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大事记
 大事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辛亥革命100周年 >> 大事记

武昌起义前大事记

分类:大事记 日期:2011-10-27 11:46:50 点击数:32412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
  11月(十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通过《兴中会章程》,宣言为“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中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入会誓词规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
  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孙中山、杨衢云等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机关,修订《兴中会章程》。旋在广州发展组织,建立革命秘密机关数十处。
    10月10日(八月二十二日),兴中会在香港举行会议,选举杨衢云为兴中会总办(会长)兼起义后临时政府总统。
    10月26日至28日(九月初九至十一日),广州起义事泄,党人陆皓东、会党首领朱贵全、丘四等被捕,孙中山等经香港逃亡日本,起义未及发动而失败。此为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起义。
    11月7日(九月二十一日),陆皓东、朱贵全、丘四等英勇就义。
    12月7日(十月二十一日)上,广东当局悬赏一千元通辑孙中山。旋总理衙门亦电请驻外各使馆“相机缉拿”。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
    6、7月间(五至六月),孙中山先后到达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等地,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建立旧金山兴中会分会。
  10月11日(九月初五日),孙中山在英国伦敦被清政府驻英使馆人员诱捕,拟偷运回国处以极刑。经国际友人康德黎等营救脱险,23日获释,史称孙中山 “伦敦蒙难”。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夏、秋,孙中山、杨衢云等在日本横滨再度与梁启超会谈两派合作事宜,经多次磋商,因康有为强烈反对而未果。
    11月(十月),兴中会杨衢云、陈少白、郑士良、宫崎寅藏、平山周等在香港与湘、鄂、粤、闽等地哥老会、三合会首领举行会议,联合组织“兴汉会”,以领导发动长江流域和广东等地的反清斗争,举孙中山为总会长。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6月,唐才常等在上海改正气会为“自立会”,筹组自立军以起兵勤王,开富有山堂以联络会党。
    7月16日(六月二十日),孙中山赴香港,因港英当局禁止上岸而于舟中召集紧急会议,部署惠州起义,决定由郑士良指挥,福平诚主持筹备工作,陈少白、杨衢云负责饷械接济,毕永年联络长江会堂响应,孙中山去台湾设法潜入内地,坐镇指挥。
    8月初(七月),唐才常等在汉口设立自立军总机关,分设七军;秦力山统前军驻大通,田邦濬统后军驻安庆,陈犹龙统左军驻常德,沈荩统右军驻新堤,桂圭统中军驻汉口,另置总会亲军及先锋军。唐才常任诸军督办。预定阴历七月十五日同时举事。
    8月9日(七月十五日),秦力山统自立军前军在安徽大通如期举事,因汉口、新堤等路未及发动,秦孤军无援,败走日本。
    8月21日(七月二十七日)张之洞破获汉口总自立会总机关,逮捕唐才常、林圭等二十余人。次日,唐等全部遇难。
10月6日(闫八月十三日)郑士良率会堂六百余众在广东惠州之三洲田起义,转战半月,攻克沙湾、崩岗墟、三多祝等地,声势大振,拥众二万。此为孙中山二次起义。
    10月22日(闫八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因日本“政情忽变,外援难期”,指示郑士良“自决进止”,是日,郑遂自动解散起义队伍并率精锐退往香港,惠州起义中輟。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1月10日(庚子十一月二十日),前兴中会领导人杨衢云在香港被清政府特务刺杀,次日去世。
    6月25日(五月初十日),原自立会成员沈翔云、秦力山、戢元丞在东京创办《国民报》月刊,转而鼓吹革命,反对立宪改良。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4月26日(三月十九日),章炳麟、秦力山等在东京举行“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遭日本政府破坏而停止,旋改赴横滨举行。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4月28日(四月初二日),留日学生在东京举行拒法大会,声讨广西巡抚王之春出卖路矿主权、借法军镇压广西会堂起义的罪行,通电要求“拒法惩王”。
    4月29日(四月初三日),留日学生五百余人在东京举行拒俄大会,声讨沙俄侵占东北。会后组织拒俄义勇队(又名学生军),蓝天蔚、黄兴、陈天华等二百余人自动参加,准备开赴东北抗俄。
    5月(四月),邹容所著革命宣传读物《革命军》在上海出版,不迳而走,辗转翻印逾百万册。
    5月27日(五月初一日),上海《苏报》在爱国学社的支持下,聘章士钊、章炳麟主笔,言论日益激烈,从是日起,陆续刊发《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革命军自序》、《读《革命军》》、《驳革命驳议》、《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畅言革命。
