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新四军
 新四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皖南事变 >> 新四军

主要领导

分类:新四军 日期:2007-09-29 11:03:26 点击数:95667

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参谋长。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广州、香港做党的秘密工作。一九二九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中央纵队先遣队司令员,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
周子昆(1901-1941),祖籍湖南,出生于广西桂林。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后入桂军刘震寰部当兵。1925年6月投身革命,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班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被编入叶挺独立团,任排长。1926年随军北伐,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等战役,晋升为连长、营长、军官教导大队大队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失败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赣粤湘边界。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4月到井冈山。后历任红四军教导队副队长、红六军第2支队支队长、红三军参谋长、军长、红五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福建军区总指挥、独立22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在中央苏区期间,他工作频繁变动,几上几下,但他一切听从党安排,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组织性和忠诚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德。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后任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科长、红军总司令部第1局局长。1937年初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兼任队长。同年12月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协助叶挺、项英组建新四军,并参与组织部队向苏南、皖中、皖东敌后挺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8月兼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总队长。他治军严格,重视司令部建设与部队的教育和训练,亲自编写教材和授课,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3月13日在泾县茂林蜜蜂洞被叛徒杀害。1955年6月,遗骸移葬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副参谋长周子昆
袁国平(1904-1941),湖南邵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工农红军第四师党代表、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教导师师长兼政委、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袁国平同志在战斗中牺牲。
邓子恢(1896-1972),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兼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南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兼国家计委副主席、中央财委副主任、政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第七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他是中国共产党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1支队干部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回国。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
傅秋涛(1907-1981),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二五年参加工人纠察队。一九二七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平江县雇农工会委员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兼工会委员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团长,一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委员、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央复员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中队列部部长、动员部部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总参谋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胡发坚(1909-1939),江西吉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红1军团第1师参谋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1师第13团政治委员、第1师参谋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开始后,任新四军第1支队参谋长,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副司令员。1939年3月15日在江苏武进礼嘉桥被害。
刘炎(1904-1946),出生于桃源县马鬃岭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小时放牛,读私塾。从14岁起随父种田、织布。1926年投身农民运动,次年被选为乡农民协会委员长。“敬日事变”后,刘炎潜赴武昌,到中共领导的国民政府警卫团当兵。“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随团转移江西,抵达修水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10月,刘炎随部到达井冈山茨坪。1928-1933年,刘炎被次第提升为团、师、军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刘炎奉派到新四军第一支队任政治部主任,协助司令部陈毅带领8省抗日游击力量挺进江南。在溧阳、金坛、丹阳、句容一带,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重组新四军军部,刘炎被任命为第一师师政委兼苏中军区政委和中共苏中军区委员会书记。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新四军主力奉命从苏北撤往山东。11月20日,刘炎多年带病工作,医治无效,溘然而逝。中共中央华东局沉痛悼念:“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之精神,永垂不朽!”
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2支队干部
张鼎丞(1898-1981),原名张福仁。福建省永定县人。1918年起先后任小学教员、校长,积极参加青年运动、农民运动,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同志一起领导上杭、永定、龙岩等县农民武装暴动,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政权。他是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和杰出的领导者。1929年5月率部配合红四军入闽作战,并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党代表。后任闽西军政领导职务。1931年任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土地部长。中央红军长征后,他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日本入侵我国后,他与当地国民党局谈判,组建了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在苏南战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9年他奉召回延安任中央党校二部主任,并参加了党的一些重要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任华中军区司令员。1949年7月,他率领十兵团进军福建,解放了八闽大地,并任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此后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代部长等领导职务。张鼎丞曾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他坚决贯彻改革、开放的政策。1981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粟裕(1907-1984),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军事家、战略家。幼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罗忠毅(1907-1941),新四军抗日名将。1907年生,湖北襄阳人。1927年入冯玉祥部当兵。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后到瑞金入红军学校学习。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闽西南地区坚持极其艰苦的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后,指挥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1941年11月28日,日伪军3000余人袭击溧阳塘马村,为了掩护正在塘马村开会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干部安全转移,他与第16旅政治委员廖海涛率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壮烈牺牲,时年34岁。
王集成(1907-1983),福建省上杭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了闽西农民暴动,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第二纵队宣传队队长,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连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直属队总支部书记,红四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率部参加了遵义战斗。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一九三七年一月进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闽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政治委员、第七师政治部主任兼沿江支队政治委员。参加了开辟淮南、皖中抗日根据地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苏浙军区第六纵队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副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苏中、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空军政治委员,解放军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3支队干部
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参谋长。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广州、香港做党的秘密工作。一九二九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中央纵队先遣队司令员,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
谭震林(1902-1983),原名谭喜起,曾化名林俊。湖南攸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湘赣边特委书记、红十二军政治委员。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军事部长,坚持游击战争。“七七”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并兼任苏南区党委书记。1943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南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与粟裕共同指挥华中野战军取得“七战七捷”的胜利。后历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等职。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任济南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同年11月参与了淮海战役的领导和指挥。建国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副主任等职。曾当选为中共第七、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胡荣(1906-1941),湖南平江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随红5军参加井冈山斗争。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奉命返回湖南平江,参与领导抗日游击队,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2月率部至安徽歙县岩寺,任新四军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参加马家园战斗、繁吕5次保卫战、1940年秋皖南反“扫荡”。皖南事变前夕任第3纵队政治委员。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中牺牲。
张云逸兼任支队司令员(后为谭震林)
副司令员谭震林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4支队干部
高敬亭(1907-1939),原名高志员,1907年8月生于新县新集镇董店村。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9月至1932年底,历任光山县弦东区第一乡苏维埃武装委员、乡苏维埃主席、区苏维埃武装委员,鄂豫皖特区苏维埃粮食委员、特区主席,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兼光山县委书记,豫东南道委书记。1932年11月,省委重建红二十五军,任红七十五军政治委员。1934年4月,在皖西重建红八十二师,任师长。同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高敬亭受命于危难之际,兼任皖西北道委书记,率部分红军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1月在太湖县重建红二十八军,任军政委(未设军长)。他领导红军和苏区人民,同数十倍敌人在鄂豫皖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成为根据地人民心目中的一面坚持战斗的旗帜。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敬亭审时度势,亲自出面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举行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谈判,取得成功。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开辟皖中抗日根据地,并取得对日作战,新四军首战蒋家河口的光辉胜利。1939年6月,高敬亭被错杀于安徽省肥东县青龙场。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陂县区农民自卫军队长,中共黄陂县委军事部部长兼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独立营营长兼党代表,黄陂县补充第六师师长,鄂东警卫二团团长,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师、第二十七师师长,红二十七军第七十九师师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代书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戴季英(1906-1997),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学生,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黄(安)麻(城)起义。1928年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兼共青团县委书记兼黄安地方武装总指挥。1929年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中共鄂豫边特委候补委员,参加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2年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委员。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任重建的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政治委员。1933年4月任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期各次反“团剿”作战。1935年11月参加长征,任红二十五军参谋长。1935年9月到陕北后,任西北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中共陕甘晋省委常务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河南人民抗日军政治委员、八路军河南军区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政治委员、鄂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中原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开封市委书记。
林维先(1912-1985),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特务营班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特务连政治指导员,第二二二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皖西红八十二师师长,红二十八军参谋,第二二四团营长、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新四军教导总队第九队队长,第一大队队长兼军部特务营营长,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兼挺进团团长,第七师副参谋长兼皖江军区副参谋长,沿江支队支队长兼中共沿江地委书记,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司令员,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浙江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委员。
司令员高敬亭
司令员徐海东(高敬亭被错杀后任命)
政治委员戴季英
参谋长林维先
     
