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胜 古 迹
太平天国英王府
坐落于安庆市市区任家坡街。
该王府原为清廷官员宅地,后为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的府邸,故又称英王府。王府坐北面南,系砖木结构,抬梁式建筑,占地1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3636平方米。甃建四组建筑,前构“正殿”,后筑“后殿”,两侧设“偏殿”,周环住宅、花园,组成一座格局堂皇,气势宏伟的府邸建筑群。王府东殿壁间,彩绘“飞凤舞狮”、“飞凤奔马”、“瓜瓞绵绵”,“暗八仙”四幅壁画,被视为绘画艺术珍品。太平天国失败后,英王府沦为李鸿章的宅第。一百多年来,几易房主,又经多次改建,但主体建筑轮廓未变。
该王府对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晚清建筑风格及壁画艺术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范二烈士专祠
坐落于安庆市沿江东路,与迎江寺相邻。
该专祠原为慈云阁,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建为英果敏公祠。民国元年,安徽省政府为祭典民主革命烈士熊成基,范传甲,改为“熊范二烈士专祠”。该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堂
位于安庆市锡麟街34号,面积1300平方米,由法国人荣司铎于1866年开始兴建,金式玉、韩伯禄两神甫于1872年建成。院内的圣心教堂座北朝南,面积500平方米,门头嵌有3块竖额石刻:东曰“仁基远奠”,中曰“万有真源”,西曰“圣城洪厅”。堂内设5个祭堂:中为圣心祭台,后左为方济阁祭台,后右为依拉爵祭台,前左为若瑟祭台,前右为圣母祭台。另有十四路耶酥受苦的苦路像,教堂中门顶端为钟楼。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仁医院旧址
位于安庆市双井街,现海军116医院内。
同仁医院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为配合传教,于1903年建造,1906年竣工。当时院长是美籍人戴世璜先生。1951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该医院。该医院建筑格局,技术和设备基本上是西式,现存楼房八幢,是安庆市保存较好风格别致的一处建筑群体。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
位于安庆市区西北隅杨家塘边叶氏会馆。原为各地考生来安庆参加科举考试下榻处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庆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趁南洋各镇新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会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之机,于此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当晚举行起义,公推炮营队官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是晚九时,驻在玉虹门和东门外的马营、炮营同时攻城,由于城内步营未及时接应,加之安徽巡抚朱家宝的残酷镇压,起义失败。现存砖瓦结构的四合平房8间,门额“叶氏试馆”四字仍隐约可见。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砚山房
坐落于安庆市市郊大龙山北麓,白麟畈邓家大屋西端。
铁砚山房是清代书法篆刻艺术大家邓石如的故居,亦是当代两弹元勋邓稼先(即邓石如第六世孙)的出生地。该房由邓石如之友当时两湖总督毕源所赠铁砚而得名。其房屋主体为四进穿斗式瓦房,二、三进铺设木板楼。第一进门厅,第二进正厅名“守艺堂”,第三进名“燕誉居”,第四进主要作仓库。主体建筑西侧为斋馆庭院,外围为花园。占地面积总近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两侧为斋馆、庭院、外环花园。此故居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
位于安庆市墨子巷。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旧址建筑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历时两年竣工,楼有三层,高20米,面积2200平方米。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大楼结构严谨,布局新颖,青砖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各室可互为相通,系西洋古典式风格。大楼原为民国安徽邮务管理局办公场所,现仍为安庆市邮政局办公及营业场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安徽地委旧址
位于安庆市龙门口街,市第一中学内。
该旧址系原孔庙建筑群中仅存的一座古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中共安徽地委成立于1926年5月,是当时全国直属中央的八个区委,六个地委之一,先后有郭士杰、李竹声、柯庆施主持地委工作。该址同时也为共青团安庆地方委员会的旧址。现辟为一中校史馆。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旧址
位于安庆市孝肃路,安庆市文化局内。
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采用中西合璧形式,整个建筑庄重典雅。1926年,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在此楼办公。1927年3月23日蒋介石窜到安庆,指使右派组织流氓打手,捣毁了省党部,这就是“三·二三”事变。事变后,安庆市各界群众举行游行示威,以示抗议,郭沫若发表《请看今日蒋介石》讨蒋檄文,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
此楼现任保存完好,一楼为安庆市老年大学,二楼三楼仍用于办公。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大学红楼
位于安庆市菱湖南路192号,现在的安庆师范学院校园内,是国立安徽大学在三、四十年代的主教学楼,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标志性建筑。
红楼是1934年7月由民国安徽省政府投资兴建,1935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楼高两层,系砖木结构,墙壁由红砖砌成,故名“红楼”。红楼保存完好,大门前两侧共有六根圆石柱,门檐呈半圆形。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墓
位于安庆市市郊十里乡林业村叶家冲。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1942年病逝于四川江津。1947年,其子陈松年将其灵柩从江津运回安庆,葬于叶家冲。上世纪80年代后,政府多次拨款扩修,并列入文保单位。目前,陈墓已初具规模。墓用白色块石砌成,高2米,宽70厘米的大理石墓碑上镌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7个行书大字,墓周围有围栏,前有平台,步廊,整座墓园掩映在扶苏滴翠的杉树林中。墓园附近另设有陈独秀墓园管理处和陈独秀生平陈列室。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