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安徽院士
 安徽院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馆藏资源 >> 特色馆藏old >> 安徽院士 >> 安徽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分类:安徽院士 日期:2007-10-15 10:39:42 点击数:95330

1、安芷生(1941—)
安芷生    第四纪地质学家。原籍安徽六安,1941年2月生于湖南芷江。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为确立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与深海沉积序列的对比,以及黄土堆积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首先引入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最早指出我国240万年前发生的重大地质气候事件,测定了蓝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变迁的代用序列:对控制我国中东部环境的古季风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合著《黄土与环境》一书,是主要执笔者之一。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查全性(1925—)
查全性    电化学家。1925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原籍安徽省泾县。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 1957年到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从事电极过程研究。曾任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英国《应用电化学杂志》、美国《化学研究纪事》顾问、编委。他长期从事电化学研究,包括电极/溶液界面上的吸附、电化学催化、半导体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生物电化学工业电解等。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近200篇学术论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电极过程的专著《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近年来,他主要研究新型化学电源和生物医学传感器,包括大功率液态阴极锂电池、高效二次锂电池等。由于研究应用了新材料和新体系而有了新的突 破,所取得的成果已在我国的一些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陈国良(1938—)
陈国良    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1938年生于安徽颍上。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研究。在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组选择网络、递归选择网络、Benes网络选路算法、VLSI平面嵌入算法、网络最大流算法、装箱算法的平均性能分析等。在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并行算法—并行机结构—并行编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研制了安徽省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与淮河流域防洪防污调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陈新民(1912-1992)
陈新民    冶金学家。安徽省望江县人,中共党员,1952年后来长沙工作。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1年赴美深造,1945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冶金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受命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后改名中南工业大学)并担任首任院长,是中国冶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理论、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在国内外发表几十篇重要科学论文;他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材料等学科,形成了我国有特色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主持的“氯化镆脱水反应的基础研究”获1978年湖南省科学大会奖。著有《物理化学》、《冶金化学热力学》等。
    曾任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担任过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湖南省主任委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陈学俊(1919—)
陈学俊    热能动力工程学家。1919年3月5日生于安徽滁县乌衣镇。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曾任动力系主任、副校长。长期从事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是我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50年代起,在国内最早开展应用基础学科——两相流与传热的理论研究,是国内这门新学科分支的奠基人。开设电力、热能工程及锅炉专业的大多数课程, 编著有《锅炉学》、《锅内过程》、《燃气轮机》、《蒸气动力厂》 和 《锅炉原理》 及 《两相流与传热》等11本著作,为高等院校所采用。培养研究生50余人,其中获博士学位27人,硕士学位14人。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科技进步奖4项,部委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6、慈云桂(1917-1990)
慈云桂    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安徽桐城人,194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电系。后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委等职。1956年加入共产党。1972年后率领国防科大计算机科研队伍,先后研制出26种型号各异的大、中、小型计算机,历经5年,至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中央军委给慈云桂荣记二等功。为中国电子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著有《雷达原理》、《概率论信息论基础》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7、邓稼先(1924—1986年)
邓稼先    中国核物理学家,1924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平,16岁随其姐来到四川江津念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返北平,应聘于北大物理系任教。1948年到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念研究生,被选入“留美科协”总会干事会。新中国的诞生促使他决心尽早回到祖国。1950年8月,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冲破重重险阻登上了回国轮船。1950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后历任研究所付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付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付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付主任,是我国核武器理论与技术的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共委员会委员。
