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 溪
名胜古迹
 
 
 
  首页 >>特色馆藏 >>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绩溪  

名 胜 古 迹

胡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绩溪县胡家村。遗址建在一座平台上,三面依水,一面陆地有防兽沟,高处似有了望哨。1955年,在这里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石镖、花纹瓦片等大批实物,现均由安徽省博物馆收藏。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发现有孔石斧一把。这把石斧质地坚硬,蘑制精工,表面光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霞间窑址
    位于古徽州绩溪县高迁乡霞间村西南部。在方圆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黄金坦、陈家湾口、栗树山、对面窑、姑嫂塘等5处窑址,总面积8千平方米以上,属于古代大型窑群。
    窑址地表上迄今仍有大量的瓷片堆积,残窑包附近大量的烧窑废弃物中含有陶瓷片,厚达数米,窑均为砖砌,竖向修建在低矮的山坡上,属古代龙窑型系统。
    霞间窑烧造的年代属于五代至北宋时期。该窑产品种类比较简单,日常生活用具居多,应是一处为适应民间需要而生产的民间瓷窑作坊。产品大约行销于新安江流域,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皖南山区一处重要的生产青瓷的民窑。该窑址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有着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绩溪文庙
    坐落在绩溪县城内北大街西侧。
    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其规制成形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此后历代均有不同规模的重修。现存的文庙建筑——泮池泮桥,东西两点大成殿为清乾隆年间所建,是一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群。
    文庙以南北为中轴线,作东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是庙门、棂星门、泮宫坊、泮池浮桥、戟门、露台、东西两庑、大成殿。面阔38.55米,进深172.45米,占地面积6647.95平方米。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
    位于绩溪坑口村。据历史记载,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宗祠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形成自有的艺术风格,可谓木雕艺术的一颗“明珠”,“古祠一绝”。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
    位于绩溪县家朋乡磡头村中。
    许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宗祠中进享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抬梁硬山顶建造法式,许祠的梁柱构架特别粗矿硕大,梁架高矮比例有如石鸡身体与四肢的感觉相似,显得极为圆浑笨拙,配之梁架间诸如雀替、梁驮、斗拱、叉手等装饰雕琢构件交融为一体,使许祠中进享堂的古韵显得更为浓郁。
    听泉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毁于洪水,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楼骑街傍溪,长方形,占地17平方米。木结构,雀替、驼峰、斜撑均有雕饰。东靠许氏宗祠,三面凌空。楼下东西置美人靠。有梯登楼,顶歇山式,楼腰飞檐出跳,檐牙高啄,腾蛟起凤,角悬风铃,铃声随风向而易,可预测天气变化。楼上除东向外,三面装隔扇窗。临溪檐下悬“听泉”匾额,并书县令王峻《听泉楼记》。楼上楼下,凭栏眺望,泉声铃声。故名“玉泉鸣珮”,为古云川八景之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绩溪石家村——棋盘村
    石家村位于绩溪西部,距县城约34公里,距上庄5公里。村中的石氏宗族是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裔,在明代石氏家人也曾立下汗马功劳。该村建于明初,始祖石荣禄为安葬其父,求访风水之地。后经此地见风水颇佳,于是葬父庐墓于此,后来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村落,村子背倚旺山,面朝桃花溪,坐南向北。据说因为石氏起源于甘肃武威,如此布局是为了不忘北方的故乡。村子里据说遍植石榴树,取一个“石”字来纪念祖先。更有趣的是全村为棋盘式布局。相传是石家以战功起家的缘故,村落布局也模拟行军大营的格局。又有一说是象征石守信与宋太祖对弈的情形。村前有一小亭名叫魁星阁,与石桥共同形成了石家村优美的水口景观。水口与石山对峙,形成“狮象守门”。村中道路纵横规整,如同棋盘。许多条巷子还都建有券门,领域感极强。村后原有一大祠是棋盘村的“帅府”所在,祠前方塘半亩,象征印泥盒,塘中筑石坛,坛长2丈,高、阔各1丈,按石守信帅印比例砌成,上面还植有古柏翠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村进士坊
    位于绩溪县浩寨乡冯村内槐溪河岸。
    该石坊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为旌表进士冯瑢而立。
    石坊高8米,宽8.2米,进深2.5米,为四柱三门五楼式建筑,通体采用质地坚硬的麻石花岗岩制成。一楼明间月梁厚实粗壮,梁长3.13米,梁上饰双狮戏球浮雕,次间月梁双面为马鹿浮雕,并用浮雕云纹雀替承托。二楼平板梁衔接处以镂空如意漏窗拱托。明间额枋两面刻有“进士第”3个大字。整个楼层两面各有8个斗拱支托顶端流檐飞脊,脊头伸出鳌鱼翘尾。石坊总体造型简朴严谨,布局合理,左右对称,历经数百年仍完好无损,为古徽州石构建筑珍品之一,也是绩溪县目前现存最早的石坊建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备案序号:皖ICP备05001554号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