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2.0                                                              ·安图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安徽省图书馆主页安徽文献徽派朴学馆藏书目评介


  校礼堂诗集:十四卷,文集三十六卷
/(清 歙县)凌廷堪著;(清 宣城)张家湜校.-影印本.-[出版地不详]:安徽丛书编审会,民国24[1935]
  4册;27×16cm.-(安徽丛书/(民国)安徽丛书编审会.第四期.凌仲次先生遗书)
  存诗集十四卷。半叶10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据校礼堂全集本景印。书名页注“民国二十四年[1935]安徽丛书编印处印行”。书名据《中国丛书综录》之《安徽丛书》P425页著录。民国安徽丛书影印本。线装。
  卷首下钤朱色“雷顺基印”正方阳文印,目录首下钤朱色“鸿宾”正方阳文印。
                                      古籍书库 索书号:4:17560-4:17563

  

   《校礼堂文集》中“《九慰》、《七戒》、《两晋辨亡论》、《十六国名臣序赞》诸篇,上拟骚选;《乡射五物考》、《九拜解》、《九祭解》、《释牲》、《诗楚茨考》、《旅酬下为上解》诸篇,皆说经之文,发古人所未发。其尤卓然可传者,则有《复礼》三篇”(民国《歙县志.卷七》)。
    ……
    综观所论,(《复礼论》)其旨在阐发礼为复性之具,所言“圣道一礼而已矣”,孔子“恒言礼而未尝一言及理”,无不持之有故,足以破“言心言性极于幽深微渺”之误害道,盖有为而发也。阮元为凌氏作传(载《揅经室二集》)叹为唐宋以来儒者所未有。
    凌氏在与朋友通函论学时,曾对当时目睹的一些虚假浮夸现象提出指斥,他说:
    读《易》朱终,即谓王、韩可废;诵《诗》未竟,即以毛、郑为宗;《左氏》之句读未分,已言服虔胜杜预,《尚书》之篇次未悉,已云梅赜伪为古文;甚至挟许慎一编,置“九经”而不习,忆《说文》数字,改“六籍”而不疑。不明千古学术之源流,而但以讥弹宋儒为能事。所谓天下不见学术之异,其弊将有不可胜言者。 (《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三《与胡敬仲书》)
    又说:
    搜断碑半通,刺佚书数简,为之考同异,校偏旁,而语以古今成败,若坐 雰霿 之中此风会之所趋,而学者之所蔽也。 (《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三《大梁与牛次原书》)
    凌氏的这些针砭时弊的话,对于当时出现的虚假浮夸之风,自当有警示作用。就是今天读来,举一反三,也发人深省。
                                                                                       ——洪湛侯《徽派朴学》


返回              

建议使用IE5.0及以上版本,800×600,16位色以上浏览Copyright? 2003. Design By NLC-digital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