    1985年7月患直肠癌,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6年7月29日卒于北京。终年62岁。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方精云(1959—)
方精云    生态学家。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长江特聘教授,生态学系主任。195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林学系,同年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1983年赴日本学习,1989年获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及美国生态学会主办刊物《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
    方精云主要从事植被生态学、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植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他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
    他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植物属-水青冈属(Fagus L.)植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较为深入地研究了长江中游湿地50年来的生境变迁及其生态后果。
    方精云重视野外调查工作。20多年来,对中国和日本的主要植被类型都曾做过实地考察或定点观测,研究地点涉及我国西藏、青海、新疆、黑龙江、海南等25个省区和日本的一些地区。1995年参加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对加拿大高纬度地区的生物、冻土、冰雪和大气进行过研究。
    方精云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国际重要刊物的论文40余篇,包括“Science”论文2篇。曾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入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1),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
    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9、方荣祥(1946—)
方荣祥    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专家。1946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分析了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及其变异的特点,阐述了1968年香港流感病毒基因可能来自于动物流感病毒的观点。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株)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发现了弹状病毒中的一个新基因。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在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界定了水稻细胞壁蛋白GRP基因启动子中负责维管束特异表达的DNA序列;发现了融合CMV外壳蛋白多肽可大幅度提高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0、方守贤(1932—)
方守贤    加速器物理学家。原籍安徽太平,1932年10月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60年代初,发现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存在着一种由于自由振荡而引起的不等时性现象。1982年至1983年在西欧联合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参加新型强流反质子积累环设计、负责聚焦结构设计,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小中型环形加速器的消色散方法。1983年至1986年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设计,对其理论设计作了改进。1986年至1992年全面领导BEPC工程建设、运行及改进,按期完成投入运行,整机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机器中占领先地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何祚庥(1927—)
何祚庥    1927年生于上海,原籍望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对伪科学、邪教的口诛笔伐以及对经济、社会问题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得出的结论使之近来成为“曝光率”颇高的新闻人物。由于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成就,被称为“两栖院士”。
    何祚庥长期以来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层子模型的研究,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等,先后发表约250 篇科学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他还曾从事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何祚庥还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约300 多篇科学论文。在反对伪科学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积极参加了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社会影响很大。
    何院士发表的科学论文加起来共有550篇。近年来,何祚庥从事中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等。

12、洪德元(1937—)
洪德元     植物学家。1937年1月生于安徽绩溪。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在玄参科、桔梗科和鸭跖草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多项,2000年度何梁何利奖和全国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3、侯学煜(1912—1991)
侯学煜    生态学家。安徽和县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1945-1949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主张土壤性质明显受母岩性质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气候决定土性论的观点,最早发现和研究中国的土壤指示植物;研究植被地理分布,主张山地垂直地带性服从水平地带性规律,为所著中国植被分区建立了理论基础;中国编制中国植被图的先驱,农业植被制图创世界先例;提出“大农业、大粮食”的观点,大力宣传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4、黄纬禄(1916—)
黄纬禄     导弹与控制技术专家。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 高级技术顾问。
    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在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及控制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我国涉及火箭技术相当多的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和改型设计难关,进而通过自行设计相继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没有任何外国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个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并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射击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及冷发射、高海情下导弹出水大姿态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5、江泽涵(1902.10.6—1994.3.29)
