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分类确立国家标准 共有12个一级类别
2007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志着我国土地资源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确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严格按照管理需要和分类学的要求,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一是区分“类型”和“区域”,按照类型的唯一性进行划分,不依“区域”确定“类型”;二是按照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四个主要指标进行分类,一级类主要按土地用途,二级类按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续分,所采用的指标具有唯一性;三是体现城乡一体化原则,按照统一的指标,城乡土地同时划分,实现了土地分类的“全覆盖”。这个分类系统既能与各部门使用的分类相衔接,又与时俱进,满足当前和今后的需要,为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基本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还可根据管理和应用需要进行续分,开放性强。本分类系统能够与以往的土地分类进行有效衔接。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人民日报)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专家关注中央如何调控
自2004年起,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国务院出台的地产调控政策共有二十五项,各有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更是多达一百七十一件,平均每年近四十条政策文件密集出台。
尽管如此,中国几十个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以每年两位数的增幅飞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5月发布报告称,今年前四个月,全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仍较旺盛。
正在参加“第二届中国环渤不动产发展论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分析房地产过热原因时认为,金融对房地产支持的程度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如果说没有住房按揭贷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现状根本就不可能。更重要的就是政府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成本比较低。”
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高利润的驱使一定不会让涌入房地产市场的种种资源撤出。而且房价快速上涨,不仅推动了房地产投资者涌入房地产市场,也让银行更大胆地对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而银行信贷规模的快速扩张,不仅推高了房价,也让大量的银行资产流入其他资产,同时推高其他资产的价格。
国家法改委的经济学家王小广认为,房地产是造成经济偏热的根源。因为房地产增长太快带动了下游,比如说钢铁、金属建材等一系列高耗能产业的增长。
统计显示,历经三年调控的三大高耗能行业今年一至四月投资反弹迅猛,尤以电解铝、水泥行业问题更为突出。国家发改委的分析首先归因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长期高位运行,拉动了这些行业投资。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此前表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如果未来在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增长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将不能得到明显缓解,也进而影响到水泥、钢铁等建材行业的需求。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着洗礼与锤炼,业内专家普遍关注的是国家将采取何种政策应对。
王小广分析,房地产早就是供大于求,很多房子都留在了投资者和投机者手中。目前要做的第一是要抑制房子的虚拟需求,二是促进卖房,而不是增加供给。
谈及如何解决房地产过热问题,王小广主张征收不动产税,增加房子的持有成本和投资成本。同时认为期房销售是一个不合理的消费制度,“因为按揭贷款已经是很宽松的政策,加上利率的宽松,再加上期房进一步把需求提起来,造成房地产需求过旺。”
王小广表示,中国现有的房地产政策需要做一个大调整,而现在是应该下决心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时候了。只有系统地调整,中国房地产才会真正降温。(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