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辛亥革命与安徽
 辛亥革命与安徽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辛亥革命100周年 >> 辛亥革命与安徽

辛亥风云激 皖有真英杰

分类:辛亥革命与安徽 日期:2011-10-27 11:28:38 点击数:17417

    早在辛亥革命爆发前数年,安徽志士就已纷纷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1903年,陈独秀在安庆藏书楼发表拒俄演说,慷慨激昂,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引起群情激愤。这天适逢大雨,“因书楼甚窄”,参加大会的人,多立门外而听,虽被雨淋而不顾。由陈独秀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的《安徽俗话报》,当时名列全国白话报之首,蔡元培称之为“表面普及常识,暗中鼓吹革命”,以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鞭笞清政府卖国的行径,深受读者的喜爱,成为有全国影响的一份报刊。安徽革命志士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活动,时间较早,影响较大,所以人们称安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革命摇篮。
    安徽志士还参与了同盟会的创建。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安徽革命志士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安徽休宁人程家柽,是同盟会的发起者和建盟初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参与召开筹备会议,起草会章、宣言以及召开成立大会,是为核心人物之一。时人称:孙中山是革命的倡导者,黄兴是革命的实行者,程家柽是革命的组织者。与此同时,皖籍志士陈独秀、柏文蔚、常恒芳在芜湖、安庆、南京等地建立了反清秘密组织岳王会,在发动新军起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07年7月6日,革命党人徐锡麟举义,击毙了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巡警学堂学生进占军械所,与清军激战,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被捕,壮烈牺牲。 1908年11月19日晚,革命党人熊成基召集新军中革命党人起事,杀奔安庆城下,经过一昼夜血战,起义失败。这两次起义在江淮大地乃至全国引起强烈震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安庆民谚:“第一年,徐锡麟;第二年,马炮营;三年后,革命成。”说明这两次起义对于加速革命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安徽还是全国率先武装讨袁的省份之一。 1911年武昌首义以后,安徽于同年11月8日宣布独立。袁世凯在窃踞大总统职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反动举措,终于引发二次革命,安徽率先响应,当时人们把安徽都督柏文蔚同江西都督李烈钧、湖南都督谭延闿、广东都督胡汉民并称为 “讨袁四督”。由于南北力量悬殊,二次革命失败。但它是一次以武装斗争形式进行的保卫民主共和的战斗,对于揭露袁世凯反动面目,深入进行民主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辛亥革命中,安徽爱国志士抛头洒血、前仆后继、为革命胜利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奋勇投身革命之中,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直可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
    范鸿仙:一支笔胜十万师
    范鸿仙(1882-1914年),生于合肥北乡杏店村一自耕农家庭,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之前,参与谋划了安庆马炮营起义、广州庚戌新军起义以及黄花岗起义等,被誉为“辛亥合肥三上将”之一。