江泽涵     数学家。安徽旌德人。192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最早的拓朴学家,主要从事拓朴学的教学与研究,有很大的影响。研究领域有莫尔斯理论,覆叠空间与纤维丛,不动点理论等。30年代应用莫尔斯理论得到关于调和函数的临界点的多项成果,并对尼尔森曲面映射理论中万有覆叠的紧化提出了代数讲法。40至50年代确立了不可定流形的可定向双层覆叠的几个基本性质,并计算了一些重要纤维丛的同调群。60年代重新研究尼尔森不动点理论,领导科研集体在尼尔森数的计算和实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教数十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6、金建中(1919.7.23—1989.10.12 )
金建中     物理学家。原籍安徽黟县,1919年7月生于北京。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在辅仁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航天工业部研究员。主要从事真空物理与技术的研究,是中国真空科学的创始人与开拓者。负责研制出性能接近当时国际水平的电磁双聚焦反应粒子能谱仪等多种核物理仪器。在中国第一台1兆伏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2兆伏高气压质子静电加速器的加速管及真空系统的研制和建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金属高真空油扩散泵和金属超高真空系统的研制与建立、创建与发展中国真空科技研究机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7、鞠躬(1929—)
鞠躬     神经解剖学家。原籍安徽绩溪,1929年11月22日生于上海市。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发现了脊髓向下丘脑的直接投射;提出了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分泌系各核团树突伸展方向及传人来源分化的概念;研究了脑下垂体后叶含多巴胺及其它一些神经肽的神经纤维的起源,矫正了文献上的一些错误;近年来发现一些高等哺乳动物脑下垂体前叶内存在大量脓能神经纤维,可以和前叶腺细胞形成突触,并且调节垂体前叶的分泌,因而提出了垂体前叶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这一发现对神经内分泌学有重要的意义。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8、李家洋(1956—)
李家洋    植物分子遗传学家。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肥西。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Brandeis)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内源激素与外界环境因子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理。(1)阐明了拟南芥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主要来自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吲哚-3-甘油磷酸(IGP)。(2)系统鉴定和研究油菜素内酯的应答基因,发现油菜素内酯可通过通过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细胞分裂,可在拟南芥细胞培养中替代细胞分裂素;提出植物细胞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的假说。(3)发展系统鉴定植物功能基因的植物表达文库转化法,分离了一批株型与育性等生长发育性状发生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并克隆出相关基因。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李小文(1947—)
李小文    遥感、地理学家。1947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原籍安徽贵池。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主任。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在对地定量遥感方面,力倡病态反演理论。在赫姆霍兹互易原理在地表遥感中适用性(尺度效应)研究方面,给出赫姆霍兹互易原理用于非均一像元二向性反射的约束条件。在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尺度效应研究方面,建立了适用于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刘盛纲(1933—)
刘盛纲    电子物理学家。1933年12月生,安徽合肥人。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等10余所国内著名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德国汉堡工业大学、韩国 POSTECH大学、英国Leeds大学客座教授,美国(MIT)国际电磁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真空电子学会主任委员,党的十二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盛纲院士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杰出的电子物理学家,是我国本领域的先驱者和具有国际声誉的学术带头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工学“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理学“光学”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已培养硕士、 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等高级科技人才130余名。在微波电子学、相对论电子学、电子回旋脉塞、自由电子激光、微波等离子体等领域方面,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建立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出现学术专著4本,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相对论电子学》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曾主持过4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担任大会主席,10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及分会主席,14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主题报告。曾获国家级、部、委及省级科技进步奖25项,1987年获得第14届“国际马可尼奖”提名。两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全国劳动模范,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青年科学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大学项目中国专家组副组长,国家863—410主题专家组成员,还受聘担任“大功率微波电真器件技术”和“强辐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微波与电磁辐射”国家级开放重点实验室等三个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跨学科重大项目“微波等离子体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1、刘有成(1920—)