第5支队干部
罗炳辉(1897-1946),罗炳辉是一位从奴隶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1897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彝族贫苦家庭,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1915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但因对军中腐败现象不满和对旧制度的刻骨仇恨,使他很快接受了进步思想,于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纵队长、军长等职,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所部参加了龙冈、广昌、莲塘、南雄水口、建黎泰、黄陂、草台岗等战役战斗,连战连胜。在完成艰险任务中,智勇兼备,屡立战功,曾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9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过闽江。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
周骏鸣(1902-2003),河南确山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河南省军委书记,中共鄂豫边区省委委员。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豫南抗日独立团团长,新四军第4支队8团团长,第5支队副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2师参谋长。参与指挥半塔保卫战、古城集战斗、程道口战役。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淮南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新2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兼第3野战军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林业部副部长,黑龙江省畜牧厅、农业厅副厅长,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赵启民(1910-),陕西省蓝田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西泾阳游击队第三中队队长,红二十六军第二团排长,三团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七十八师参谋主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科长,延安县军事部部长,红宜延军分区代司令员,独立第二团团长,独立师第三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参谋长,第五支队参谋长兼十团政治委员,新四军二师五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代政治委员,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劲夫(1914-),原名张世德,1914年6月6日出生,安徽省合肥县人,1934年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兴教育工作者联盟”(亦称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1935年12月又经王洞若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他又主动要求到华中党校学习,结业后该校改为华中建设大学,张劲夫留校任副校长。1956年春节,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五十年代中期,时年42岁的张劲夫,由陈毅举荐、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讨论通过,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同时,也被指定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秘书长。
司令员罗炳辉
副司令员周骏鸣
参谋长赵启民
政治部主任张劲夫
     