     1906年,同盟会员孙毓筠从日本归来策划反清密谋共和,范鸿仙经其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时年24岁。
    1908年起,范鸿仙和李辛白、李铎、陈仲衡等人在上海创办《安徽白话报》、《民呼日报》、《民立报》。范鸿仙常发表时事评论文章,针砭时弊,抨击清政府,声讨列强侵略,揭露袁世凯阴谋祸心,笔锋犀利,文采博雅。孙中山曾称赞:“范君一支神笔,胜十万师。 ”
    1911年7月,范鸿仙被推选为同盟会中部总会候补文事部长和安徽分会主持人,大本营就设在牯岭路《民立报》社内,范鸿仙主持日常工作,大家分头串联,鼓吹革命。 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后,他积极筹划光复上海、安徽、江苏的活动,还被同盟会委派负责南京的光复工作。他奔走于长江中下游各地,组织江浙联军,自沪上运送物资弹药以接济,于12月2日成功光复了南京,被称为“光复南京第一功臣”。
    袁世凯当政后倒行逆施,为巩固和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范鸿仙亲赴江淮招募5000壮士组建 “铁血军”。这支军队在后来的“二次革命”中一直保持一贯的铁血精神。二次革命失败后,范鸿仙流亡日本,仍是孙中山忠贞不二的追随者。
    1914年回到上海,秘密主持讨袁工作,上海军中弃暗投明者越来越多。当此蓄势待发之际,有叛徒告密,9月20日深夜,四名凶手从窗口潜入卧室暗杀范鸿仙,范鸿仙身中七刀一枪,皆中要害,当即殒命,遇害时年仅32岁。
    吴越:喋血京城舍身取义
    吴越﹙1878-1905年﹚,字孟侠,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高店。少时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就读时即投身反清革命。
1904年,著名革命志士赵声在保定与吴越一见如故,在赵的联系下,革命党人杨守仁和吴越建立了革命组织“北方暗杀团”。第一批参加暗杀团的有吴越、金慰农、杨醒余、马鸿亮、金燕生、张啸吟6人。
    1905年,清廷为了缓和革命气氛,愚弄人民群众,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和绍英等五大臣于10月24日出洋考察宪政。
    这天天刚亮,吴越就怀揣炸弹混进正阳门车站,踏上了五大臣乘坐的高级包厢,在向车厢里面走去时,被卫兵拦住,吴越恐事情败露,急忙取出炸弹燃着引信,正要掷时,列车突然发动,车厢砰然相撞,炸弹被震落在他的脚下,迅速猛烈爆炸。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烟雾弥漫,车穿地陷,吴越壮烈牺牲。五大臣中的绍英伤了右股,端方、戴鸿慈受了轻伤,载泽在慌乱躲藏时擦破了头皮。正阳门人喊马嘶,一片混乱。
    吴越壮烈牺牲后,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刊文纪念吴越,声讨清廷。鉴湖女侠秋瑾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吊吴越烈士》诗一首。吴越的同乡挚友、革命党人陈独秀,在《甲寅杂志》上盛赞吴越是“有道德、有诚意、有牺牲的精神,由纯粹之爱国心而主张革命”的人,并将吴越的遗书节录刊载于《安徽俗话报》,使烈士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1912年5月26日,北京隆重举行了追悼吴越的大会,吴越的遗体被送回安庆,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时牺牲的8位烈士一起安葬于 “皖江烈士墓”。
    倪映典:广州新军起义的“主干人物”
    倪映典﹙1885-1910年﹚,字炳章,出生于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吴店,自幼家境贫寒。
    1904年,19岁的倪映典考入省城安庆的安徽武备练军学堂,1905年,柏文蔚、倪映典等部分新军加入陈独秀组织的岳王会。不久倪映典转入南京江南陆军学堂炮兵科,兼习马术。
    1906年,倪映典到南京新军第九镇任炮营队官,其间加入同盟会。 1908年,时在安庆的倪映典因发动起义事泄,避祸于广州。并改名倪端打入广州清军内部,当了炮队排长。
    1909年,倪映典与赵声等发动新军,拟于次年2月24日(元宵节)后举行起义。 1910年2月9日(春节前夕),二标士兵华云衷因和警察发生冲突被捕。次日,二标士兵数百人愤而入城捣毁警察局。粤督袁树勋派兵镇压。 12日,倪映典恐起义消息破露,遂击毙管带齐汝汉,宣布起义,并命分三路进攻广州。 13日晨,倪映典率领起义军由沙河向大东门进军,欲占省城,行至牛王庙,清巡防营统领吴宗禹等诈称调停,突然袭击起义军,倪中弹牺牲(一说倪受伤被擒杀害)。前锋死者数人。两军激战逾时,新军阵亡百余人,遂向燕塘溃退。次日,清军分队四出搜击。先后被获百余人,逃至香港者一百数十人。起义失败。
