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文化学说
 文化学说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安徽文化 >> 文化学说

嵇康思想

分类:文化学说 日期:2007-09-28 15:33:13 点击数:31949

    嵇康(公元224-263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人,魏末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官至中散大夫,所以人称嵇中散。是当时“竹林七贤”之一。由于他对司马氏篡权不满,为司马昭所杀。他虽崇尚老庄,但有求实精神。著有《嵇中散集》。鲁迅认为他的文章“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所撰《养生论》是我国古代现存文献最早的养生学专著。他之前虽有不少关于养生的论述,但是散见于其它篇章,正式专以“养生”为题的论文,最早的则要算嵇康的《养生论》了。
    嵇康研究了养生长寿学的理论,探索长寿的奥秘。东汉王充认为“精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嵇康则提出了“元气”的问题。认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元气,万物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他说:“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这个元气说,后来被医家吸收,明确提出元气是生命之本。认为元气藏于肾,肾的元气强,身体就强,寿命就长;肾的元气弱,身体就弱,寿命就短。所以有医家提出元气存则人存,元气亡则人亡的说法。
    元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就叫“神”。所以嵇康在《养生论》中反复阐明神与形的辩证关系。指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有形无神就是失去了生命活动的一具僵尸。离开形体的神,是不存在的,只有神附于形,形才具生命力;也只有形体存在,神才能表现出来。所以神和形是相依为命、辩证统一的。但是神表现太过就会消耗元气而影响形体;形体虚衰,神的基础就薄弱,神也因之而衰。正因为神与形是一种辩证关系,所以在养生时既要炼形,又要炼神,使形与神有机统一,寿命才能得以延长。
    嵇康尤其强调炼神,主张从一做起。切不可以认为“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分以成汤大旱之年的禾苗为喻,那浇过一次水的旱苗,总比一次也未曾浇水的后枯萎。所以应当“守之以一”,从一做起,切勿忽视这一次之功。还具体提出了“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呼吸吐纳”等养神炼形的具体方法。此外,他也鼓励骑马射箭以炼形体。他赠给他从军哥哥的诗,就是歌颂戎马骑射生活的。诗云:“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看,把一个骑骏马,穿戎装,挽弓搭箭,在原野疾驰飞奔的英姿,写得何等栩栩如生。他认为象这样服灵芝,咽唾液,沐阳光,赏音乐,练气功、学骑射,就可以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而生命不息。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343505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