    6月29日(闫五月初五日),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苏报》,制造 “苏报案”。次日捕章炳麟入狱。7月1日邹容自动投案。
    8月(七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秘密创办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在誓词中第一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
    11月4日(九月十六日),黄兴、刘揆一、章十钊、宋教仁、周震麟等在长沙发起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
    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
    2月15日(癸卯十二月三十日),华兴会在长沙正式召开成立大会,公举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
    7月3日(五月二十日),吕大森、刘静庵、张难先、曹亚伯、宋教仁等在武昌成立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以“革命排满”为主旨。推吕大森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
    10月(九月),武昌科学补习所因长沙事败遭株连,是日机关被搜查,组织被破坏。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1月(甲辰十二月),科学补习所成员王汉在河南彰德谋刺清户部侍郎铁良,未果。清吏严行搜捕,王被迫在旅馆投井死难。
    2月(正月),陈独秀、常恒芳、柏文蔚等在安徽芜湖成立革命团体“岳王会”,举陈独秀为总会长。秋冬间在南京、安庆设立分会。
    7月下旬,孙中山首次与黄兴会晤于东京中国餐馆凤乐园,共商筹组“革命大同盟”事。孙建议兴中会与华兴会联合,黄极表赞同。
    7月28日(六月二十六日),孙中山与宋教仁、陈天华等会晤于《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社,提出结束各革命团体之间“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的局面,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7月29日(六月二十七日),黄兴召集在东京的华兴会员集议,讨论与兴中会联合问题。因意见不一,最后决议加盟与否,听任各人自愿。
    7月30日(六月二十八日),孙中山在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内田良平住所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出席会议的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在日本的成员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田桐、吴春阳等,以及留日学生共计七十多人。
    日本志士宫崎寅藏等与会。会议确定以“中国同盟会”为会名,通过孙中山提议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举行宣誓加盟仪式,推举黄兴、陈天华、宋教仁、马君武、汪兆铭等八人起草同盟会章程。
    8月13日(七月十三日), 由黄兴、宋教仁等发起,在东京麦町区富士见楼隆重举行欢迎孙中山大会,到会一千三百多人。孙中山发表长篇演说,号召“流血革命”,驳斥保皇党谬论,预言中国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进步,“突驾日本”,赶上和超过西方。
    9月8日(八月初十日),孙中山派遣冯自由、李自重赴香港、广州、澳门等地联络同志,主盟接收会员,筹建同盟会支部和分会。11月,香港兴中会首先改组为同盟会分会,陈少白任会长。
    9月24日(八月二十六日),爱国志士吴樾在北京前门车站谋炸清政府派遣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伤载泽(镇国公)、绍英(商部右丞),吴樾当场死难。
    10月26日(九月二十八日),清政府改派尚其亨(山东布政史)、李盛铎(顺天府丞)会同载泽(镇国公)、戴鸿慈(户部侍郎)、端方(湖南巡抚)出国考察政治。12月初启程,分赴日、美、英、德、法、比、意、奥等国。次年7月考察完毕,回到国内。
    11月26日(十月三十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出版,以宣传同盟会纲领为宗旨,每月一期。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揭橥"“民族、民权、民主"三大主义,号召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主张"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2月(正月),湖北革命党人刘敬安(静庵)在武昌建立革命团体日知会,孙武、张难先、曹亚伯等百余人入会。
    9月5日(七月十七日),宫崎寅藏等为声援中国、朝鲜的革命斗争,在东京创办中文版《革命评论》半月刊,章炳麟为封面题字。1907年元旦曾发行“支那革命号”特集,专门介绍中国革命。3月,因内部意见分歧而终刊,前后共出十期。
    12月2日(十月十七日),《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在东京神田锦辉馆举行,到会近万人。孙中山发表题为《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的重要演说,系统阐述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思想。
