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安徽院士
 安徽院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安徽院士 >> 安徽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类:安徽院士 日期:2007-10-15 11:11:33 点击数:28948

1、陈鲸(1940—)
陈鲸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1940年11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58年毕业于安庆一中;1963 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为总参驻蓉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空间目标监测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大型重点系统工程项目的研制,提出许多重大技术创新思想和设计方案,在所从事研究的领域取得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并荣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程莘农(1921—)
程莘农    中医、针灸专家。1921年8月24日生于江苏省淮阴市(现淮安市),原籍安徽绩溪。1948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教研室主任,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现名誉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及国家八五重大基础理论科研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拜著名国医前辈陆慕韩为师,数十年潜心研究,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很高;在经络理论的实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主编和撰写针灸专业教科书7部,成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的主要范本。并负责北京国际针灸教学工作,去过十多个国家,进行针灸学术交流。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戴复东(1928—)
戴复东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1928年4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并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
    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首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程设计“都应争取突出新意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他提出:“我有两只手,一只要紧握世界上先进的事物,使不落后,另一只要紧紧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长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使两只手上的精华结合起来,有可能出现好的作品。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
    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
    1984年他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时,获得贝聿铭华人学者奖学金的第一届奖金,用这笔奖金,他单身乘公共汽车遍访美国32城市,对其城市、乡村,各方面环境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开展轻钢轻板房屋体系的开发,可持续性发展及高科技化进行探索。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胡之璧(1934—)
胡之璧    中药生物工程专家。1934年11月3日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潜山。1956年毕业于华东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1959年华东药学院研究生毕业。1984年获联邦德国图平根大学理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物工程重点研究室主任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培育出转化得率最高的洋地黄细胞株,即著名的“胡氏细胞株”;将近代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将农杆菌Ri质粒,成功地引入几十种中草药基因组中,培育出多种转化器官培养系,其中有些品种有效成份含量为天然中药的几十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克服中药资源紧张,开创中药生产与研究的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多次获得全国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侨界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李道增(1930—)
李道增    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专家。1930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安徽省合肥市人)。1952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学本科)。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市首都规划委员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道增教授对建筑设计有广泛的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专精于剧场设计,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58-60年曾主持过国庆工程国家大剧院与解放军剧院的建筑设计(因财力所限未建),至今承担过5座其它剧场设计,天桥剧场方案获首都十佳优秀公建方案第一名;93年赴美国卡纳基梅伦大学教授剧场设计,其学识深受赞赏;99年出版的跨戏剧与剧场建筑两个学科的《西方戏剧.剧场史》是对剧场研究的重大贡献;他的著作《环境行为学概论》、论文“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和对建筑中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大体构成他设计哲学的主干。他主持设计、在全国竞赛中获首奖的“建筑者之家”方案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创作的。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凌永顺(1937—)
凌永顺     中国电子对抗技术专家。1937年4月生,安徽定远县人,195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伪装和雷达红外复合干扰技术的研究上获得突破性成果。199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96年、1998年各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6年获军队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992年经江泽民主席亲笔签署,中央军委为他记一等功,并荣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他还首创了全波段夜视炖激光干扰弹、便携式雷达炖红外成像干扰弹和毫米波炖红外干扰弹,对增强我军反夜视、反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刘德培(1950—)
刘德培     医药分子生物学专家。安徽省阜南市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87—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一直从事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包括分化与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动物与疾病模型、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珠蛋白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性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中港合作研究项目、科技部973重点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国家863重点项目杂合寡核苷酸介导的基因定点修复与疾病的基因治疗等。
    发表论文 130 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引用3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省部级奖四项。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刘玠(1943—)
