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回归10周年
 回归10周年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回归10周年 >> 回归10周年

文化教育

分类:回归10周年 日期:2007-10-15 10:12:53 点击数:7137

1、香港舶来品与传统文化并存
    历经一百多年的耕耘,英国人在香港留下了自己的血缘,也使香港成为华人社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香港人中,有约五分之一的人有英裔血统。
    除了血缘上的“遗产”,英国人还留下了大量的政治遗产和精神遗产。
    港英政府廉洁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法治理念及法律框架,以及相对公平公正的营商平台,都是其不可多得的正面价值。尤其是多年来形成的行会制度,如会计师公会、大律师公会等等,使得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咨询、协商制度,对各行各业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这些制度,依然是成熟而稳定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香港人的契约精神。这种精神不是我们华人所固有的,是舶来品,是在一个特殊的氛围之下逐渐养成的,我相信这种契约精神与其它的正面价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杨锦麟认为,“当然,英国人还留下了很多负面遗产,比如英文教育和粤语教育,这种教育,使得香港人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他们心理上产生与中国的合理链接。”
    语言是文化之乡。但是杨锦麟并不认为香港因为母语的缺位,而成为一片文化沙漠。“‘文化沙漠’这种说法,只是上世纪30年代一些无聊文人的一种炒作。今天的香港跟国际上任何一个大都会的文化是同步的,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都大量留存。这个地方,既消化得了最高档的古典演出,也可以制造大量的文化垃圾。在新界,至今还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中国人的宗族、传统村落的原始生态。香港人对祖先的崇拜,对慎终追远的讲究,对读书人的看重,它的家族观念等等,比大陆还保存完好。港英政府是承认清朝的法律的,所以在原来‘包二奶’是合法的,一直到1970年代,港英政府签署联合国的妇女权益公约,才废止一夫多妻制度,但是香港今天的遗产继承制度,依然是以男丁为主。”
    如此看来,混杂的语言并没有磨灭香港人对中国的记忆,而语言的回归在近年来亦已大为改观。王绍光说,1996年他初到香港为学生授课,在普通话和英语的选择中,多数学生选择英语;但到现在,更多的学生则选择了普通话。

2、内地人眼中的香港文化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其实不然。如果你能在香港住上一段时间,并细心观察这座城市,耐心品味她的文化,捕捉她的气质与精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兼容的宝岛,自有她与众不同而又值得骄傲的地方。
    首先是中西合璧
    商场里,世界各地的名优产品汇集,是游玩购物的天堂;街头上,用中英文(甚至是广东话)书写的广告、招牌随处可见,这是社会的流行文化;地铁里,步履匆匆的上班、上学的人们正争分夺秒地翻阅新鲜出炉的报纸,这是与时俱进的一族;报刊里,多见用粤方言表情达意的文章,且极受普罗大众欢迎,这是香港本土文化的魅力;人群中,交流表达的语言,常常是中英文的结合体—即使是没有学过英文的普通妇孺,只要他在香港居留数年,自然会使用许多英文译音的单词;而英文名字更是人们乐用的昵称,尤其在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白领阶层,用英文交流表达更是司空见惯。
    文化资源丰富而开放
    香港的文化资源丰富而开放。近40间颇具规模的图书馆(包括各大学的图书馆)、几千万册的各国图书、几十万部多媒体视听资料机,随时恭候港人的光临。沙田大会堂、香港文化中心、会议展览中心、红磡体育馆等文化场地,每年有3,000多场演出,愉悦港人的耳目。像香港视听艺术中心、茶具文物馆、各类专题博物馆、大小体育馆、艺术馆、民俗馆、太空馆、科学馆等,经常为市民开放,每逢星期三或寒暑假,学生还可以享受免费参观,随团实地考察。
    有了这些文化场所,学校教育教学就有了很好的实践基地,学生节假日也就有了好去处。可以这样说,香港文化大众化,香港处处有文化。
    被商业渗透 文化成形式
    据说,现在的香港报纸发行量极高,600多万人的香港,有日报60多家,期刊近600种。其中有3份日报免费派发。一份报纸三、四十页,百多个版。人们举起报纸,目光匆匆划过政治、经济、文化,最终与股经相遇,还有马经、波经、凶杀、车祸、明星追踪、私人秘闻……这都是很多香港人大快朵颐的所在。
    在香港,如果你有兴趣追踪一个文化事件,最终会发现,它与商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打开文化的外衣,商业常常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有人把这种文化命名为工业文化,当文化被商业渗透的时候,文化就只是形式,似有似无,商业才是目的。此时,让人觉得香港文化就像香港的绿地一样少。但同时,香港的商业又处处蒙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商业有着一种文化的浸润,让人看着舒服,觉得文明。
    “让你谈笑间享受了文化”
    这是一种大众化的、生活里的文化,被裹挟在资本的运作里,消化在强大的商业社会中,作为商业的副产品,回馈给民众。它没有传统文化的枯燥呆板,也没有精英文化的生僻艰涩,它容易消受,招之来,挥之去,富有喜剧性,让你谈笑之间,就享受了文化,消费了文化。  

3、香港教育
    教育概况
    香港教育是公共开支中的最大项目,预算开支约占经常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政府设有学生资助计划,使学生不会因财政问题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九年免费教育
    香港提供九年免费普及基础教育。凡年龄介乎6至15岁的学生,均可免费入学。所有在受公帑资助学校修毕中三,并有能力及有志升学的学生,均获分配资助中四学位或职业训练课程名额。在有关的年龄组别中,有48%能够接受专上教育。
    信息科技教育
香港教育    为确保年青一代具备所需的视野及能力,以应付现今信息时代的挑战,政府在1998年发表了一份有关信息科技教育的五年策略文件。有关策略主要涵盖四部分,包括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信息科技和连接互联网、为所有教师提供培训及支持、在学校课程中应用信息科技辅助教学,以及建立有助推动信息科技教育的社会文化。五年来,该策略在本港教育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变化。2004年3月,政府公布制定了有关信息科技教育的新策略,并征询公众的意见,咨询期长达两个月。经考虑收集得来的意见后,政府计划在2004/05学年起推行新策略。高等教育方面:香港有11间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七间大学和一所师资培训学院;另外三所则是香港树仁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和香港演艺学院。
    教育制度
    香港实行小学六年、中学五年、预科一或两年、大学三年的英式教育制度。中学五年参加毕业考试,称为中学普通会考(简称会考),预科毕业参加高级程度会考(简称高考)。香港的大学基本采用英式教学体系,全英文教学,使得香港高等教育达到国际水平。
    香港中学毕业文凭的国际认受性
    香港中学会考评分为ABCDE五级。中五会考,考生若考获C级,则会被视为等同英国普通教育文凭海外考试的普通程度(GCE O Level)及格。同样,中七会考,若考生考获E级,无论是AL或AS程度,均被视为等同英国普通教育文凭海外考试的高级程度(GCE A Level)及格。可以进入与英国教育体系互认的所有国家的大学。
    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
    香港高等院校有较高的世界地位。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中国大学排名榜,香港的5间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列前10位,在亚太区大学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23位、科技大学排名25位、香港大学排名37位、理工大学排名第38位、城市大学排名66位。同时,这五所大学也都名列世界500间大学中,排名在第203位至301位之间。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93164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