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再调查:
昔日风光无限如今处境触目惊心
马家军,中国体育史永远无法挥去的一个名字。昔日风光无限的马家军成员,如今并不是如大家想像中那样,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她们的处境,甚至让人触目惊心。
(一) 马家军再调查之刘东:裂痕怎弥补 不学马俊仁
35岁的刘东现在是马家军基地的一名教练,负责女子中长跑项目。很多人都很奇怪,当年和老马闹得这么僵的刘东居然最后又让马俊仁留在了基地里。
刘东1993年离开了马家军,直到1995年才重新回到沈阳训练。中间荒废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在1994年12月马家军在大连兵变以后,刘东此后接受采访没有说过一句马家军乃至马俊仁的坏话。“刘东真够意思,她没有在马俊仁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这是当年的一个辽宁体委领导对刘东的评价。
但刘东不是马俊仁,所以很多方式她都不会去学。客观地说,她虽然是马俊仁的弟子,世界冠军,但是在教练的岗位上,她现在只是普通一兵而已。
(二)马家军再调查之刘丽:第一面世界金牌心酸痛苦
至今让刘丽难忘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发生在1990年8月10日,在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800米决赛上,她获得了金牌;第二件事发生在五年前,她的父亲向她借两万块钱买房子,而她却让宠爱她的父亲非常失望,区区两万块钱,刘丽就是没有办法拿出来。第一件事让她明白什么叫成功荣耀,第二件事则让她知道什么叫心酸痛苦。
在马家军中,刘丽是个特殊人物,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领跑,谁都明白,领跑是个吃力而不讨好的工作,因而虽然有夺冠的实力,但是刘丽后来没有拿过一次冠军,老实听话的刘丽为了马家军和中国田径的荣耀而作出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但她没有想到,这种牺牲并没有给她换来什么回报。
1995年到1999年在辽宁大学上学的时候,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以后会不会找到工作的问题但没想到在1999年,形势急转直下,所有的毕业生都要自谋出路,毕业即失业。现在,绝望的刘丽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天际,她的队友一阵唏嘘:马家军最后一个不迷信的人消失了。
(三)马家军再调查之曲云霞:一生傻跑 卖掉百万别墅
获得1993年的斯图加特世锦标赛3000米冠军的曲云霞现在是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
曲云霞是大连金州区德胜乡上姜沟村人, 1987年,马俊仁来大连选队员到辽宁省队,他本来想要的两个人都已经“名花有主”,失望的马俊仁抱着第一次选队员不能空手而归的想法,选中了那个大冬天深夜给自己开门的曲云霞,曲云霞还懵懵懂懂,浑然不知她已经跨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曲云霞获得了3000米的铜牌;1993年的斯图加特世锦赛她获得了3000米冠军。
马家军出走前后分了两次队费,她总共获得了90万的队费;斯图加特的冠军让她分得了一辆奔驰车;为了让她安心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马俊仁分给了她一套价值100万的海边别墅,而她个人只是出了18万。
几年前,曲云霞就把这套别墅卖了,拿回来80多万,这件事让曲云霞挺懊恼:“要是我现在卖的话,它起码值一百五六十万呢。”
命运有时公平,所以当年的农家姑娘曲云霞现在过得幸福知足;命运有时候又不公平,所以曲云霞的很多队友们如今还是凄凉落魄。
(四)马家军再调查之王晓霞:逃避计划生育的农妇
王晓霞原名王姝(与输同音),到了马家军以后,马俊仁觉得这个名字太不吉利,于是把她的名字改为王晓霞,也就是希望她成为第二个王军霞。老马本来希望王晓霞能像曲云霞和王军霞一样大红大紫,“三霞齐飞”,但命运这东西,岂是一次改名就能改变?
2000年7月,心灰意冷的王晓霞,与同是辽宁田径队的退役队员的周事伟结婚。
王晓霞手中有一张辽宁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是这两张和普通毕业生没什么两样的证书除了能证明王晓霞是辽大的毕业生以外没有任何用处,葫芦岛市人事局连看都不看,拒绝接收。
从退役至今,王晓霞没有干过一份正式工作,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全压在了她的丈夫周事伟的身上。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周事伟后来也只能靠打点零工出卖力气为生。已经麻木了的王晓霞甚至想到去街上卖菜却被家里人劝住了,“给自己留点脸面吧!”
