这就要求上级纪检监察主管部门必须对委派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切实保障委派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是绩效考核问题。委派人员的工作职责是帮助所驻单位健全制度、完善措施,构建监督、教育、管理、惩戒体系,而其监督的对象又主要是单位“一把手”。这种“挑刺”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委派人员的工作很难得到所驻单位的认可与支持,也就凸显不了其工作实效。因而,科学、客观地评价委派人员的工作绩效,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有舞台,是落实委派制度的关键。
从省、市纪委书记的“空降”,到直接委派纪检监察干部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这是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的改革和创新,尽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它昭示着反腐败机制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值得期许。(新华网)
民生不能承受经济失衡之重
屈原老先生《离骚》中一句诗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果,不是全部,用在当下个别区域或国民人均收入分配问题上,中国绝对有一部分人,正处于这种“民生多艰难”的境地里。
11月10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10周年店庆促销,一款5升装菜籽油,原价每桶51.4元只卖39.9元,每人限购两桶。8时25分许,近两千市民前来抢购,引发踩踏事故,3人死亡,31人受伤。
老实说,平时生活中,不难见这样一幕:市民为了购买商家打折、促销、降价的产品,不惜起个大早,掂着马扎、板凳,像摆龙头阵似的,争前恐后,趋之若鹜。也不鲜见这样一幕:那些白发苍苍、满脸褶子的老人,不顾自己可能缺钙的骨骼,“扎堆”于某一降价、促销商品前,你争我夺,生怕拉下这难得的廉价商品。每当此情此景,就会让人提心吊胆,他们那些骨骼能否承受得起如此之重的人潮如涌挤压。难道是他们贪图便宜?难道是商家的无良道德或恶性市场竞争所致吗?大抵都不是。
令人感到深深不安的是,一桶5升装菜籽食用油从原价51.4元降到39.9元,价格差价仅十余元,却让31人受伤,3个人为此付出了生命。这难道不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吗?
为什么因一桶食用油降价10余元便发生如此抢购场面?这背后值得深思的应该是:在经济高速增长之下民众收入分配格局如何?是否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民也从经济成果中享有自己应得的利益?粮、油、米、面、禽、蛋以及肉制品纷纷涨价中,民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没有?这个问题应该是拷问重庆市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发生踩踏事故的根本原因,也是直接原因之一。这怕是并不唐突的逻辑思维。试想,如果按照充分市场经济,一切都是公平、公正的,民众的基本收入与支出平衡,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价值相等,产品有需求也有充分供给情况下,市场会自行调节的。哪来什么国民贪图便宜,发生哄抢的悲剧?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正儿八百的增长了,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经济已出现严重失衡以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仅仅在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在中国,这种发生2000多人哄抢的“扎堆”现象,也一样在各个角落不断上演着,社会保障不完善,福利普遍缺失,养老、教育、医疗等等,哪一样不是当下最为煎熬民生的?哪一样不是至关人民生活一线的?于是,在生活隐患无处不在,消费力不足的倒逼下,重庆家乐福事件显然不是偶然。
而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2007年11月11日商务部却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零售企业促销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深入贯彻实施《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引导和支持零售企业依法开展促销活动,牢固树立经营安全意识,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杜绝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应参照《超市购物环境》标准(SB/T10400--2006)的要求,对店铺进行安全环境设计和改造。
如果,紧紧盯住“安全隐患”,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反过来,如果国民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享有应得的成果以及福利保障,应该没有多少人愿意上商家的促销勾引,而不顾生命安危抢购。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这样论述道: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前的征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乃是社会急速退步的征候。
当然,不仅在于收入分配这一问题,劳动者也不是处于饥饿状态,但是,在消费力不足,民生显然拿命换取价格差价的当下,是否已经预示着,很多劳动者生活维持费开始不足呢?这个问题大概不用脑袋考虑吧。当前广受关注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从哪里来?就是国民从经济增长的成果中得到多少,分享多少?应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否则,民生便不能承受经济失衡之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无从谈起。或许,即使在铜墙铁壁的安全措施之下,像重庆家乐福事件一样会在其它各地上演。毕竟,人祸猛于虎。(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