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收藏此页关于我们

 

谱牒查询
(按姓氏笔画排列)

   一至五画 六至十画

 十一至十五画 十六至二十画

  点此访问ILAS WEB查询系统

 

>>谱牒文献>>姓氏渊源

 ·中国姓氏的起源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中国人的姓起源于五六千年以前的母系社会。来自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因此中国最古老的姓大都是"女"字边,如姬、姜、姚等。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据说,氏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氏的大量出现是在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此后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国为氏了。另外,诸侯国又对国内的官员进行分封,这些官员的后裔就以封地为氏。据研究,中国人中所使用的99%的姓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氏演变而成的。
 
 ·姓氏的使用与演变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将近12000个姓氏,其中单字姓氏5000多个,双字的为4000多个,三至九字的姓氏2000多个。
现在所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050个左右,其中单字姓氏2900多个,双字姓氏100多个,三字以上的姓氏非常少见。最常使用的100个姓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在汉族中,平均每32万人共享一个姓氏。

 ·中国姓氏的来源
   中国姓氏的来源形式众多,情况复杂。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来自出生地、居住地、封国、封地:如鲁姓、杜姓、杨姓、董姓
先人的名字、庙号、谥号:如张姓、牛姓
先人的爵位、官职:如公姓、史姓、司马姓、司徒姓
职业、技艺:如陶姓
以事为姓:如松姓
以次第为姓:如伯姓、孟姓
帝王赐姓:如郑
因避讳、避难改姓或音变、形变而得的姓氏:如求姓
中国人的名字是用汉字进行取名的。它与中文姓氏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姓名。另外,中国人除了有名字以外,以前的人还经常有字。

  ·中国人的姓名
 
根据古书的记载,在古代中国人的取名是有制度的。一般是在小孩生下来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但是事实上,也有满月命名,周岁命名,以及在生下来以前先把名字取好的。

  中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取名非常重视。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把为后代取名看得非常神圣,甚至神秘。从周朝起,命名已经纳入礼法,形成了制度。中国人在取名时,经常会在名字中用一些方法来区别同一个家族的不同辈分。比如在名字中用一个字表示辈分,而用另一个字表示取名所标示的含义。也有的在名字中用相同的偏旁来表示同一辈分。

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讲究为尊者讳,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上的名字一律要回避。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

返回>


©
安徽省图书馆版权所有 电话:0551-2886188-608
Email:ahlib_g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