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专家评论
 专家评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公共文化服务 >> 专家评论

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分类:专家评论 日期:2011-12-24 09:58:49 点击数:13490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顺利,众多城市社区和农村都建成了文化中心(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预计到2015年,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将实现全覆盖。尽管如此,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却不尽如人意,重“建”不重“管”、重“验”不重“用”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仍比较突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设施沦为验收检查的“秀场”。一些政府高调投入资金建设的文化设施,在验收达标后就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或被其他事务挪用和挤占。只有当遇到上级部门检查、视察等情况,才重新拾掇场地。个别地方的社区或农村文化设施甚至成了打麻将、斗地主或下象棋的棋牌室。
    二是文化设施在使用上存在不均衡性。户外广场、露天公园等场地利用率较高,而室内场所由于管理服务不到位、设施设备更新缺少科学性等原因,闲置现象居多或人数寥寥。更为突出的是,进出公共文化场所的多是老年人和儿童,年轻人缺位,使得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老年活动中心的代名词。
    三是文化设施缺少独立产权,建设方式单一。以农家书屋为例,大多数农家书屋是建在村委办公楼或村文化中心楼里,不少农家书屋的使用面积无法实现达标,能够拥有独立产权的不到1/3。并且基层干部往往对文化设施建设热情不高、办法不多且路子不宽,不能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抓建设或广开门路。
    四是文化设施的设备更新缺乏稳定投入。文化设施建成后,财政资金不再经常性地对此进行投入,仅靠基层政府单向投入,僧多粥少,杯水车薪,并且由于此类投入对地方的经济回报不明显,使得许多地方政府缺乏投入的主动性。
   五是基层文化设施管理和运行模式难以为继。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人员多是兼职,并且大多数是社区或村委会的人员参与管理,长此以往极易造成管不好、管不了的局面,也不利于实现由依赖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另外,一些基层文化设施内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管理人员不懂管理或管理无序,一些基层文化设施的开放没有按照群众的生活规律进行,管理不规范、不灵活。
    针对以上种种现象,笔者对于提高基层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有一些建议:
    首先,应当通过各省区市的文化厅(局),重点面对区县,通过自查、抽查和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建成的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安全隐患等进行全方位普查。普查仅是了解数据、掌握情况,不与地方政绩挂钩,从而提高地方配合的积极性。同时应通过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文化、参与文化、共享文化。
    基层文化设施应是“三分建七分管”,后续资金的投入十分重要。文化部门应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设施的设备更新、添置,以及对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的奖励和评比。对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公共文化设施要形成专人联系制度、检查指导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在确保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各地区也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扩大投入渠道,进一步充实基层文化阵地活动经费。
    此外,应当加强文化设施管理者的考核和培养。以社区和农村为单位,尽快解决基层文化设施管理者的身份和待遇问题。文化部门应形成一整套的基层文化设施日常督察、通报、考核、奖惩等制度,同时形成对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人员的定期岗位培训制度。还可以在热心文化工作的群众中选择一批责任心强、热情度高的人员参与到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这些志愿者在组织和协调方面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动员企事业单位、学校、党政机关与各基层文化设施挂钩结对子,并建立长效机制。共建单位可负责部分基层文化设施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同时,结对单位也可利用文化设施的窗口开展宣传共建活动,形成共利共赢。
(《中国文化报》2011年8 月19日)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301372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