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建言集萃
 建言集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2012安徽两会专题 >> 建言集萃

持续改善民生 创造美好生活

分类:建言集萃 日期:2012-03-31 11:09:35 点击数:10443

    出席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
    努力促进充分就业
    新闻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全省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取得良好成效。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部分劳动者就业观念陈旧、素质偏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就业培训实用性差等因素,导致当前企业“用工难”结构性矛盾突出。
    委员建言
    省政协委员陈定新认为,技能培训决定就业竞争力,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必须加快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劳动力就业培训网络,创新以企业需求为目的、以订单定向为主体的培训新机制。
    就业是根本,服务无止境。陈定新认为,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信息网络,实现就业信息的全面覆盖、实时共享和方便快捷,为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引导他们为农民工提供诚信服务。把“走出去”和“返乡创业”结合起来,树立“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等发展理念,采取有效政策和有力措施,鼓励支持返乡创业者将在外地学到的先进经营理念、企业管理经验和淘到的“金”带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加大控辍保学力度
    新闻背景
    义务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当时辍学率控制线为:小学不超过1%,初中不超过3%。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初中辍学率突破了3%,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厌学情绪、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等,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升高,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委员建言
    省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建议,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落实政府控辍保学的法律责任,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要将控辍保学列入县、乡(镇)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组织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招收使用未成年人的企业坚决采取经济处罚、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歌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清理。对拒不按时送子女上学和要求孩子中途辍学的家长或监护人,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强制其履行责任。不断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困难家庭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文化资源共享
    新闻背景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民生持续改善,文化惠民取得新成果。但总量不足、均量较低的情况依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不少基层文化设施运转困难,无专兼职人员管理,文化阵地得不到有效利用。
    委员建言
    省民盟的政协委员建议从四个方面加强文化建设改善文化民生,即:考核有指标,资源要共享,队伍要强化,产品有保障。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标准,对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文化单位的服务数量质量定期考核,促进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将教育系统文化体育资源融入社会系统,为全民所享所用。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轮训、人才交流等方式,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订单化”方式向文化单位预订大型文艺活动、建设覆盖全省的数字化文化服务网络、完善“流动图书馆”补给农村书屋。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立稳定有序的文化产品供给体系。
    公平分配保障性住房
    新闻背景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当前,围绕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以实施廉租住房保障为重点,我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资金筹措以及后期的动态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
    委员建言
    省致公党的政协委员建议,尽快组建统一的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协调运行机制,创新住房保障筹资机制,发挥公积金的住房保障积极作用,创新经营模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特别是公租房建设领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后续管理工作机制,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品质。加快建立健全保障房建设督查体系,实行定期督查制度,出台考核问责制度,建立约谈问责机制,避免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出现规划设计不合理、公共配套不齐全、基本装修不到位、施工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品质和质量。加快住房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住房保障与民政、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完善住房保障个人财产申报诚信制,确保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家庭收入审核、认定的真实有效,实现保障性住房资格申请的公正公平。
    巩固扩大新农合成果
    新闻背景
    我省开展新农合至今,参合率、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参合农民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从2003年的23%上升到2011年前三季度的50.6%,运行质量和各项重点工作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新农合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筹资水平整体偏低、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不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力量和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委员建言
    省政协委员方才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新农合成果。创新筹资机制和缴费方式,建立简便易行和低成本的筹资机制,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展筹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捐赠。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省级层面予以协调并轨,避免重复参保。提升新农合运行管理能力,完善新农合经办体系、信息化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和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掌握出入院标准,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健全医院内部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把医药费用上涨幅度、医疗服务质量、自费药品使用比例以及新农合制度执行情况等,纳入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内容。对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应制度化、固定化、长期化。
    积极推进商业化养老
    新闻背景
    我国已快步进入老龄社会,我省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全国,政府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养老压力。在养老资金缺口大,养老服务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下,商业化养老不失为一种可行、值得推广的模式。商业养老,就是花钱购买养老服务。推进商业化养老,不仅增加养老方式的选择机会,还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从长远看,老年群体的生活不仅需要资金保障,还需要社会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包括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护理服务、临终护理服务、老年文化生活服务及精神抚慰等。
    委员建言
    省政协委员徐培坤建议,由政府主导,加快培育和形成商业化养老市场;同时加强监管,杜绝暴利,严惩欺诈。要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养老业,对社会化投资建设商业化养老设施,政府要在用地、税负、水、电、燃气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提倡养老储蓄和购买养老保险,倡导人们提前进行养老储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积累适合个人需求的养老资金,提高应对未来商业养老的能力。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新闻背景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扩大内需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家庭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偏低;另一方面,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也一直偏低。
    委员建言
    省政协委员方浩建议,要用制度创新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如:加快利率市场化,提高储蓄存款收益;创造更加完善的市场条件,拓展居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重点推进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民对承包地拥有长期物权的前提下,促进土地流转和变现;增加社保财政投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初次分配的公平公正,运用税收杠杆调节不同渠道和水平的财产性收入,有效避免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
    稳步推进清洁工程
    新闻背景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省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初步改变了农村生态环境及卫生面貌。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环保、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础薄弱,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农村环保、清洁工程监督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
    委员建言
    省政协委员王冬梅建议,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建设、经济适用、量力而行的原则,统筹乡村各类公共环境卫生资源,建设经济、适用、环保的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垃圾处理在“村收集”环节落到实处。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中来。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行之有效的治理农村“脏乱差”的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上治理农村卫生问题,努力建设规划有序、居住安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2012年2月14日)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89543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