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城
红色景点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红色旅游>>宣城  

红色景点

旌德江村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旌德县白地镇境内,是前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祖居之地,独特的风水,昌盛的文风,使江村在千百年来“高官代代有,人才辈辈出”。
    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侍立,后有幽谷深藏,金螯雄居其中,狮山、象山卧居江村村口左右。村中龙溪、凤溪环绕,汇锁村口聚秀湖。村口聚秀湖周旁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
    江村建村近1400年。据江氏宗谱记载,夏禹国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儿子启封于江国,是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孙文学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时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孙江韶性爱山水,是位著名的风水学家,他遍游黄山、白岳,发现旌德金螯山浑然淳厚,有蓬勃不可遏之势,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徙卜居旌西金螯山建村族居,始称江村。
    据史查,清咸丰年间(1855年—1860年),江村连年遭受严重的旱涝虫灾,加之太平天国残兵劫掠,江村“十室九空,遗子之民至于相食,所存者不及嘉道盛时百分之一。”村民背景离乡,流落四方,难民大多从芜湖顺江而下,及至南京、扬州落户。江泽民主席的尊祖,就是这个时候迁居扬州的。村中曾有宗祠9座,牌坊18座,书舍9所,藏书万册,以及育子弟8000余人的抗战时期六县联中。明清时期,江村造就了进士18人(其中授翰林院编修4人),文举人42人,武举6人,另有明经40人,辟举4人。民国初十年出学士、博士18人。这在中国古村落中实属罕见,同时,也为徽州许多古村落望尘莫及。
    江村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处。相传出于风流才子唐伯虎之手的江氏祖画至今鲜艳夺目。江氏宗谱历经千载,全套22本,20世纪20年代与曲阜孔氏、前清皇氏爱新觉罗氏族谱同被举荐参加巴拿马万国谱牒大会,被史学家称为中国三大宗谱之一,现被纳入国际徽学研究范畴。
    厚积的历史文化蕴育了江村英才。“豪杰梓刻家谱中”,其中主要代表人物:唐侍御史江全铭,明顺天府推官江中文,明湖广分巡江廷寄,明护理南河总督清河道江瀚,二品顶戴翰林院编修江树昀,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品戴江麟瑞,清代医学家“人逗接种法”发明者江西舜,清翰林编修、书法家江志伊,民国为国捐躯的海军将领江泽澍,《语丝》发起人、民俗学家江绍原,民国北京市特别市长、代总理江朝宗,民国安徽省长江亢虎,还有文化教育巨子胡适夫人江冬秀,革命烈士江上青(江泽民主席之父),数学泰斗著名数学家江泽涵都出自江村。
    饱经千年世事沧桑的江村,境内牌坊、祠堂、老街、名人故居基本保存完好,千年古韵依旧,并已逐步对外开放。

绩溪龙川
    龙川位于安徽省徽州黄山南麓绩溪县东南部,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祖居之地。为安徽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胡炳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父)等名胜古迹。
    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胡宗宪倡导捐资修建。宗祠坐北朝南,三进七开间,总面积1564平方米。集徽派砖、木、石三雕和彩绘为一体,尤以600多件木雕最为精湛。
    宗祠门楼的额枋上,雕饰胡宗宪抗倭灭寇的作战场面,千军义勇,万马驰骋,气势磅礴;享堂东西两序的隔扇,用浮雕的技法,将徐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祭龛前首一排“百鹿图”隔扇,造型逼真,姿态各异;以及寝楼隔扇的“百瓶图”,百花百瓶无一雷同,其高超的雕刻技艺,可谓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宗祠内还保存有徐渭、文征明等名家手迹匾额。
    胡氏宗祠享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的美誉。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奕世尚书坊:此坊坐落在龙川溪南岸,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建。建于明嘉靖41年(1562年),为四柱三门五楼,通高10米,面宽9米,进深3米,系花岗岩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该石坊流檐飞脊,斗拱花翅,梁、柱前后均饰以龙、狮、鹤、鹿等镂空浮雕,图案优美,立体对称,技术精湛,形象逼真,是徽派石雕的精品。1986年7月3日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庵:相传原为宋元税务机构,明代撤消,成为抗倭名将胡宗宪等几代少年读书、练武之场所。后因风水先生说该地势险峻、状如木鱼,宜佛不宜武,故明嘉靖后期辟为庵堂。
    徽商胡炳衡宅:建于清代后期,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建筑。徽商胡炳衡从其祖父胡允源开始至其子胡增鑫等历经四代百余年,在泰州、上海等地开茶庄,为徽商的经济、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宁国市烈士陵园
    主要由瞻仰广场、烈士纪念塔、烈士墓等建筑组成。进入烈士陵园拾阶而上,直登瞻仰广场,广场面积1153平方米,能容纳1500多人。广场中央耸立着高12.5米的烈士纪念塔。塔由四根钢筋混凝土结构、全三合红花岗岩贴面,连接部用汉白玉镶嵌的塔柱成尖塔形组合,塔下是由黑色大理石铸成的圆形烈士墓,墓内安放着烈士的遗骸。它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精神与世永恒。广场采用芝麻白花岗铺面,四周围墙采用芝麻黑花岗岩贴面,显得庄严肃穆。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