刘有成     有机化学家。安徽省舒城县人,1920年11月6日出生。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5年公费赴英国留学,1948年获利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专业有机化学。随后赴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51年到芝加哥大学师从卡拉施(M.S.Kharasch)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员,1954年12月回国。1955年后历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系名誉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1987年至1993年应国家教委聘任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和第三届理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和第二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担任过国际性刊物《化学中间体研究》(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编委(1987~1989)。现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化学》、《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编委。研究领域为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反应、辅酶NADH模型形式上负氢转移反应机理等,是我国有机自由基化学奠基人之一。培养博士三十余名,硕士二十余名,发表论文260余篇。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1989年获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奖。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自由基化学》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单电子转移反应研究》1987年、1995年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2、卢强(1936—)
卢强    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安徽芜湖人。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80年代,开拓了电力系统最优控制领域,推动了学科发展。将变分法及其他有关数学分支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动态学、计算机软件及仿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新学科体系。将电力系统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推广至多机系统,发展了多机系统分散最优控制理论,著有《输电系统最优控制》(科学出版社),按此理论研制的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装置自1987年开始投入我国各大电网使用,对改善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90年代,将微分几何理论与电力系统动态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集成,创立了电力系统非线性分散最优控制的微分几何方法体系,发表专著《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科学出版社);近年来,又进一步研究解决了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控制问题。2001年4月美国克鲁渥(Kluwer)学术出版社出版了他著的《非线性控制理论与电力系统动态》(英文)一书。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电力系统非线性和非线性鲁棒控制问题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他主持的微机非线性励磁控制器和调速器的研制工作取得了突破。励磁控制器的研制中有所突破。
    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3、陆大道(1940—)
陆大道     经济地理学家。1940年10月生于安徽省桐城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其中包括:通过对工业布局影响因素评价等方面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组织和参与组织了环渤海、东部沿海、新疆、京津唐、西部重点经济带等区域发展的研究,对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区域发展中的结构演变趋势,对地区差距的因素影响及其趋势作了深入评价,论证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扩大是经济高速发展难以避免的副作用等。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一级轴线的战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主持编制了《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系列),对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态势进行了系统的跟踪评价和预测、建议。发表论文约90篇,专著21本。多次获国家级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奖励。先后在德国进修和担任德国两个大学客座教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4、彭一刚(1932—)
彭一刚    建筑专家。1932年9月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担任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西方建筑理论的同时,还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古代造园艺术及民居、聚落等的形态、景观,运用当代空间理论及艺术心理学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既渗透了古今中外的哲学、美学思想,又紧密联系我国当前的建筑创作实践,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他撰写的《建筑空间组合论》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撰写了《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创意与表现》等六部专著,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5、任新民(1915—)
任新民    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中共党员。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 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88年又被该院聘任为理事;1988年被国务院聘任为国家学位委员会委员。他还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工程学院等院校聘任为兼职教授;1988年还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聘任为初始会员。  
    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作为首区总指挥,协助领导和指挥了这一重大的飞行试验任务。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现称院士)。

26、宋家树(1932—)
宋家树    金属物理学家。1932年3月21日出生于安徽舒城。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1958年该校研究生毕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50年代从事高温合金及金属强度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之后,在特种核材料应用研究这一科技领域中进行了长期的开创性的研究,有不少创造发明。曾参加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关键部件技术的攻关,为发展我国核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曾获多项国家级奖励。近年从事新材料及能源领域发展战略和军备控制方面的研究。曾应聘参加国家高技术计划,科技攻关及新材料应用研究计划的编制工作。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7、孙德和(1911—1981)
