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创主题晚会
新时期安徽杂技艺术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高难技巧的创作突破,而且在提高综合艺术水平上下功夫。创造完美的艺术形式,适应国内外群众的审美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杂技艺术与过去“耍、变、练”的单纯技巧表演的一个显著区别。虽然各专业杂技团建立后就注意提高杂技的综合艺术水平,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演出、比赛、学习、观摩,逐渐明确杂技作为表演艺术门类之一,它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在突出本体艺术特征的同时,必须加以运用舞台的综合艺术,并使之和谐与统一。对于音乐、灯光、服装、布景等元素不能采取简单的凑合,要溶合于一个统一的构思之中,杂技编导便应运而生,一批艺术专家应聘担任杂技编导工作,对提高杂技艺术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1985年,安徽省杂技团应邀赴欧洲三国的西德、瑞士、奥地利演出,
奥地利艺术家安德烈·赫乐担任导演,编排了《梦——天赋健美》的主题杂技晚会。他以《梦——天赋健美》为主题,贯穿整台杂技节目,从创意构思、音乐制作、服装设计、演员表演、灯光舞美等来加强杂技节目的艺术氛围,在演出中,加进了中国戏剧中生、旦、净、末、丑的各式服装行头,演员的服装按照当时西德国旗的黑红黄三色设计,仿古制作,连乐队也制作了民族特色的服装,明场演(伴)奏,在音乐设计上第一次用钢琴独奏世界名曲伴奏《滚杯》,用琵琶独奏中国名曲伴奏《顶碗》。在西德慕尼黑首场演出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谢幕28次,观众才恋恋不舍的离去。《慕尼黑时报》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西德国家电视台把此次商演作为国家1985年10件大事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杂技艺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安徽省杂技团作为最早编创主题杂技晚会的团体之一,针对广大杂技观众不满足于单个杂技节目表演的需求,持续不断地根据地域特点和民间民族特色推出一台又一台技巧难度高、构思新颖的主题杂技晚会,融民族戏剧、歌舞、音乐于一炉,将现代音乐、现代舞蹈、高难技巧糅合于一体,既有传统美又有现代美。
1993年,省杂技团编创了一台主题《魂》的主题杂技晚会,专程从英国前来观看演出的演出商甘地和史蒂文先生看后兴奋异常,赞不绝口。并邀请赴英国演出。
1997年,省杂技团编创一台《乐舞百戏》的主题杂技晚会,在安徽剧院首演时引起合肥观众的极大兴趣。中国杂技古称百戏。这台晚会沿着中国杂技发展的脉络,演绎既古老又年轻的杂技艺术。时任省委书记的回良玉同志率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等党政领导观看了演出,并召开座谈会,称赞杂技艺术能发展到这个水平,十分难得。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方兆祥同志还欣然为省杂技团写下了“辉煌历程”的题词。
1999年创作了主题杂技晚会《黄山魂》,旨在体现黄山松精神和杂技人勤奋刻苦,为杂技事业奋力拼搏的意境。这台节目连续二年在欧、美市场演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4年,为了省第七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经省文化厅批准,省杂技团又编创了一台主题杂技晚会《黄山》,创编人员从黄山美景和徽州文化中得到启发,将黄山的美景和徽州的风情融入杂技,编排出了一台美仑美奂的主题杂技晚会,在省第七届艺术节开幕式上展演,受到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全国有关兄弟杂技团和杂技家协会来肥观摩,称赞这台晚会人与自然结合,现代杂技与古老徽州结合,堪称天衣无缝,自然贴切。2004年以来,这台《黄山》主题杂技晚会的节目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观众们高兴地找到翻译说:“我们不但看到了优美的杂技表演,还领略了黄山和徽州的风情,使我们对安徽,对黄山又有新的认识和了解。”
2005年,韩国邀请省杂技团去济州岛大剧院演出,他们派来韩国导演,编排一台《秦始皇的梦》的主题杂技晚会。服装、音乐,甚至化妆都按照“秦始皇的梦”的主题要求设计制作,通过杂技表演演绎一个古老的中国和韩国的友好的历史故事。演出在韩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
与此同时,省杂技团还分别派出节目参加美国玲玲马戏团的《外婆的好莱坞》和美国龙腾公司《大自然母亲》主题杂技晚会的演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省杂技团杂技节目《爬杆》连续四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主题杂技晚会演出。2000年5月至2002年9月,省杂技团派出节目参加葡萄牙、美国、俄罗斯等国演员和节目参加的《时间》主题晚会的演出,在葡萄牙连续演出二年四个月,创下了中国杂技出国演出时间最长的记录。
有位资深评论家说:“杂技节目是珍珠,‘主题’是银线,银线把珍珠穿成串,就成了美丽的项链;杂技节目有了主题,加上导演的巧妙构思和声、光、电、化的配合,使杂技有了灵魂。”中国传统的杂技发展到现在的主题晚会,是一个重要的创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