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学女为》盖以其子汪灼习《诗》时所提询问,凤梧历举古今传说异同,会通已意以答之,积久编次成书,取孔子谓伯鱼语意为书名,书中取于《诗经传说汇纂》者为多,间采,《诗义折中》若干例,训诂间有阐发,大义则少有逾于《汇纂》、《折中》、《朱注》之外者。
郑虎文(1714——1784年),字炳也,号诚斋(一作城斋),浙江秀水人。少孤,有至行。博学多通,尤工诗文。清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 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任翰林院编修。迁赞善,历提督广东学政,知徽州府。高宗乾隆尝制《玉瓮歌》,命廷臣赓和,以郑虎文之诗为最。归后,主徽之紫阳书院,及杭之紫阳、崇文两书院。家有盛湖草堂,时举诗酒之会。郑虎文与王太岳等友善,以文章道义相切磋。所著有《吞松阁集》,《清史列传》传于世,《尚友录》等书中有郑虎文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