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山
红色景点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红色旅游>>黄山  

红色景点

谭家桥战斗遗址
    位于今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石门岗。1934年12月,红军与国民党围剿军展开激战,特别是争夺石门岗制高点的拉锯战更为激烈。战斗持续到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千余名指战员伤亡,年仅22岁的寻淮洲(红10军团19师师长)身负重伤,在转移途中牺牲。粟裕将军曾先后3次来到谭家桥,为纪念与他生前共同战斗而牺牲的战友,生前曾遗嘱将其部份骨灰安放于谭家桥。遵照将军的遗嘱,1984年4月,在谭家桥白亭建有粟裕将军墓。石门峡现仍存红军当年战斗的战壕和方志敏司令员、粟裕将军的指挥台等遗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乌泥关战斗旧址
    凤凰源谷口的一个关隘,叫乌泥关,建于明代,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是古时进入徽州、黄山的关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乌泥关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战斗之地,留有方志敏、粟裕等的战斗遗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派出了由方志敏、粟裕率领的红十军团指挥机关及二十师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12月10日,他们与寻淮洲率领的红十军团十九师会师于汤口,并继续北进,遭到蒋介石部队的“追剿”,终因寡不敌众,红军失利,300多名指战员伤亡。现存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乌泥关战斗旧址”纪念碑。

中共皖南特委旧址
    位于屯溪老街69号,为砖木结构的二层临街旧式楼房。原为“合记春”中药店,正门与相邻店面相仿,整个建筑属前店后宿格局。一进是店堂,二进三室一厅,前后楼全是阁房。1933年冬,中共闽浙赣省委派李杰三等人到屯溪秘密组建皖南特委,特委机关设在“合记春”店内,李杰三等人住在楼上。1935年,特委机关被破坏。1987年,原屯溪市人民政府将这座楼房按原貌作了整修,设立纪念馆,陈列百余件图片和革命文物。现为屯溪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
    皖南苏维埃政府又称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10月,位于黟县柯村柯氏宗祠。柯氏宗祠为清代后期建筑,共368平方米。大门为石质门坊,上有“柯氏宗祠”牌匾,两侧有抱鼓石一对。全祠分三进,前进为祀堂,堂前高悬“敦仁堂”三字匾额,中置天井。两侧回廊与下厅相连,面积182平方米,中进用隔扇隔开,面积38平方米。后进为享堂,由天井两廊拾级而上,面积126平方米,现辟为“方志敏展览馆”。祠堂前为广场,占地240平方米,被划为保护区,建有铁栅栏杆。1934年11月,方志敏率北方抗日先遣队路过柯村,曾在皖南苏维埃政府召开群众大会和干部会议。1984年,黟县县委修复了柯氏宗祠,设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革命史料展览馆,当年暴动队员使用过的一些武器和生活用品还陈列在展览馆里。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位于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村。该房靠山,为三层砖瓦楼房。
    1935年秋,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向皖南转移,由刘毓标等带领到了石屋坑一带,从此,石屋坑成了皖浙赣省委常驻地。1936年4月省委在鄣公山召开闽浙赣省委扩大会议,决定将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关英任书记,下设赣东北、皖赣、开婺休、上浙皖、下浙皖5个特委,皖南红军独立团改为皖浙赣红军独立团。省委机关常驻这里,特委,独立团负责人也常来这一带活动。选定易于隐蔽便于转移的张志周家二楼作为关英等负责同志居住的地方,并在三楼办起了省委小印刷厂,油印文件、传单。1998年5月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正式成立后,一、二、三支队和特务营奉命于2-4月间到达皖南岩寺地区集中进行组编点验和军政训练,军部机关设在岩寺金家大院。
    这里也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位于岩寺镇荫山巷的金家大院。大院是一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同时设在军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洪桥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廊桥,当年叶挺将军常在桥廊与群众促膝谈心。1995年,军部旧址被公布为黄山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1998年旧址被修复,并举办了军部陈列及图片展览。1999年10月,军部旧址正式对外开放,并成为新四军历史上五处旧址之一。岩寺文峰塔南面有一座凤山台,叶挺、陈毅等曾登台阅兵,又称为“点将台”。台上原有三榭,中间一榭供奉佛像,左右二榭供人憩息。大门上有“凤山灵境”四字镌刻,中榭悬有“中天绩翠”匾额。1981年9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村兵站
    位于黄山区仙源镇麻村。1938年5月,新四军军部曾驻仙源麻村半月,6月,设立“麻村兵站”。兵站完成了转运新四军军需物资、接待新四军将士、进行通信联络、沟通军地关系等重要工作。多次接待了周恩来副主席、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等。
    1987年11月,黄山市政府在麻村村口、仙源大桥西头建“兵站纪念亭”。亭中立着高2米、宽1米的纪念碑,正面“新四军麻村兵站旧址”九个浮雕大字由当年新四军后方留守处政治处主任姬鹏飞手书,背面镌有“新四军麻村兵站旧址纪念亭碑文”,记载着兵站的光辉业绩。

陶行知纪念馆
    位于陶行知故里名城歙县中和老街。1984年由崇一学堂(陶行知少年就读处)旧址改建,陶行知少年时曾在此读书。馆名乃初建时,由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
    纪念馆由瞻仰厅、放像厅、书画厅和5个大展厅组成。瞻仰厅正中是2.6米高汉白玉的质地的陶行知半身塑像,身后上方是宋庆龄题匾“万世师表”,正面是毛泽东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屏风正面是陶行知手书“爱满天下”,背面是江泽民题词“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柱子上是郭沫若手书陶行知名言。展厅分7个时期展示陶行知光辉的一生:出生农村清寒家庭,留美归来后站在五四运动前列;任《新教育》杂志主编和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最早注意乡村教育,成为新教育运动的旗手;走遍全国进行抗日教育的宣传;积极投入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的运动。
    纪念馆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而且是学陶师陶的课堂,行知研究的中心,精神文明的窗口,旅游胜地中的亮点。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