孙德和     钢铁冶金学家。生于1911年8月21日,安徽桐城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工程师学位,1943年获阿亨工科大学博士学位。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系统地研究了钢中含氢、真空测氢和真空冶炼对不同钢种含氢的影响;创制了真空钢液取样测氢和氧的仪器。主持了我国第一个特殊钢厂—大冶钢厂的扩建工程总体设计。积极推进和指导我国第一个氧气转炉厂、连续铸钢、钢水真空处理和炉外精炼等项目的实验和工程设计。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8、汪耕(1927.10.11—)
汪耕    电机设计专家。原籍安徽休宁,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1958年起组织并具体参加制定了世界第一台12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方案和各关键部件的研制。在以后20多年中,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较顺利的诞生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1998年底我国已制造了450台50MW-300MW、总容量共约45000MW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并在电站中投入运行。作为中方设计负责人,1983年、1985年二次赴美国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发3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1987年与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师分别带领二厂设计组去美国西屋公司进行6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优化设计。这两种发电机试验性能良好,已开始批量生产。2000年12月与丁舜年院士共同负责完成了1000MW级大型汽轮发电机开发设计研究课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9、汪堃仁(1912—1993)
汪堃仁    生理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安徽休宁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发现刺激狗迷走神经中枢端后,脑垂体后叶细胞发生变化,证明脑垂体后叶细胞中颗粒为其分泌产物;发现ATP酶在胃粘膜壁细胞内呈特异性阳性反映,以及其与胃泌酸的关系;与合作者发现丙种球蛋白对大鼠注射ccl4的中毒现象有预防作用;发现肿癌临床验方复方中草药与单方猪苓提取物对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效果,证明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与细胞质内cAMP磷酸二酯酶受到抑制有关;发现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的间期内和有丝分裂期中,微管分布以及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内微管分布的差异。80年代以来开展了癌变原理和肿瘤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0、王业宁(1926—)
王业宁    物理学家。女,原籍安徽六安,1926年10月出生于安徽安庆。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49—1950年在南京药学院任教,1950年至今历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固体中相变与缺陷的内耗声衰减研究。对于一级位移型相变的瞬态内耗与稳态内耗都最早获得重要的实验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机制。近期又统一了两个学派关于瞬态内耗的理论。发现畴的粗(细)化具有一级相变特征及二级铁弹铁电相变引起的内耗峰;建立了畴界粘滞损耗理论,定量解释了畴界引起的力学和介电性能的一些反常行为,从而可以作为研究记忆元件(电学的和力学的)性能的手段。首次研究高温超导体中的类相变与铁弹行为,并测定相应的铋锶钙铜氧的弹性软模;结合内耗背景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及其在Tc下的陡降,提出伴有动态畸变云的载流子模型并用内耗法求得了超导能隙。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1、文兰
文兰    微分动力系统专家。1946年3月出生于甘肃兰州,原籍安徽泾县。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81在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2月—1990年7月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北京大学教授。在一定附加条件下证明了非扩张双曲吸引了的Williams猜想;将可逆系统的C1封闭引理扩充到不一定可逆的系统,重新证明可逆系统的封闭引理至一个强化的形式,使得有待封闭的轨道弧段的两个头中的一个可以不依赖沿非游荡点轨道的导算子族,解决了由可逆到不可逆所产生的实质性困难;建立了流的遍历封闭引理和排除给定指标周期轨道集的爆炸;与他人合作,证明了一个一般的C1衔接引理,并由此解决了几个提出已久的轨道衔接问题。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2、吴杭生(1932—2003)
吴杭生     超导理论专家。教授,安徽桐城人。1953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王竹溪教授的研究生。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76年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1978年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固体理论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多篇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3、吴奇(1955—)
吴奇     高分子化学家。1955年生于安徽芜湖。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1987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德国BASF公司研究总部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特殊高分子的表征、高分子链的构象变化和组装以及高分子凝胶方面的研究。设计了高温激光光散射仪,并测定了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和链构象,观察到高分子线性长链可随溶剂性质的变化,从伸展的无规线团蜷缩成稳定的单链小球,揭示了链折叠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过程。其有关微乳液的数据处理方法被称为“安吴氏作图法”。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4、吴新智(1928—)
吴新智    古人类学家。1928年生于安徽合肥。1953年上海医科大学医本科毕业。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196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迄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古人类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同时开创并推动了我国今人类学的一些分支领域的研究。参加或领导的野外队曾发现郧西和淅川的直立人、丁村等处的智人化石和与古人类进化有关的大量材料。通过对大荔、淅川、阿拉戈(法国)、柯布尔(澳大利亚)等地人类化石的研究,发表了专门的论文,并综合研究我国的各种古人类材料,探讨了我国古人类的发展规律。1984年与国外学者一道对古人类学界的热点问题“现代人的起源”提出了“多地区进化”假说,成为这一问题最主要的两大假说之一。在对我国、非洲、欧洲、东南亚、澳洲的古人类进行综合研究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人类发展过程提出了“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1991年直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曾任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等,现任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5、徐克勤(1907—2002)