    12月4日(十月十九日),由同盟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等策动的萍浏醩起义爆发。洪江会首领龚春台以“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都督”名义,檄告推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实现地权平均。数日间,起义军连克浏阳县境文家市、萍乡县境上栗市和桐木、宜春县境慈化等地,众至三万余人。清政府急调鄂、湘、赣、苏四省军队和当地驻军四、五万人进剿。起义军转战两旬失败,蔡绍南、刘道一、魏守铨、廖叔保等义军首领数十人殉难,万余群众惨遭杀害。
   12月16日(十一月初一日),上海绅商和立宪党人组织第一个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举郑孝胥为会长,张謇、汤寿潜为副会长。后杨度在北京和湖南设宪政公会,汤化龙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丘逢甲在广东成立自治会。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5月22日(四月十一日),革命党人在广东发动潮州起义,拥同盟会员(原三合会首领)陈涌波、余既成为革命军正、副司令,檄告除暴安良,免除苛税,因起事仓促,伤亡过重,于27日失败。此即孙中山第三次起义。
    6月2日(四月二十二日),为响应黄冈起义,同盟会员邓小瑜领导会堂二百余人,在广东惠州府归善县七女湖起事。战斗十余日,失败。此为孙中山领导的第四次起义。
    7月6日(五月二十六日),光复会员徐锡麟率巡警学堂学生数十人在安庆举义,击杀安徽巡抚恩铭,占领军械局。旋失败。徐被捕英勇就义。
    7月13日(六月初四日),秋瑾谋响应安庆起义,被清廷侦悉,是日在绍兴大通师范学堂被捕。15日凌晨壮烈牺牲于轩亭口。
    8月,部分会堂首领和与会党有联系的同盟会员张伯祥、焦达峰、孙武、刘公等近百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共进会。宣布以同盟会纲领为纲领,但将“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谋在长江流域策动起义。张伯祥、邓文翚、刘公先后任会长。旋在川、湘、赣等省相继成立分会,并在会堂中发展会员。
    9月1日(七月二十四日),同盟会员王和顺率二百余人在广西发动钦廉防城起义,5日攻占防城,杀县令,张贴《中华国民军都督王告王告示》,宣布“扫专制不平之政治,建立民主立宪之政体,行土地国有之制度”。后又攻袭钦州、灵山等地。中旬,起义军退入十万大山。引为孙中山第五次起义。
    10月17日(九月十一日),梁启超、徐佛苏、蒋智由等在东京创设立宪团体政闻社。拥护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开成立会时,革命党人张继、陶成章等率众一千多人大闹会场。是月,蒋智由在上海主编《政论》月刊,作为该社机关报,标榜“改造政府”,“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
    12月2日(十月二十七日),同盟会员黄明堂率乡勇八十多人在广西镇南关起义。4月,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由河内赶赴战地参战。起义军与数千清军血战七昼夜,最后失败。此即孙中山第六次起义。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2月(正月),清政府议定再加二十万金的赏额,通令全国缉拿孙中山。
    3月27日(二月二十五日),黄兴亲率以安南华侨同盟会员二百多人组成的“中华国民军南路军”,在广西发动钦州笃山起义。坚持四十余日。5月3日,退回河内。此为孙中山第七次起义。
    4月30日(四月初一日),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在云南河口起义。5月5日,孙中山电委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命即赴前线督师。清廷急令滇、黔、川、桂、四省围剿。5月26日,河口失陷,起义军退回安南。至此,孙中山在西南边境领导的武装斗争完全失败。此即孙中山第八次起义。
    11月19日(十月二十六日),熊成基率马、炮两营士兵千余人发动安庆新军起义,旋失败。熊成基出走日本。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
    4月,孙武、焦达峰在汉口法租界设立共进会鄂部总会,设分机关于武昌。联络长江中下游各会堂,组织“中华山”,策动起义。8月,焦达峰在湖南长沙建立共进会机关。
    11月27日(十月十五日),各省谘议局联合会召集十六省谘议局代表在上海开会,议决组织“请愿国会代表团”进京请愿,要求缩短立宪、迅速召开国会和设立责任内阁。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
    1月16日 (已酉十二月初六日),请愿国会代表团三十三人齐集北京,举直隶议员孙洪伊为领衔代表,向都察院呈递请愿书,要求一年内即开国会。清政府以“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又未画一”为借口,拒绝所请,第一次请愿失败。
    1月29口(己酉十二月十九日),黄兴于23日离日本,是日抵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旋赵声、胡汉民、朱执信等参与筹划。
    2月12日(正月初三日),广州新军起义,举倪映典为司令。起义军三千人分路进攻广州城,遭清水师提督李准镇压,倪被诱杀,起义失败。此为孙中山第九次起义。
    5月20日(四月十二日),同盟会通告驻北京各外交使团,呼吁各国在中国人民即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保持中立。
    6月16日(五月初十日),各省请愿同志会和澳洲、南洋华侨请愿代表向都察院递送十份请愿书,发动第二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27日 ,清廷发布上谕,严厉训示立宪派以后“毋得再行渎清”。立宪派不甘屈服,议决扩大请愿代表团,俟资政院开会时继续请愿。
