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首页 >>特色馆藏 >>淮河纪事  

领导关心与指示

    
2、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治淮工作的重要指示

胡锦涛
    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
    ——摘自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要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继续实施治淮工程,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确保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
    ——摘自2008年1月12日胡锦涛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温家宝
    要把治理淮河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先急后缓、远近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当前要抓紧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紧做好行蓄洪区灾民迁建工作。要统筹考虑群众安全、经济发展和流域防洪问题,认真做好规划,真正让群众安居乐业。二是搞好灾后重建工程建设。三是做好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补偿资金争取在年底前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四是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在2007年前基本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项目。五是加强对治淮工程的稽查、审计和质量监督,管好用好治淮资金,确保工程质量。
    ——摘自2003年10月14日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规划确定的19项治淮工程已完成13项,在这次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加大投入,加快工程进度,完成余下的工程,尽早发挥作用。全部完工后,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进一步统筹研究淮河治理的长远之计。
    ——摘自2007年7月13日温家宝在安徽考察淮河汛情时的讲话

曾培炎
    淮河和长江、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存。如今淮河流域生活着1亿6千多万人民,淮河治理污染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在本届政府任职期内把淮河治理得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再造一条山清水秀的新淮河!
    ——摘自2004年10月24日曾培炎在淮河治理现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污染防治工作水平,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发展和环保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治理的步伐,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摘自2004年12月29日曾培炎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上的讲话

回良玉
    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快治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淮河治理作为本届政府的一件大事,继续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洪涝兼治,加大投入,加快进度,早日完成治理任务。
    加快治淮工程建设总的目标是:要在2007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原定2010年完成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行蓄洪区调整、扩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及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建设。经过努力,使淮河流域能够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流域性洪水;基本解决行蓄洪区群众防洪安全和除涝问题;平原洼地除涝能力进一步提高;防汛调度更为科学、灵活、合理,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流域防洪除涝体系;在加强防洪建设的同时,统筹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加强治污和流域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要处理好人、水、地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尤其要注意抓好农村人口分布格局的调整,将经常受到洪水威胁的人口迁移到安全地带居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向城镇转移一部分,把人口居住布局调整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沿淮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促进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自2003年10月28日回良玉在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做好新时期治淮工作,总的要求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知识理念,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展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新时期的治淮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加快治淮的骨干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完成19项工程的建设,这是根治淮河的关键之处。
    做好新时期的治淮工作,关键的环节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团结治水的合力。
    ——摘自2006年11月6日回良玉在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仪式上的讲话