    广州新军起义后,各地新军起义风起云涌,革命狂飙席卷全国。 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再举义旗,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一两个月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终于走向覆灭。
    程家柽:革命的先行者和组织者
    程家柽(1874—1914年),字韵荪,安徽休宁人。是同盟会创建者之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著名的辛亥革命英烈。
    1899年,程家柽赴日本留学,结识孙中山,成为追随孙中山的坚定革命者。
    1905年7月30日,同盟会在东京召开筹备会,会议确定了“中国同盟会”的会名,推举孙中山、黄兴、程家柽等8人起草会章和宣言,提交成立大会讨论。同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正式举行建盟大会,通过了程家柽等起草的会章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会纲,一致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 (相当协理的地位),程家柽为外务部长。
    回国后,程家柽执教于北京大学,积极发展同盟会员,并冒巨大风险,通过努力,使起义事泄被捕的革命志士刘静庵等人免遭杀害,营救了谋刺清廷高官的汪精卫和孙毓筠、权道涵等人。
    1907年5月,程家柽获知日本浪人遵清廷旨意将刺杀孙中山,迅即发出消息,孙中山被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而程家柽为此被日本浪人报复,差点丧命。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程家柽秘密组织武装力量,准备一举光复北京城,后因南北议和,计划取消。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程家柽认为大局已定,遂激流勇退,回到家乡休宁息影园林。不料1913年袁世凯谋刺宋教仁,接着血腥镇压了“二次革命”,程家柽怒不可遏,忿然出山,参加讨袁斗争。在潜入北京与熊世贞等策划反袁活动中,不幸事泄被捕。1914年9月23日,程家柽英勇就义,死时年仅40岁,一代英杰惨死于袁世凯的屠刀之下。
    吴芝瑛:桐城侠女
    吴芝瑛(1867~1933年) ,字紫英,号万柳夫人,桐城县高甸(今枞阳县浮山镇鞠隐山庄)人。其伯父吴汝纶系清末教育家、桐城中学创始人,桐城派后期作家。吴芝瑛自幼聪慧异常,秉承家学,成为清末民初集“诗、书、文”于一身的桐城才女,她也是早期妇女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1902年,迁居京城的吴芝瑛与秋瑾相识相交,志同道合,吟颂唱和,互引为知音。1904年正月初七,两人正式结为“贵贱不渝,始终如一”的姊妹,吴芝瑛为姐,秋瑾为妹。吴芝瑛与秋瑾有很多相通之处:知书识礼,通晓古今,心胸开阔,思想进步,追求光明,有匡时济世之志。从相识到义结金兰,俩人常常在一起讨论新学,相互勉励,携手共进。在吴芝瑛的家里,秋瑾接触到大量进步图书与报刊。秋瑾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吴芝瑛也感到她的丈夫王子芳非秋瑾知音,便支持秋瑾与王子芳离异。
    后来,秋瑾数次往返于中日之间,为革命奔波。两年后秋瑾回国,与吴芝瑛重逢上海,吴芝瑛曾手书一联赞扬秋瑾投身革命:“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 1906年,秋瑾第二次回国,为宣传革命和妇女解放,决定在沪创办《中国女报》。吴芝瑛积极支持秋瑾办报,不仅出面在四川北路厚德里租赁了蠡宜学社二楼作为社址,还四处为其筹款。秋瑾另一位结盟姊妹徐自华变卖家产携款至沪,共同支持《中国女报》创办与正常出版。当时,沪人美称她们三人为“三姊妹”。
    1907年7月15日,秋瑾与徐锡麟密谋在皖、浙起义,不幸被捕。秋瑾在她的家乡绍兴轩亭遭清廷杀害。吴芝瑛其时正在病中,闻讯后悲痛欲绝,抱病撰写《秋女士传》、《记秋女士遗事》,详记秋瑾平日行事、报国壮心及视死如归之大义。这两篇文章为后人研究秋瑾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史料。随后,她与徐自华在杭州西泠桥畔为烈士买下了一块墓地,于1907年腊月二十二,冒着漫天大雪,将烈士遗柩从绍兴迁出,安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实现了秋瑾生前埋骨西湖的愿望。