徐克勤    著名矿床学家、岩石学家。安徽巢县人,1907年3月15日生。193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39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1944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8月起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翌年兼任系主任。先后当选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质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等职。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徐克勤从事地质工作70年,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华南花岗岩类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半个多世纪来,他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地质人才,其中包括30多名博士和硕士。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6、徐仁(1910年8月22日—1992年11月18日)
徐仁    古植物学家和孢粉学家。安徽当涂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37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他前往印度勒克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于1946年被该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及金质奖章。二次赴印后,徐仁于1952年在李四光教授的帮助下重新回到祖国。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副教授。
    徐仁是世界古植物学及孢粉学权威人士之一,中国古孢粉学研究的创始人。推论出中国古、中、新生代含煤岩系和中新生代含石油地层的地理分布规律,为普查找煤和石油提供理论依据;解决了争论多年的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地层时代及对比的问题。为探讨喜马拉雅山的升起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古植物学证据。1983年根据古植物学证据,提出北美与东亚两个相距很远的植物区系现存不少相同的属,是因为原地有孑遗分子,而不是迁移的结果,从而解决了140年来植物地理学领域中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933年,徐仁在北京大学任助教期间,便一边教学一边从事植物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在印度勒克大学时,他主要对我国云南泥盆纪植物化石和微化石进行了研究,实际考察了克什米尔的地层,并研究了克锐阿峡谷紫色砂岩中的微体化石,这使他成为国际上微体化石研究的先驱之一。二次赴印期间,他在当时国际上惟一的古植物研究所——印度萨尼古植物研究所对同型木和中国泥盆纪微体化石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此期间,徐仁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访问了瑞典与英国,学习了T·哈利(Halle)和T·M·哈里斯(Harris)研究古植物的方法,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并于1949年担任了印度古植物研究所副教授兼代所长。
    1954年徐仁调入北京后,先后任地质部地矿司孢粉实验室主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孢粉古植物研究室主任、地层古生物研究室主任等,并在此期间培养了一批孢粉工作研究人员。因为我国十二年科学规划中有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课题要做,徐仁于1962年正式调到植物研究所,主持了西南地区中生代植物研究,参加了《生物史丛书》第二分册、《植物的发展》与《中国古生代植物》、《中国新生代植物》等专著的编写工作。1980年,徐仁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并于同年兼任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
    徐仁致力于植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近60年,在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古植物学及孢粉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与他人合作出版专著6种。其中有进化论方面的论文3篇,植物生理学方面2篇,植物形态与解剖学7篇,古植物学53篇和孢粉学方面的14篇。这些论著的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徐仁的成就卓著,他在植物学界和地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先后担任过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中国第四纪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和中国孢粉学会理事长。他还一直是印度古植物学会会员和名誉会员。他曾先后访问过法国、英国、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家,与世界各国的植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有广泛的联系和合作。1981年,他被聘为第13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副会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7、徐中舒(1898—1991)
徐中舒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初名道威。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925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8年任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诗十九首考》一文受陈寅恪赏识,1930年经其推荐,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编辑员,两年后升为研究员。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八年,发表一系列学术论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30年代初期参加整理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明清档案,颇著成绩;同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课,讲授“殷周史料”。1934年与容庚等共同发起成立考古学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应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学协聘,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从40年代起,他先后还在乐山武汉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1949年以后除继续担任川大教授外,并兼西南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徐中舒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学是其主攻方向,对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显著贡献。