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安
红色人物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红色旅游>>六安  

红色人物

薛卓汉(1898—1931)
    字云长,寿县人,安徽省中共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由于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是我省早期学生运动的骨干。1922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他与曹蕴真在家乡寿县,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党支部——小甸特别支部,直属中央领导。1924年党又派他到安庆进行团组织的恢复和党组织的筹建,为安庆特支(安徽省委前身)负责人之一。1925年,薛卓汉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安徽从事革命活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镇静如常,带伤回寿县从事农民运动,继续坚持斗争。1928年3月4日寿县第一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第一届县委组织委员,1929年当选为团县委书记。1930年鄂豫皖苏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党派薛卓汉任第一军政治部副主任。1931年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时年33岁。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闻讯后,深感痛惜。

舒传贤(1899—1931)
    字揖堂,又名公甫,化名夏唯宁,霍山人。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积极参加和领导学生爱国运动,曾当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会长。1921年10月,舒传贤在安庆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团的工作。在共产党组织尚未在我省建立之际,青年团实际上是安徽青年和学生运动的领导核心,为中共安徽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2年秋,舒传贤留学日本,1926年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当年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成立时又当选为书记。同年11月,他参加并领导六霍暴动取得胜利。1930年1月20日,新合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3师归六安中心县委直接领导,这是鄂豫皖苏区创建的第三支红军武装。随后,舒传贤创建了2000多人的六霍独立第一师,配合红军作战。他主持召开了所辖六县及33师党的联席会议,对皖西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会后,舒传贤亲自组织了由四五万人参加的暴动,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秋,“左”倾路线严重影响到皖西地方组织,舒传贤与之展开了坚决斗争,并为保存革命力量、反对军事冒险作出了积极贡献。1931年他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同年冬,在“肃反”中被错杀。

许继慎(1901—1931)
    原名绍周,别号旦如,又字谨生,安徽六安人。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军事家。1921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常委兼联络部部长,参与领导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叶挺独立团第2营营长,参加北伐战争攻打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1930年春被党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领导整编鄂东北、豫东南、皖西3块根据地红军,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1931年1月第1、第15军合编为第4军后,先后任第11、第12师师长。率部取得双桥镇大捷,获鄂豫皖红军首次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此后,坚决反对张国焘提出的远离苏区,冒险进攻的错误军事行动方针。在遭非法逮捕后,始终坚持原则,对党赤胆忠心。1931年11月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于河南光山新集。1945年党的七大为其平反昭雪。1989年11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后增至36位)之一。

徐育三(1905—1930)
    原名徐先智,霍山县蔡铺人(今属金寨县渔潭乡),皖西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英霍(山)边区党支部书记,中共霍山县委委员,安徽省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1929年1月,中共霍山县委成立,徐育三当选为县委委员,负责领导西镇地区武装暴动。11月,在红32师的支援下,他与共产党员刘仁辅等率领赤卫队举行暴动,解放了燕子河至漫水河一带。接着又率领西镇游击队配合桃源河农民武装起义成功。徐育三因作战机智勇猛,被群众赞誉为“徐老虎”,威名在人民中广泛流传。在西镇和桃源河暴动的胜利鼓舞下,诸佛庵、石家河、西石门、新店河、黑石渡等农民均先后纷纷起义,使六安县独山至霍山县西镇之间,方圆百里,连成一片苏区。
    1930年1月,红33师成立,徐育三被任命为17团团长,率部参加了攻克霍山县城战役,4月12日,攻克霍山县城,敌自卫团长被活捉。4月13日,霍山县苏维埃政权成立,这是安徽省人民的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5月,徐育三率部参加六安西河口对敌作战,不幸牺牲,年仅25岁。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