    吴旸谷:光复安徽“任难不任名”
    吴旸谷(1884年~1911年),字春阳,生于合肥北乡一耕读世家。幼承父教,着眼于民族大义,少时即约集爱国青年在合肥成立“自强会”,鼓吹民权,伸张民志,研究复兴国家的有效方略。
    1904年春,20岁的吴旸谷来到上海,和皖人高荫藻等创办了青年学社,并结识陶成章、黄兴、龚宝铨、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并加入了军国民教育会。
    是年冬,万福华在上海金谷香菜馆枪击王之春,事败入狱,参与此事的吴旸谷侥幸脱身。第二年初,吴旸谷东渡日本,通过程家柽的介绍,见到了孙中山,并在其领导下共同发起组织同盟会。成立之初,下设9个支部,安徽属上海支部,吴旸谷被推选为安徽主盟。
    在参加革命过程中,为了作掩护,吴旸谷应聘就任合肥城西两等小学堂堂长,同时奔走于江淮,联络同志,准备举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吴旸谷积极运动,准备在安徽起义,因清军早有防范,起义流产。后因各地光复势不可遏,安徽也于11月8日宣布独立,吴旸谷遂率部入城。
    安庆光复后,吴旸谷迅速稳定了局势。各界人士一致推举吴旸谷为安徽都督。吴旸谷说:革命者“任难不任名”,“革命发展尚待进一步努力,我应率师会攻金陵,不能坐镇皖省”。
    其时,九江黄焕章部抵安徽支援,因索饷不遂,纵兵掠夺,吴旸谷闻知,怒斥黄焕章抢掠害民行径,谁知黄焕章却下毒手,吴旸谷连中七弹,倒在他为之奋斗的热土上。
    吴旸谷的灵柩经芜湖归葬合肥,沿途皆万人空巷,民众挥泪送行或接迎,深情缅怀这位27岁就牺牲的民主革命斗士,光复安徽先驱。
    常恒芳:辛亥革命的淮上先驱
    常恒芳(1882~1950年),字尔价,号蕃侯,安徽寿县人。是安徽辛亥革命的先驱人物,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一生富传奇色彩。
    常恒芳 18岁时考中秀才并进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并参加了“同学会”等反清组织,与柏文蔚、郭廷康等人发展会员,联系进步人士,着手准备发动反清起义,后因有人告密而夭折。
    起义失败后,常恒芳在芜湖与陈独秀、柏文蔚一道创建了“岳王会”,在担任“岳王会”安庆分会会长期间,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会员达30余人。为了掌握武装力量,他设法进入新军训练营,不久升任骑兵营排长、营长。
    徐锡麟起事失败后,常恒芳为保存革命的力量,离开安庆,在怀远以教书为掩护,继续从事反清运动。 1908年的马炮营起义,常恒芳虽未具体指挥,但是他领导岳王会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熊成基在起义失败后来到常恒芳处暂时躲避,后两人同赴日本。
    在日本,常恒芳参加了同盟会各省联席会议,并成为同盟会评议部安徽评议员之一。 1911年常恒芳奉孙中山之命奔赴广州,准备参加黄花岗起义,后来因为路途延误,没有及时赶上。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常恒芳参加了在南京的光复行动。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常恒芳当选为临时参议院的议员。从此,常恒芳在国会及省议会断断续续工作达10余年之久。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将民国首都迁到北京,并开始四处打击革命党人。常恒芳愤而创办《民生报》,以期宣传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振奋人心。
    当时,同盟会准备改组成为新的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宋教仁为理事长。常恒芳在这样的情境下担任了国民党安徽支部的支部长和国会议员。
    1913年,袁世凯将常恒芳在内的八名国民党议员逮捕,史称“八议员事件”。直到袁世凯病逝以后,常恒芳在孙中山的援救下才开释出狱。
    王庆云:辛亥劲旅淮上军总司令