他在治学方法上,除继承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外,扩大研究视野,力求掌握全面,尽量利用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联系补充,以体现历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献,既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资料,又具有宏观素养,善于把田野考古、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工艺学诸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反复论证,力求其是。他强调研究古文字学应和古史研究相结合。他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有《木兰歌再考》、《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再论小屯与仰韶》、《〈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论〈战国策〉的编写及其有关苏秦诸问题》、《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社会性质》、《陈侯四器考释》、《金文嘏辞释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西周墙盘铭文笺释》、《西周利簋文笺释》、《周原甲骨初论》等论文,论证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独到的见解。从40年代开始,还对四川地方史进行研究,撰写《巴蜀文化初论》、《续论》、《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等文。
    专著有《史学论著辑存》、《论巴蜀文化》、《左传选》等;还主持编纂了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录》、《甲骨文字典》等多种工具书。
    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38、许根俊(1935—)
许根俊     生物化学家。1935年11月23日生,安徽歙县人。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在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研究中用钠-氨还原胰岛素硫硫键、除去苄基和其他保护基,并把处理后的A-、B-链还原并重氧化生产具有生物活力的胰岛素;提出并成功地实现了用天然肽于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在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研究中,测定了该酶的一级结构和晶体结构,克隆和表达了这个酶,系统地研究了该酶的动力学,作用机制和调节作用,发现该酶在反应中存在磷酰化中间物、别构部位和催化部位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发现ANP对蛇肌酶有激活和抑制双重调节作用,提出了该酶催化过程的一个新的机制以及该酶在天然状态下活性部位是不完善的观点。在对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一二磷酸酯酶的研究中,确定该酶的催化作用是双底物双产物序列催化机制,镁离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精氨酸残基是底物结合的必需基团,以及该酶有一个非必需的活化基团;确定了兔肝果糖二磷酸酯酶的催化和别构部位。此外,还证明了胸腺素β-4是由巨噬细胞而不是由胸腺细胞合成的。近年来,对于蛋白质的折叠与去折叠,结构域在折叠和去折叠中的作用,结构域在折叠和去折叠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果。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9、许厚泽(1934—)
许厚泽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安徽歙县人。
    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重要贡。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0、许杰(1901—1989)
许杰     古生物学、地质学家。安徽广德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毕生研究古生代重要化石门类笔石,确立了中国南方含笔石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对中国南方奥陶系、志留系笔石相地层时代划分起了先导作用。对三角笔石生物体进行微细结构研究,解决了国际古生物界百年来未能解决的三角笔石形态结构、分类及演化方面的问题。通过早年的地质和矿产调查,尤其是50年代以来担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等领导职务,对中国地质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1、杨石先(1897—1985)
杨石先     中国化学家。蒙古族。原籍安徽怀宁,1897 年1月8日生于浙江杭州,1985 年2月19日卒于天津 。1918年毕业于清毛白杨华学堂。192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后兼任理学院院长。1929年再度去美国在耶鲁大学 研究院任研究员,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科学研究工作者学会会员,同年回国,继续执教于南开大学。1937年任西南联大化学系主任及昆 明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后兼任西南联大教务长。1945年第三次赴美,在印地安那大学任访问教授兼研究员,从事药物化学的研究。1948年任南开大学教务 长并代理校长,1957年任南开大学校长。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杨石先主要研究农药和元素有机化学,并长期从事化学教育,创建了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系统研究有机磷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高效农药,1978年研究所有10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系统地研究了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80年代初在南开大学创建分子生物研究所,在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点上开始新的探索,曾获国家专利,科学奖。
    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42、杨振宁(1922~)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2年9月22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去美国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指导下研究理论物理,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 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49-196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年起任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杨振宁主要从事统计力学、量子场论、凝聚态物理、基本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密尔斯共同提出杨-密尔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基础。另一项杰出贡献是: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提出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为此,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1949年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费米-杨模型。1957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与李政道和奥赫梅合作提出在β衰变中不仅宇称不守恒,而且电荷共轭也不守恒;与李政道合作、与朗道和萨拉姆各自独立地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组合宇称(CP)守恒的假设。1959-1962年,与李政道合作实验分析高能中微子和W粒子的研究。1974年-1975年与吴大峻合作提出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以及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67-1985年与邹祖德合作提出高能碰撞理论等。在统计力学方面,1952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关于相变的理论。1966-1969年间与杨振平合作得到关于数种模型的严格解。在凝聚态物理方面,1961年与拜尔斯合作对磁通量量子化的解释,1962年提出非对角长程序观念等。