第6支队干部
彭雪枫(1907-1942),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转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大队政治委员、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师长,江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纵队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处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等职,参与创建豫皖苏边区,并创建拂晓剧团、《拂晓报》,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44年8月他率部西征,9月12日牺牲。中共中央赞誉他“功垂祖国”、“泽被长淮”。
吴芝圃(1906-1967),原名吴殿祥。河南招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领导了豫东农民武装起义。任中共杞县县委书记,开封市委委员兼组织部长,考城县委书记,偃城工委书记。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中共豫西特委书记,河南省委组织部长,中共豫东特委书记,豫东游击第3支队司令员,中共豫皖苏区委书记,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淮北路西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豫皖苏军区政治委员、区党委书记,华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中共开封市委书记,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主任兼开封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主席,河南省省长,中共河南省委第2书记、第1书记,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7年在广州逝世。
张震(1914-),湖南岳阳平江人。他12岁就投身革命活动,红军时期担任过团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四军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等职,曾参与和指挥了豫中、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张震先后担任过华东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代军长兼政委、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2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萧望东(1910-1989),曾用名萧克。江西吉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红军。曾任红3军第9师宣传队队长、连政治指导员,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军士队政治委员,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1军团教导师第2团、军团无线电队、军团野战医院、卫生部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1纵队卫生部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河东抗日游击支队政治委员,陕北宜川独立营政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战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政治部主任,先遣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第6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4师、第2师政治部主任,淮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淮南区委书记,解放军华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7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副政治委员,第10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共苏北区委书记兼苏北军区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9年5月11日病逝。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