    王庆云(1879~1936年),字龙亭,生于寿州王家圩(今长丰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王庆云结识了柏文蔚、孙毓筠和张树侯等志趣相投的青年学子,后在受聘于炉桥储才学校任教时,结识了田亚豪、杨跃南、凌铁庵等进步人士,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05年,柏文蔚回到寿州,与王庆云、张汇滔和袁家声一起成立了“信义会”(徐锡麟起义和马炮营起义失败后改为“农会”),宣传革命思想,为起义做准备。
    1909年,王庆云以农会代表身份被寿州人士推选为寿州议员,出席省谘议局会议,并争取成立了寿州团防局,由省里拨给毛瑟步枪700支,王庆云将各乡青壮年组织起来成立联庄会,每10人编1班,3个班编为1个小队,3个小队编为1个大队,大队归团防局直接领导。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也为后来淮上军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武昌首义成功后,王庆云、张汇滔、袁家声等决定在寿州起义。1911年11月4日5时许,各地联庄会成员及临县义军,兵临寿州城郊,各路人马围城,义军将士臂缠白布,王庆云亲自指挥登城,在已经入城的张汇滔部内应下,王庆云率领义军浩浩荡荡冲进城内。寿州知州、总兵以及知县都纷纷逃匿。起义军兵不血刃,鸡犬未惊,一举光复寿州。
    寿州光复后,王庆云等以寿州为基地,招募民众入伍,再将原有民团及投诚的清军进行统一编制,组成淮上军十八个营。王庆云任总司令,张汇滔、张伦、袁家声任副总司令,分头出征周边各县。一个多月时间里,淮上军不仅光复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府州县属,而且影响波及省城安庆,革命之势恰如破竹。然南北和谈在即,王庆云等只得率淮上军撤离皖北。
    “二次革命”爆发后,王庆云受黄兴、柏文蔚重托,回皖重组淮上军讨伐袁世凯。革命失败后,淮上军损失惨重,剩余力量被迫转移至上海。
    柏文蔚:率先发动“二次革命”
    柏文蔚(1876-1947年),字烈武,安徽寿州(今寿县)人,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的重要人物。
    1899年,柏文蔚考入安徽求是学堂 (后改名为安徽大学堂),时常在藏书楼召开会议发表革命演说,唤醒民众进行革命。考入安庆武备学堂后,又创立进步组织“同学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柏文蔚立即赶往上海,并被委派负责收复南京。柏文蔚向当时九镇统领徐绍桢进行劝导,徐绍桢决定参加起义,南京于10月12日光复。
    北伐开始以后,柏文蔚率所领导的革命军第一军,联合粤军,分左右两翼向北进攻。南北议和之际,柏文蔚率军攻下徐州。由于南方革命党人的退让妥协,1912年3月,袁世凯窃据了民国临时总统。
    由于各地起义军分别组织军政分府,安徽遂成割据之势,首任都督孙毓筠面对割据局面,感到十分为难。孙中山遂命柏文蔚入皖赞助,终使全省军政、民政归于统一。
    1912年6月,柏文蔚出任安徽都督。这期间,他在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等人的协助下,为发展安徽的教育、水利、交通等事业,作了很多努力,特别是禁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袁执政后,倒行逆施,一意孤行,激起南方各省革命同志的愤怒。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刺身死。孙中山在沪召集会议,主张立即举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柏文蔚坚决支持这一主张。 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首先反袁;7月17、18两日,安徽、广东两省先后宣布独立,柏文蔚为安徽讨袁军总司令。但由于各种原因,二次革命失败,柏文蔚只好只身匿居上海,不久又去了日本。
    1924年1月,柏文蔚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是年秋,柏担任以淮上军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摘自《安徽辛亥英杰》一书,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黄山书社  2011年9月出版)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96474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