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洪坑人洪朴(1745——1780)与其胞弟洪榜(1745——1780)、洪梧(1750——1817)先后中举授内阁中书,因此时有“同胞三中书”之誉,并称“三凤”。洪氏三兄弟治学之风同属徽派朴学。洪朴、洪榜与戴震交往较多,在学术倾向上深受戴氏影响。戴震逝世后,洪榜为作《戴先生行状》,文末云:“先生郡人洪朴、洪榜兄弟,得交先生,从燕游久,凡先生之行事绪论,盖得其大略焉。”可见其同乡好友之间交谊深厚。张舜徽先生论及洪榜认为:“(洪榜)少与同郡戴震、金榜交,粹于经学,年仅三十五而卒,遗文存者无多,而以《戴先生行状》、《上笥河朱先生书》二篇,关系学术为最大。……戴氏一生知己,要必以榜为最密矣。考论戴学得失者,必资于是编。”(《清人文集列录》卷七)洪梧任教梅花书院之时,大张汉学之帜,其族子洪莹曾就读其间, 并于嘉庆十四年(1808)会试中魁首(状元),使梅花书院声名大振。梅花书院生员中有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等知名学者,刘文淇等俱是其赏识的高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