3、水利部领导关于治淮工作的有关论述

陈  雷
    第一,治淮工作要全面体现以人为本,把实现好沿淮群众根本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
    第二,治淮建设要全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三,治淮建设要全面体现统筹兼顾,促进流域防洪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四,治淮建设要全面体现发展创新,将新一轮防洪建设水平提到新的高度。
    我们在加快治淮建设的同时,也要从长远考虑,深入研究更为有效的治淮措施,处理好治淮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二是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三是要处理好蓄泄兼筹的关系。
    四是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五是要处理好防洪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
    对下一步治淮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全力以赴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二是要抓紧做好明年前期工作和建设计划安排。……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前期工作。淮委和四省水利厅要根据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精神和我部批复的《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抓紧分解任务,明确各级水利部门的责任,确定今后几年治淮前期工作的各项安排和职责分工,确保治淮前期工作在2005年底以前基本完成。淮委要与四省水利部门加强协调,按照前期工作的合理周期,安排好前期工作,加快审批进度,确保重点治淮工程按期开工建设。同时,对行蓄洪区调整、扩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及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建设,要按照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精神,抓紧进行规划论证和前期工作。中央将加大对治淮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各省也要在前期工作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前期工作的步伐,保证明年的投资强度。
    对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的投资计划安排,要根据规划,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安排水毁应急工程,优先安排在建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前期工作程序完备、对提高淮河防洪除涝标准有重要作用的骨干工程。要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工作,对中央投资,要根据国务院治淮会议精神,严格控制和掌握中央资金比例;对地方配套资金,各省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足额到位;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抓紧启动利用外资项目。
    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加快治淮建设。
    四是要严格监督、审计和稽查,确保治淮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五是要继续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
    ——摘自2003年11月22日时任水利部副部长陈雷在水利部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水利部会同沿淮四省水利部门在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前期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总体上看,前期工作仍不能满足大规模治淮建设的要求。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沿淮四省水利厅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治淮骨干工程前期工作在2005年底以前基本完成。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各个阶段的前期工作,保证前期工作经费和设计力量投入,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承担单位,保证前期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要加大协调力度,处理好治淮中的各种关系,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保障各项治淮工作顺利实施。
    ——摘自2004年2月17日时任水利部副部长陈雷在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针对治淮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近期治淮前期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满足2004年度治淮建设投资规模要求为前提,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治淮前期工作;二是做好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保证治淮建设投资不超过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确定的投资规模;三是严格执行规划,按照已审批或协商确定的规划,控制工程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四是依法行政,严格治淮项目基建程序,同步完成环评和水保等专项的前期工作;五是加强前期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采取提前介入、联合审查、合并审查等方式,加快项目审查和审批速度,搞好前期工作与工程开工建设的衔接,保证近期治淮的主要前期工作在2005年底以前基本完成,为治淮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摘自2004年8月17日时任水利部副部长陈雷在2004年水利部治淮前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淮河流域要针对水系复杂、水旱渍涝灾害频繁、人水矛盾尖锐、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统筹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和河湖关系,完善流域防洪除涝抗旱减灾体系,搞好拦分蓄泄排,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实现蓄泄合理、保障有力、生态良好、人水和谐,进一步把淮河修好管好,确保沿淮人民安居乐业。
    进一步加强淮河治理,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在总体评估的基础上,力争尽早启动行蓄洪区调整和改造、淮河下游主要行洪通道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新3项工程和其他治淮工程。
    ——摘自2008年1月24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08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汪恕诚
    要按照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的精神和部署,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治淮建设总目标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2003—2007年)》要求,做好年度治淮建设有关工作。
    ——摘自2004年1月7日时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2004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推进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淮干及重要支流治理、临淮岗水利枢纽、燕山、白莲崖水库、东调南下续建、蓄滞洪区建设及重点地区排涝工程建设,扩大治淮在建规模和开工项目范围。
    ——摘自2004年12月22日时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2005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加快实施,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
    今年是基本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十九项骨干工程建设目标的最后一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要打好治淮建设攻坚战,基本完成剩余的10项骨干工程建设,确保实现治淮建设目标。
     ——摘自2007年1月6日时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2007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矫  勇
    总的看来,当前大的环境对加快治淮建设是有利的,治淮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对加快治淮建设非常重视,保证了治淮工程建设投资的需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逐省、逐个项目落实建设进度安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打好治淮攻坚战,绝不辜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光荣的使命,不辜负流域人民的热切期望,为实现国务院确定的治淮目标而不懈努力。
    ——摘自2006年4月16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2006年水利部治淮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进一步做好工程前期工作,做好资金、土地、移民规划、环评等审批前置性工作,加快完成项目批复。要做好移民安置工作,要保证移民群众良好的生产生活的环境,尽量减少对移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保证社会稳定。要安排好建设资金,治淮工程的要绝对保证,不能因为资金而影响工程进度。要保证工程进度,更要保证工程质量,要把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大洪水考验的精品工程。在施工中还要注重安全生产,不能出现重大事故。
    ——摘自2006年12月9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考察江苏治淮重点工程建设时的讲话
    要继续积极协调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加快审查审批,落实建设资金;淮委和流域四省有关部门,要克服大水造成的困难,强化建设管理,细化建设目标,做到以时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全年目标的实现,切实加快工程建设步伐,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各省要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确保如期实现加快治淮工程建设目标。
    ——摘自2007年9月11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2007年淮河抗洪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