刘玠    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安徽舒城人。现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1998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2001年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冶金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开发。在“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中研制的计算机过程控制模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主持并参加研究的“武钢一米七热轧计算机控制新系统”等重大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1994年12月以来,作为鞍钢“九五”、“十五”技术改造的总负责人,追踪世界钢铁前沿技术,以其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创新思维,使鞍钢走出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技术改造新路子,先后完成了平炉改转炉、模铸改连铸、轧机更新换代等一系列工艺装备上的革命,主要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致力于重大冶金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创新与实践,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作为鞍钢1700工程总负责人,他积极从事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的决策、关键技术的开发、大型装备的国产化研制等工作。建成我国第一条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ASP),并已成套对外输出,不仅经济效益可观,同时也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项目先后获得“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建成我国第一条自主集成的1780酸洗冷连轧联合机组,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卢秉恒(1945—)
卢秉恒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安徽亳州人。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RP&M工程中心负责人。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自1993年以来,在国内率先开拓光固化快速成形制造系统研究,开发出具有国际首创的紫外光快速成型机及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光、电一体化快速制造设备和专用材料,形成了一套国内领先的产品快速开发系统,其中5种设备,3类材料已形成产业化生产。该系统可以大大缩短机电产品开发周期,对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及迎接入关挑战起到重要作用。“九·五”期间,主持及参加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9项。“十·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和快速制造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等项目。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蒋氏基金会科技成就奖。发表论文300多篇。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宁津生(1932—)
宁津生    大地测量学家。安徽省桐城县人。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从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其研究和实践工作包括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布设,地心坐标的建立和参考椭球体的定位等。80年代在我国首先利用近代数学物理方法推求相对大地水准面,致力于研制适合我国局部重力场结构的WDM地球重力场模型系列,获得当时我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WDM89和WDM94,广泛应用于测绘、空间技术、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和生产。他主持或参加了我国全国和省市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工程,所获得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可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海拔高,直接用于1:5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形测绘,代替繁重的几何水准测量,改变了传统的地形测绘技术方式。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沈荣骏(1936—)
沈荣骏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1936年11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8年毕业于军委测绘学院。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国防科技大学和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于航天工程管理与航天测控工作,是我国航天测控网和某试验场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与国内专家一道创建了我国大型地面测控系统、远洋综合测量船和测量飞机的研制体系,提出与国际接轨的陆、海基全球测控网,主持了航天测控综合兼容的测控网建设,建成了能满足多种飞行试验要求的测控网。1985年以来,现场主持了五十余次发射任务,处理了大量技术与管理难题,为提高我国卫星发射的成功率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以来,参加组织领导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方案论证、基础建设和首飞试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总装备部首届创新贡献特等奖、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突出贡献奖,200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汤中立(1934-)
汤中立    地质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学家。1934年10月30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甘肃省地质矿产局高级工程师,并任长安大学教授。在陈鑫先生指导下,依据找矿线索,发现金川镍矿。评价了第一矿区特大型勘探基地。发现第二矿区深部厚大富矿体,致使其跃升为世界第三大铜镍矿。研究总结了金川矿床模式和中国镍矿成矿规律,提出了“小岩体成大矿”的学说,促进新的镍矿勘查工作。以上工作一举结束了我国缺镍少铂的局面,步入了世界镍资源大国的行列,为金川镍工业的产生奠定了资源基础。198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金昌市,从此昔日的荒山戈壁,变成了名扬四海的镍都。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汪菊渊(1913—1996)
汪菊渊    花卉园艺、园林学专家。安徽休宁县人,1913年4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园林局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等职。他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学家、园林史学家、园林教育家,是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对确立园林学学科理论和研究中国古代园林史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1951年与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商议由两校联合设立造园组,为我国教育史上添了新的一页,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园林专家和领导人才。1962年参加并主持了城市园林绿化10年科研规划。1984年又参加了《中国技术政策》城市建设部分、城市绿化公园部分的撰写工作,并获得技术政策研究重要贡献奖。主持编纂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的园林部分,对建立中国林学体系、总结传统的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任农林水利局、农林局和园林局局长期间,对北京农林建设,园林绿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中国当代园林史作了广为深入的史科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形式到内容上为划分中国古代园林历史进展,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汪燮卿(1933-)
汪燮卿    有机化工专家。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原籍安徽省休宁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获学士学位;1961年毕业于原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主持催化裂解(DDC)、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汽油(MGG)等方面的研究。研制成功具有独创性的用重质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新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功DCC-Ⅱ和以常压渣油为原料的MGG工业成套技术ARGG新工艺;研究成功符合DCC和MGG工艺要求的CRP、CIP、RMG和RAG等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指导研制成功钛硅分子筛作氧化催化剂并实现工业化应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多产液化气和汽油催化裂化成套工业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国内外专利50余件。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5、汪旭光(1939-)