(五)马家军再调查之李颖:队长投水自尽是最大悲剧
李颖,曾经担任过马家军队长。1998年4月27日,李颖的尸体在沈阳棋盘山水库被工作人员发现,此时离李颖的失踪已经一个星期。李颖之死是马家军悲剧里最浓重的一笔。
在经历了苦涩初恋、退役后的所托非人之后,李颖在1994年和队友厉建萍一起退役,两人都被分配到沈阳市的公安系统工作,李颖的工作单位是热闹路派出所,负责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工作。这个工作其实让很多人都称羡,但是李颖却并不满足,她的真正意愿是想当记者,当作家,尤其重要的是,当很多人趋之若鹜要求写马家军的时候,她认为自己才是最有资格写马家军的人,那厚厚的十几本日记本记录了马家军的七年历史,有谁比她更清楚马家军的历史吗?
但是在派出所的工作牵扯了她很多的时间,所以她希望先当一个体育记者。她到过辽宁日报社体育部毛遂自荐要求当体育记者,但是被客气地拒绝了:《辽宁日报》社招记者必须得大学本科以上,她现在念的不过是函授大专,还必须加油努力呢!
这次经历对李颖是一个重大打击,她顿时感觉自己先当记者然后出书的事业愿望一下子成了空中楼阁,说到底,李颖不是那种很放得开的人,其实这种挫折在旁人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值一提。但是李颖却觉得这种打击让她无所适从。后来,李颖把自己的日记本全给烧了。
事业梦想、爱情同时遭受打击,李颖开始绝望,她也找不到特别好的倾诉对象。多愁善感的李颖终于没有走出自己给自己挖下的陷阱,她选择在棋盘山水库投水自尽了。
马家军当年的才女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为马家军的悲剧划下了最惨重的一笔。
后记: 马家军再调查大结局 一切结束往事不能再提
如我们所料,马家军旧部这些年的遭遇引起了人们的惋惜,也引起了关心中国体育的人们对于马家军这个特殊现象的思考——实际上,马家军是中国体育的一个特殊符号,它是我们观察中国体育的另外一扇窗口,不同人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可以说是《马家军再调查》的大结局,但还不能说是马家军的大结局。 (记者/白国华)
马俊仁的回答 王晓霞的解释
最早接到的是辽宁方面的反应。《马家军再调查》出版当日,沈阳的一些媒体就我们所反映的一些问题采访了王军霞和马俊仁。王军霞的意思大概是自己知道当初的姐妹们生活的确非常不如意,但自己也是爱莫能助,毕竟不能指望某个人去解决整个体育界存在的问题,虽然她自己已经是功成名就;而马俊仁的回答也很简单,这些年双方已经很少来往,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自己昔日弟子们的生活近况。“往事不要再提。”已经60多岁不再年轻的马俊仁如此说道。
接着是,沈阳一个企业主看到本报报道以后决定给刘丽找一份工作;南京方面一个慈善企业家也决定给王晓霞夫妇找一份差事。照这位企业家的说法,王晓霞夫妇如果能到南京,他可以提供住房,两个人如果能吃苦能干,每个月大概能赚到4000块钱左右。不过这些事情必须要等王晓霞生完孩子以后才能再作打算。这里要作一个澄清,王晓霞家人在看到报道以后做了个解释,因为王晓霞的丈夫周事伟还是农村户口,所以间隔四年以后王晓霞生第二胎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
当然也有马家军的队员觉得不满意的,意思是我们做了这样的报道,也不能给她们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不过是逼着她们去回忆这些事情,又等于在她们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新闻媒体有时候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新闻的本来功能就是传播信息,我们只能告诉读者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不能代替有关部门去为她们找一份工作等等等等。只是在中国现阶段,很多事情的解决都依赖于这样一个路径:政府部门不愿管,不想管,通过新闻媒体的呼吁,舆论监督的压力促使有关方面去出面解决问题——不知道马家军旧部的问题,是否也要走这么一条司空见惯的道路?
所以马家军旧部也曾接受过媒体的访问,但是来这么几次以后发现生活照旧,于是也就失望起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媒体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