副司令员吴支圃
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主任萧望东(曾为4支队政治部主任)
豫鄂挺进纵队
李先念(1909-1992),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家乡农民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共黄安县区委书记,黄安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1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为创建中国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5年参加长征,率领第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攻克四川省西部的懋功,同第一方面军会师。1936年第四方面军的一部分在甘肃渡黄河西进,组成西路军。1937年率西路军余部转战到新疆。同年底到达延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书记,创建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领导了中原解放区的自卫战争。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1946年奉命率部到鄂、豫等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948年任大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原局委员,协助刘伯承、邓小平进行军事和政治工作。建国后,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1954年),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市长(1953-195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辞),兼任财政部部长。1956年后连续当选为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8年5月增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62年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69年4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文革”中,协助周恩来总理主持经济工作。1976年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977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8年4月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1989年当选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1992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朱理治(1907-1978),又名朱铭勋。江苏南通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平西郊区委书记,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书记,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中共陕甘省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政治委员,豫鄂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参与领导了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初期的开创。1940年3月去延安,任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计划委员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挑南地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满分局秘书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东北银行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任,全国核资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交通部副部长,中央财经小组成员兼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78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
刘少卿,湖北黄冈人。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军团连长、第一军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中共陇东特委军事部部长,延安抗大训练部主任教员,中央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五师参谋长。参与创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1946年后,任滨海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参谋长、华东军区南下干部纵队司令员。参与指挥兖州战役。参加了莱芜、淮海等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副秘书长兼华东人民防空委员会秘书长,训练总监部陆军军事训练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副部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任质斌,山东即墨市人,1931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先后担任中央苏区反帝总同盟代主任,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秘书长兼红色中华报社社长,红军教导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民运科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庆阳县委书记,镇原中心县委书记,河南省委副书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代政委,豫鄂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政委,中原军区副政委,华东局宣传部代理部长,山东分局城工部部长,淄博特区党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质斌历任中共山东分局秘书长、青岛市委书记、山东分局副书记兼统战部长,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山东省委党校校长、中共华东局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等职。1976年后,任安徽省人民法院院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委秘书长。任质斌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二大代表,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司令员李先念
政治委员朱理治
参谋长刘少卿
政治部主任任质斌
       
教导总队
周子昆(1901-1941),祖籍湖南,出生于广西桂林。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后入桂军刘震寰部当兵。1925年6月投身革命,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班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被编入叶挺独立团,任排长。1926年随军北伐,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等战役,晋升为连长、营长、军官教导大队大队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失败后,随朱德、陈毅等转战闽赣粤湘边界。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4月到井冈山。后历任红四军教导队副队长、红六军第2支队支队长、红三军参谋长、军长、红五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福建军区总指挥、独立22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在中央苏区期间,他工作频繁变动,几上几下,但他一切听从党安排,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组织性和忠诚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德。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后任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科长、红军总司令部第1局局长。1937年初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兼任队长。同年12月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协助叶挺、项英组建新四军,并参与组织部队向苏南、皖中、皖东敌后挺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8月兼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总队长。他治军严格,重视司令部建设与部队的教育和训练,亲自编写教材和授课,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3月13日在泾县茂林蜜蜂洞被叛徒杀害。1955年6月,遗骸移葬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
袁国平(1904-1941),湖南邵东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工农红军第四师党代表、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教导师师长兼政委、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袁国平同志在战斗中牺牲。
冯达飞(1901-1942),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字洵,又名冯文孝、冯国琛。广东连县东陂镇人。1919年9月考入广东陆军测绘学校,1921年转入肇庆西江讲武堂学习,1922年毕业后到粤军任中尉军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教导团工作。1925年2月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3月调入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飞行学校学习,7月起被派往苏联和德国学习。1927年11月回国,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后回家乡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29年秋到南宁,先后任广西警备第4大队机枪连连长和教导总队教员。参加百色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2纵队2营营长、纵队长。1930年10月任红7军20师58团团长,随部转战,于1931年春到达湘赣苏区。后任河西教导队队长,红军大学第4分校校长,湘赣红8军代军长,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地方干部科科长。参加了湘赣、中央苏区反“围剿” 和长征。1935年6月后任红军大学炮兵科科长、抗日红军大学炮兵科主任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2大队和第4大队大队长。1938年秋调新四军任教导总队教育长、副总队长。1940年12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中负伤,2月8日被捕,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1942年6月8日在上饶茅家岭英勇就义。
副参谋长周子昆兼任总队长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兼任政治委员
教育长冯达飞
     