汪应洛    工业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安徽省枞阳县人。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长期从事工业炸药的研制及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在研究开发半乳甘露聚糖——田菁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高威力的田菁10号浆状炸药并广泛推广;率先在我国研制成功EL系列乳化炸药;通过理论研究,成功地研制出适用于各种不同爆破作业使用的8个系列、34种乳化炸药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BGRIMM乳化炸药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及混制装药车已先后技术转让或产品出口给瑞典、俄罗斯、蒙古、赞比亚和智利等国,是我国工业炸药技术走向世界的开拓者。此外,在粉状炸药和爆破技术领域还取得了多项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田菁胶的研究与应用”获1980年国家发明奖三等奖,“EL系列乳化炸药”获1982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BGRIMM乳化炸药的推广应用与混装机械化”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特大型露天铜矿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专著6本。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16、汪应洛(1930—)
汪旭光     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1930年5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5年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的学科带头人。出版《系统工程》成为高校广泛采用教材。在国内率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参与完成“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的研究,《2000年的中国》和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等,被认为是80年代我国系统工程应用的重大成果。近年来提出企业柔性战略概念和实现战略一体化管理观点,以及“精简、灵捷、柔性”生产系统概念、“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理论和方法并加以实施。  
    他长期致力于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融会贯通。提出我国跨世纪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优先研究领域等。是我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已培养博士50余名、博士后9名以及一批硕士。出版著作22篇、教材8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7、王思敬(1934-)
王文兴    工程地质专家。原籍安徽巢湖市人,1934年12月27日出生于上海市。1963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岩体力学专家,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长期致力于水电、矿山、国防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工作,为若干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若干重大水电工程进行研究和论证,为解决关键的地质问题提供了依据。对若干大型国防地下工程稳定性做出了论证。在地下核爆炸及工程防护的地质论证方面取得成就。在矿山及环境工程方面也作出了成就。为开拓工程地质力学和环境工程地质新领域,发展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作出了贡献。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8、王文兴(1924—)
王文兴    环境化学专家。1924年11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萧县,祖籍山东临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顾问。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青岛)。大学毕业后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在原化工部属沈阳、北京、天津化工研究院主要从事烃类催化氧化研究,开发了放射性碳同位素示踪法和电磁泵流动循环法研究烃类催化氧化的机理与动力学。编著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1978)。七十年代后期转向环境化学,曾参加了我国黄渤海污染调查和三省市蓟运河污染研究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1976—1980),近20多年来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六五至九五历届负责人,在大气环境容量、煤烟型城市大气污染、降水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建立了各种室内、室外光化学反应模拟装置,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和煤烟型污染的规律。近年来开展了环境物理化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王正国(1935—)
王正国    野战外科专家。1935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合肥。1956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1970年开始冲击伤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阐明冲击波致伤机制和防治措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年代末,开展创伤弹道学研究,提出高速投射物致伤机制及防治原则,具有重大军事效益。80年代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美国迪贝克国际军医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主编专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邬江兴(1953—)
邬江兴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1953年9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原籍安徽省金寨县。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从1985年起开始从事程控交换机和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实践。1991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容量可达6万等效线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并实现产业化,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研制成功“高性能宽、窄带混合数字交换系统”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12月起先后担任“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专项领导小组成员、总体组组长,参与示范网的开发和建设领导工作,组织并参与总体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攻关,该专项的总体研究课题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起主持国家“十五”期间863计划“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专项工程,担任总体组组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1、徐大懋(1935—)
徐大懋    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专家。1935年生,安徽省当涂县人。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长期致力于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如汽轮机长叶片气动设计准则,最佳余速分布,等转速模化,长叶片分类法,供热机组设计原则,“比焓差”法等,形成了先进的设计体系。主持开发的两排汽210MW汽轮机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国内全面替代了老产品;在引进型300MW和600MW汽轮机的国产化和优化过程中,解决了600MW汽轮机因推力过大而不能满发的难题,性能超过了引进技术;降低火电煤耗的首批成果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2、徐南平(1961—)
