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 南
红色景点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红色旅游>>淮南  

红色景点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
    位于淮南、怀远、凤阳、长丰三县一市交界处的上窑山区。2002年10月兴建,占山地65亩,表示新四军诞生65周年时筹建。进门一尊大型毛主席题词碑刻:“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制高点上的中央平台耸立着“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主碑,字体选择的是曾任新四军宣传部长的舒同体。37个台阶,寓意1937年新四军成立;北上大道和东进长廊,寓意当时中央确定的新四军东进北上的战略决策;林地共栽单价三千多元一棵的银杏树24棵,寓意淮南及凤台、寿县、定远、凤阳一带曾是新四军2师、4师战斗过的地方;这24棵银杏又分三组来栽,每组8棵,寓意新四军由8省健儿组成,创建了8个根据地,坚持抗战8年;栽火荆1000多株,寓意新四军披荆斩棘,奋勇杀敌;中央平台周围栽了10棵桂花,寓意新四军番号存在了10年;苍松翠柏栽满山坡,象征着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此外,北上大道的两边护坡墙上,东进长廊两侧,设置了许多天然石碑,刻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一代伟人的题词,叶挺、陈毅的诗,新四军军歌,重要战例,警世名言等,真可谓是一部石刻的新四军历史知识宝库。林地内,银杏、松柏、石碑、台阶、平台、道路,气势宏伟,蔚为壮观。身置林中,松涛阵阵,宛如听到当年新四军与日寇拼杀的怒吼;阵阵松涛,又仿佛听到当年新四军东进北上的嘹亮歌声。

大通碉堡、水牢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为了掠夺煤炭资源,在大通地区修建了许多碉堡水牢,一方面为强制矿工为其采煤,一方面防御我游击队袭击,仅“南公司”和“大兵营”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就修建了13座碉堡,以维护其法西斯统治。
    站后碉堡:位于原大通火车站西面,建造于1943年间,高12米,面积28.27平方米,是日寇在大通修建的碉堡中最高的一座,控制东西交通的制高点,以防止游击队袭击和工人造反。
    碉堡水牢:位于大通矿南,现大通一小校园西北角,建造于1939年冬,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碉堡,地平以下为水牢,面积44.18平方米,直径7米,深2.2米。
    秘密水牢(又名室内水牢):1939年冬与碉堡水牢同时建造。原位于大通矿南门内东侧,因矿区开采塌陷,1968年按其原结构迁建于“万人坑”西北面。水牢长3.5米、宽2.5米、高3.2米。此水牢建立在一座房子的地下,上面伪装成“办公室”,靠墙有四个烟囱,这就是水牢的透气孔,室内地面装制铁板,上面摆着办公桌,这就是水牢的秘密出口处。在水牢建筑时,日寇从蚌埠骗来十八名瓦工,水牢建成后,将十八名瓦工一起关进水牢,四天后,被秘密装进麻袋,抛入河中杀害,只留下那沾满血迹的瓦刀。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
    始建于1968年,占地面积3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展室面积2400平方米。全馆存列文字解说、文字图片60张,旧社会矿工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98件(个),人物泥塑像91个,日寇侵占大通煤矿期间形成的白骨大坑3条,修建的碉堡两座,秘密水牢一处,还存列着日寇摧残矿工的刑具器械等等。其中秘密水牢、碉堡、白骨大坑、窑神庙等在1986年被安徽省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95年起至今,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均被安徽省委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依据“万人坑”而筹建。大通“万人坑”是日寇一手造成的,是日寇发动侵略战争,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1938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侵占了大通煤矿。在随后的7年间,他们在大通煤矿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统治。日寇推行了奴役政策,采用“以人换煤”的手段,疯狂掠夺我国煤炭资源,造成17000多人死亡,7000多人伤残。他们采用打活靶、蹲水牢、站钉笼、装麻袋等等凶残手段,杀害了无数的抗日志士,仅在1942年秋至1943年春,短短的几个月,就有13000多人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下。死难矿工被抛弃在荒山脚下,后经挖坑等掩埋,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万人坑”里的具具白骨,都在控诉着日寇的侵略罪行,“万人坑”凝聚着民族的怨恨,见证着中华民族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是粉碎任何企图歪曲历史、美化日寇侵略战争的有力武器。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建馆以来,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者、国际友人1200万人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
    位于凤台县潘集镇。始建于2002年7月,投资150多万元,园内设雕塑、大小纪念碑22块,建有潘集地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记载着凤台、潘集地区革命烈士奋勇抗日的光荣历史,馆内收藏着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和缴获日军的战利品,纪念园附近还安葬着当年红军缴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2005年7月,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分别被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授予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南市人民政府、淮南军分区授予淮南市国防教育基地。

大通窑神庙
    建于1941年7月,是一座灰瓦屋顶、斗拱飞檐的日式建筑,位于大通二小校园北面,占地94.5平方米,庙前有开阔的场地,庙内设有神龛。原供有三尊神像,中间是骑着毛驴、脖子上挂着一串铜钱的太上老君,左为火神,右为水神。鉴于年久失修,有倒塌之险,1988年经市政府拨款重修。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