    杨振宁于1971年夏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3、叶笃正(1916—)
叶笃正    著名气象学家,中国大气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安徽安庆人,1916年2月21日生于天津,1940年清华大学毕业, 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主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主任,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叶笃正先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50余年,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被世界气象组织评价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1987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获得第二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成就奖和陈家庚地球科学奖;2003年5月,获第四十八届世界气象组织(WMO)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2006年1月9日,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4、俞建章(1898年1月12日—1980年10月3日)
俞建章    字端甫,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教育家。1898年1月12日生于安徽和县。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河南中州大学助教。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3年升副研究员,赴英国留学。1935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兼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3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兼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41年任重庆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年末调任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地质科主任。1952年任东北地质学院教授、地质勘探系系主任兼地史古生物教研室主任,仍兼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1980年10月3日在吉林长春市病逝。
    俞建章毕生从事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最擅长的是珊瑚化石研究。早年曾发表“丰宁系(中国下石炭纪地层)之时代及其珊瑚化石之分带”(1931)、《中国下石炭纪珊瑚》(1933)、《中国南部丰宁系珊瑚》(1937)等重要著作。他建立了中国下石炭统的4个珊瑚化石带,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国早石炭世生物地层学奠定了基础。1963年,他发表了“论述泡沫内沟珊瑚与六射珊瑚的关系并建立中珊瑚目与泡沫内沟珊瑚科”一文,为探讨皱纹珊瑚与六射珊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线索。他晚年与人合著发表了“中国下石炭统的异珊瑚”(1979)和“论异珊瑚”(1980)等文,发现了异珊瑚新类型、填补了中国这个门类的空白。他又致力于石炭纪和二叠系珊瑚之综合系统研究,发表了《石炭纪二叠纪珊瑚》(合著,1983)。他是国内珊瑚古生物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俞建章对其他门类化石研究也有重大贡献。1930年他发表的《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是我国论述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类动物群的第一本专著,为我国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研究奠定了是坚实的基础。此外,他对三叶虫、腹足类、菊石、海绵等门类化石也有很好的研究,发表了诸多成果。
    俞建章长期从事地质教育事业。他在重庆大学地质系和东北(长春)学院担任领导期间,首先以一名普通教师身份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不但教好课,搞好科研,更抓紧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备建设,又根据国家需要培养了多批研究生,对中国地质科研力量的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首批学部委员。

45、张本仁(1929—)
张本仁     地球化学家。安徽怀远人,中共党员,1983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地质矿产部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地质矿产部“地球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现任中国岩石圈委员会委员。
    在“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主持完成的国家和部委系统重大攻关、重要基础和基金项目共10余项,获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以他为首出版了《豫西卢氏-灵宝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和《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等专著4部,主编《地球化学论文集》3部,主编《地球化学》教材1部。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他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5名,硕士生21名,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 学术论文100余篇。于1989年被授予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6、周本濂(1931—)
周本濂     材料物理学家。1931年10月生于江苏扬州,籍贯安徽合肥。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开始研究材料热物性,建成全国高温热物性测试基地金属所部分。为重要国防任务的关键材料物性测试作出了贡献。烧蚀过程测热导、移动边界方程解析解和激光脉冲加热-降温法测比热等均有创新。导出非线性各向异性温度场和应力场表达式,对照CT检测,阐明了再入工况下,碳/碳复合材料的热应力损毁机理,为热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材料热物性微观过程理论研究,用自制装置观测性能瞬时变化的动态过程;成功测定了薄膜的膨胀性能,为空间站热设计提供了数据。80年代中期开始复合材料的仿生探索,取得明显效果,如仿骨哑铃型晶须比平直晶须的增强效果提高一倍以上。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91349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