徐南平     化学工程专家。1961年4月生,安徽桐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膜与膜过程和材料化学工程,1996年参与起草国家科技部膜领域“九五”攻关计划,1997年作为总负责人组织了多家单位参加的国家863“无机分离催化膜”的研究工作,2001年代表多家单位作“九五”攻关结题报告,具有主持多家单位合作的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的成功经验。95年以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军工项目、国家“863”项目及部省级项目三十余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被SCI 和EI检索论文103篇,申请专利1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国家化工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国家“九五”攻关优秀成果奖一项。担任中国膜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学术秘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化工学报》、《膜科学与技术》和《水处理技术》等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以及《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3、翟光明(1926-)
翟光明    石油地质勘探专家。1926年10月1日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原籍安徽省泾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1950年参加新中国第一批在大西北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后来在石油部党组领导下参加和制定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以及辽河油田和四川等地区的整体勘探部属和组织实施,相继发现一批新油田和扩大已有油气田的地质储量。七十年代完成了渤海湾复式油气区地质规律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并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80~90年代提出了盆地“三史”结合油气运移和聚集的综合分析理论,根据全国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提出全国科学探索井的勘探规划,实施的结果相继发现了吐哈油田和陕甘宁中部大气田以及一些重要的油气发现,获得了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奖一等奖,199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又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1992年以后他领导了石油系统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为我国今后石油工业长远规划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1997年首次在重国北京召开的第十五界石油大会上,他担任大会秘书长。近几年继续进行中国油气勘探的战略工作,完成中国工程院重要攻关项目“能源发展战略及十一五的重点咨询研究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的研究。2004-2005年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完成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4、章基嘉(1930—1995)
章基嘉     长期天气预报专家。安徽绩溪人。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南京气象学院教授及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并被选为工程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生部,获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先后从事气象教学、科研和组织领导工作,在大气环流和中长期天气预报、青藏高原对东亚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199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第2完成人),《长期天气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长期天气预报理论、方法和资料库建立”)等。为纪念在章基嘉气象学上的贡献,南京气象学院设立了章基嘉奖学金。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5、郑守仁
郑守仁     水工建筑物设计及施工专家。安徽颍上人,汉族,1940年1月生,196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员,大学本科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58年9月至1963年9月,在原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工建筑专业学习。1963年9月,毕业分配到长办施工设计处工作,先后任乌江勘测设计大队导流专业组组长、施工设计处导流组副组长、施工设计处副处长、施工设计处处长;1986年6月,任长办副总工程师兼隔河岩设计代表处长;1991年5月任长江委副总工程师,1994年1月兼任长江委三峡工程代表局局长;1994年2月任长江委总工程师、中共长江委党组成员兼三峡工程代表局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8月任长江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6、朱学稳(1932—)
朱学稳    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洞穴学与岩溶学家。1932年11月12日生于安徽省舒城县,195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早年在国家地质部与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戴广秀共事。参加过长江三峡坝址比选勘探及库区渗漏调查论证、贵州区域岩溶研究和成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1965—1977年是国家地质部南江大队的技术负责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致力于洞穴与岩溶学研究及岩溶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规划设计,并长期组织领导中外联合洞穴探险工作。曾是加拿大Mcmaster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出访过英国、爱尔兰、加拿大、美国、匈牙利、奥地利、古巴、澳大利亚、法国和瑞士等国。在国内外发表论著近百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集体)和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在学术上提出“峰林喀斯特的同时态系统演化论”、“地下河洞穴的系统发育和演化模式”等理论,是国内外“岩溶天坑”命名、科学概念建立的第一位学者。近十多年来,为了我国南方岩溶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不顾年迈、尽心尽力,特别是在重庆市武隆县旅游业的发展及奉节天坑地缝和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的评价、开发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在当地人民群众中有口皆碑,被同行尊为“天坑之父”。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科技咨询中心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徐霞客研究会常务理事、旅游地学研究会委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会员、“中国岩溶”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7、朱永贝睿(1929—)
朱永贝睿    核化学化工专家。1929年12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省泾县。1947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47年秋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51年毕业。毕业论文是合成治疗血吸虫病的锑剂,由冯新德先生指导。毕业后留校,任张青莲先生的无机化学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留清华,在张子高先生领导的普通化学教研组从事工科大学化学教学。1955年底,调入筹建中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为原子能专业准备放射化学课程和实验。通过自学和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杨承宗先生的研究室进修,完成了任务。1958年起,在何东昌、汪家鼎、滕藤同志领导下筹建我国高校惟一的人工放射性物质工艺学专业,培养核燃料后处理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该专业于1960年归人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他1970年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现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曾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现为核研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78年晋升为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92062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