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研究探讨
 研究探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2012全国两会专题 >> 研究探讨

中国绘文化强国战略蓝图 探寻可持续发展新支点

分类:研究探讨 日期:2012-03-21 16:26:41 点击数:12149

    今年两会上,文化改革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来自各行各业的委员就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传承、文化“走出去”、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
    文化传承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目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困难在于人才培养。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而教育也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国传要载体。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系统化的中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华文化在传承的同时,创新也成为一种时代要求。让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走进民众身边,这样才能使古老文明永葆青春。
    民族多样化也是我国文化传承发展的一大特色。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应该上升为国家级保护区,重视即将消失的文化,否则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就失去了物证。”
    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道德文化健康发展
    虽然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道德文化发展在不少时候却被视为“软肋”。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
    中国的崛起,不能仅仅只有经济,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以及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新的课题。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议题,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孔子学院建设。
    中国在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约350所孔子学院,这都是经外方邀请后成立的,现在还有很多邀请,但是一时不能完全满足。
    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但也应该看到我国文化还远没有成为国际主流文化,文化竞争实力与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很不相称。
    我们还是很缺少在国际社会中成为热点话题的优秀文化产品,用中国元素、中国故事影响国际社会,传播我们的价值观、反映当代社会精神面貌的作品还有待增强。
    在文化走出去之前,首先要把国外的主流文化怎么传入中国的要梳理好。
    文化元素力促经济增长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产业脱颖而出,成为最受关注的产业。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次全国两会上,文化产业应该如何与金融资本对接引起了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中央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加大,金融资本也将进一步加大对
文化产业的掘金力度,而在资本运营和金融创新的催化下,文化产业将步入跨越式发展。
    让文化体制改革盘活资源 走入市场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只有机制一转,文化生产力才能迅速得到解放。
    然而,在鼓励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走入市场的同时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文化市场不够完备,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摘自:新闻中心-中国网  2012-03-12)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96728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