江北指挥部
赖传珠(1910-1965),别名赖鹏英。江西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支队政治委员,团长兼政治委员。师参谋长,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军团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委军事部副部长、代部长。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参谋处处长,参与新四军的组建和挺进敌后的组织工作。1939年5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张云逸领导新四军第4支队、第5支队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兼任新四军江北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10月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兼抗大第5分校副校长,参与领导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参谋长,协助陈毅、刘少奇组织指挥新四军各部队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纵队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兵团政治委员,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第1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65年12月4日在沈阳逝世。
邓子恢(1896-1972),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兼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南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兼国家计委副主席、中央财委副主任、政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第七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他是中国共产党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指挥张云逸(兼)
副指挥徐海东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兼)
     
江南指挥部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回国。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
叶飞(1914-1999),原名叶启亨,福建省南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兼旅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指挥陈毅

副指挥叶飞
苏北指挥部
粟裕(1907-1984),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军事家、战略家。幼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炎(1904-1946),出生于桃源县马鬃岭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小时放牛,读私塾。从14岁起随父种田、织布。1926年投身农民运动,次年被选为乡农民协会委员长。“敬日事变”后,刘炎潜赴武昌,到中共领导的国民政府警卫团当兵。“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随团转移江西,抵达修水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10月,刘炎随部到达井冈山茨坪。1928-1933年,刘炎被次第提升为团、师、军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刘炎奉派到新四军第一支队任政治部主任,协助司令部陈毅带领8省抗日游击力量挺进江南。在溧阳、金坛、丹阳、句容一带,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重组新四军军部,刘炎被任命为第一师师政委兼苏中军区政委和中共苏中军区委员会书记。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新四军主力奉命从苏北撤往山东。11月20日,刘炎多年带病工作,医治无效,溘然而逝。中共中央华东局沉痛悼念:“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之精神,永垂不朽!”
指挥陈毅
副指挥粟裕
政治部主任刘炎
       
江北游击纵队
孙仲德(1902-1961),原名孙家骥,化名余凯章,肥西三河人。19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肥南区委书记、皖西北游击大队大队长、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师长。1937年入延安抗大第三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孙仲德从抗大赴皖南新四军工作。1939年8月,孙仲德调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1941年5月1日,奉命组建新四军第七师,他任第十九旅旅长。1943年春,皖江地区成立了皖中区党委,下辖和含、皖南、沿江三个地区,孙仲德任第七师参谋长兼和含支队支队长、政委、中共和含地委书记,负责和含地区的领导工作。1943年三四月间,日军6000多人分别从东、西、南三面对巢无中心区两次“扫荡”,企图围歼第七师主力。孙仲德等指挥部队,在大王庄、银屏山、石涧埠等地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予敌重大杀伤后突围,粉碎了日军的两次“扫荡”。1948年9月后,孙仲德先后任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司令员、合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8年任安徽省副省长。1961年11月4日在合肥逝世。
司令员孙仲德
     
挺进纵队
管文蔚(1903-1993),生于江苏丹阳倪山村。1924年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参与组织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曾任学生会副会长。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丹阳、镇江、金坛、常州等县县委书记,苏(州)常(州)特委巡视员,中共无锡中心县委书记。先后领导丹阳上党暴动、金坛白塔和西桥暴动。1930年4月于无锡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7年出狱后,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任江南抗日自卫总团团长,在丹(阳)北领导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起任丹阳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兼东台城防指挥部司令员、苏中行政公署主任、苏中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和军区司令员。曾参与指挥郭村、盐城、高邮等战役战斗,参加创建和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华中指挥部指挥、苏南军区司令员,参加了苏中、淮海、渡江等战役。后任苏南行署主任,中共苏南区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93年9月5日在南京病逝。著有《管文蔚回忆录》(1985)等。
司令员管文蔚
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叶飞
     
苏皖支队
陶勇(1912-1967),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丘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游击队排长、副连长、连长,中共鄂豫皖边区分局保卫队队长,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连长,第十师二十八团营长、副团长、团长,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参谋长,苏皖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共华东党校大队长,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卢胜(1911-),广东省乐会(今属琼海)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南红三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独立营营长,第四支队支队长、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团长、团政治委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政治委员,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一师一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十师师长、师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军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司令员陶勇

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卢胜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88699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