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 阳
历代名人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涡阳  

历 代 名 人

老 子(约前571—前471)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涡阳县)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亦称柱下史,是管理藏书的史官)。后周室衰微,辞官返里,修道德,向人们传播他的主张。后来老子西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老子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道德经》与孔子的《论语》并称于世。老子一生精研道德,讲学授道,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境内的“天静宫”,河南省鹿邑县内的“太清宫”相传就是老子当年轮流讲学授道的场所,后人为纪念这位先哲,建有老祖殿,常年祭奉。

张乐行(1810—1863)
    涡阳县城西北六公里张老家乡人。
    张乐行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1852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1857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1863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