    9月23日(八月二十日),资政院自1907年9月20日诏设以来,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备,是日正式开院。设议员二百名,内由政府钦选一百人,各省谘议局选派一百人。10月22日,资政院将请愿代表团第三次上书转奏。
    11月4日(十月初三日),清政府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于宣统五年召开国会,国会未开以前,先厘定官制、设立内阁。同时下令各省请愿代表“即日散归,各安职业”,不得再行请愿。
   11月13日(十月十二日),孙中山、黄兴、赵声、胡汉民以及槟榔屿、怡保、芙蓉和国内东南各省代表在槟榔屿召开重要秘密会议,决定在广州再次发动新军起义,计划占领广州后,黄兴率一军出湖南趋湖北,赵声率一军出江西赵南京,长江流域各省举兵响应,会师北伐。会后赵声潜往香港联络新军,黄兴、胡汉民、邓泽如分赴南洋各埠筹款。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1月30日(正月初一日),湖北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以《大江报》为宣传机关。
2月4日(正月初六日),黄兴电邀谭人凤至香港,共商联络中部各省策应广州起义。次日,谭即赴湘、鄂活动。23日抵汉,与居正聚商,希望湖北急起响应。
    4月8日(三月初十日),同盟会革命军统筹部在香港召开重要会议,制订广州起义作战计划,预定13日发难,分十路进攻。任命赵声、黄兴为革命军正、副总司令。
    4月27日(三月二十八日),广州起义(亦称“黄花岗之役”或“孙中山第十次革命”)爆发。黄兴、朱执信亲率“选锋”(敢死队)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奋战一昼夜,后因孤军无援,失败。方声洞、林时爽、林觉民、喻培伦等八十余人死难。事后收殓烈士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5月3日(四月初五日)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传到湖北,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于是日召开紧急会议,议定今后以两湖地区为“中国革命之主要中心”,积极筹划起义。
    5月8口(四月初十日),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大学士那桐、徐世昌任协理大臣。
    5月10日(四月十二日),湖北文学社召开代表会议,决定在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设立起义领导机关。次日,与共进会代表筹商合作,共同起义。
    5月20日(四月二十二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款六百万英镑,以路权相交换。
    5至7月,湘、川、粤四省绅商学界和工农群众,相继集会、游行、罢课、罢市,呼吁保路,反对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保路运动迅速兴起。
    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四川谘议局铁路公司股东会在成都发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立宪党人薄殿俊、罗纶主持会事,以“拒借洋款,废约保路”为宗旨。自此,保路同志会在四川各府州县普遍建立,拥众数十万人。
    7月31日(闫六月初六日),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作为策动长江流域各省起义的领导机关。举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五人为总务干事,设本部于上海,设分会于苏、皖、湘、鄂、川各省。
    9月7日(七月十五日),赵尔丰诱捕四川谘议局正、副议长薄殿俊、罗纶和铁路股东会、保路同志会首领颜色楷、张澜、邓孝可等人。成都立时聚众万人,齐集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蒲、罗等人,赵竟下令开枪,数十人遭惨杀,制造了“成都血案”。
    9月16日(七月二十四日)湖北文学社,共进会召开联合会议,成立统一机构,举蒋翊武为总指挥、王宪章为副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
    9月24日(八月初三日)文学社、共进会于次密商起义计划,决定于中秋节(10月6日)举事,后展期至10月9日。
    10月3日(八月十二日),黄兴致书同盟会中部总会,赞成在武汉起义。5日复表示不日将由香港赴汉指挥。
    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药失慎爆炸。革命秘密机关暴露。湖北当局根据沙俄驻汉领事馆所抄获之革命党名册,在武汉三镇大肆进行搜捕,彭楚藩、杨洪胜、刘复基被捕,翌晨遇害,原定计划起义因是受阻。
    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是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熊秉坤等鸣枪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新军各标、营革命党人纷纷响应,齐集楚望台,推举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旋攻占湖广总督衙门。瑞澂、张彪弃城逃命。辛亥革命爆发,史称“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网  2010年6月30日)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73671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