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古籍保护中心
 安徽人文讲坛
 安徽人文讲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读者园地 >> 安图讲座 >> 安徽人文讲坛

安徽人文讲坛2021年7-12月场次安排

分类:安徽人文讲坛 日期:2021-07-20 17:10:39 点击数:1153

(时间15∶00-17∶00)

场 次

讲座日期

选    题

讲席教授

地点

第182

7月11

“两个大局”中百年大党的使命与行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汪兴福

省图书馆

第183

88

改革开放的安徽探索

邢  军

省图书馆

第184

9月12

社会主义五百年

王先俊

省图书馆

第185

10月10

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姚宏志

省图书馆

第186

1114

品味中西医文化

周亚东

省图书馆

第187

12月12

朱熹理学思想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

周晓光

省图书馆

第188

待定

传统科技经典与中华文明传续

钱  斌

待定


182讲 “两个大局”中百年大党的使命与行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讲席教授  汪兴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段话浓墨重彩地展开了三幅厚重的历史画卷。画卷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近现代史叙事,大约500年,主题是全球化与现代化;画卷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华民族复兴史叙事,大约180年,主题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画卷三:党的百年奋斗史叙事,主题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三幅画卷的主轴是现代化。“两个大局”的本质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世界与方法论。籍此,才能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历史贡献与时代责任,深刻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

汪兴福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政治学会秘书长、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主要从事党的创新理论、现代化、制度变迁与组织学习等问题研究。2016年、2020年授予省委党校名师、学术名家称号,2019年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获全国干部教育好课程。

 

183 改革开放的安徽探索

[讲席教授  邢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的“大包干”被誉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讲座将系统回顾安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光辉历程,全面总结安徽在农村改革、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均衡教育、医疗改革、社会治理、生态建设、区域协调、城乡融合、脱贫攻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历史启示,多维展示江淮儿女敢为人先、敢闯新路而形成的时代精神、创新基因、独特模式和成功密码,客观记录实现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强省”、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变革,有效激励全省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在新时代创造安徽发展新的更大奇迹。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当代安徽发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6项。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2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国图书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及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余次。在全国各地进行理论宣讲、社科知识普及50余次。先后荣获中国青少年研究突出贡献奖、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学会工作者等。

 

184 社会主义五百年

[讲席教授  王先俊]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大致分为“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个阶段。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既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这个过程是曲折的;同时社会主义又总是在开拓中前进的,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王先俊  二级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团成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2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党的文献》《中国哲学史》《红旗文稿》《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清末民初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著作教材20余部,获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185  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讲席教授  姚宏志]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孕育和铸就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是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继续学习和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

姚宏志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委宣讲团成员。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项目4项、安徽省社科重大项目1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走向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等著作5部,科研成果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86  品味中西医文化

[讲席教授  周亚东]

中国有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养育不同肤色的种族,孕育不同风格的文化。中西医学是当今世界并存的两大相互独立的医学体系,两者来自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字、人类的历史活动和文化传统,两者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两者在理论体系、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诊疗模式乃至审美意蕴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关于中西医学谁优谁劣,毛泽东对中西医曾做过这样评价:“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医言气脉,西医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周亚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外事办、港澳台办)院长(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重点培育智库——安徽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外国留学生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医药文化、中医哲学、中医药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20多项,先后在《人民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伦理学研究》《理论视野》《江淮论坛》《安徽史学》《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药文化》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撰写省部级政府决策咨询报告近10份,主编参编专著教材9部。

 

187讲  朱熹理学思想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

[讲席教授  周晓光]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构建的完整而系统、缜密而精致的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为“朱子学”。元、明、清三代,朱子学成为“显学”,被朝廷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无论是解经释义,还是科举取士,都以其学说为唯一准绳。因此,朱子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与徽州渊源很深,他是徽州婺源朱氏九世孙,一生曾两度回徽州扫墓并开展学术活动,倡导了徽州研习理学的风气,直接培养了一批徽州学者,开启了“新安理学”流派。朱熹理学思想在徽州的传播,主要依托以紫阳书院为核心的学术教育网络。该网络覆盖徽州六县的大小村落,由书院、社学、私塾以及府、县学构成,数目以百计。由于士人的宣扬和百姓顶礼膜拜,朱熹理学思想和观念在徽州深入人心,渗透到包括宗族、徽商、建筑、女性“节烈”之风等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了南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徽州社会风尚。

周晓光  安徽省二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第九、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十届、十一届、十二届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首批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18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省政府和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5种,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

 

188讲  传统科技经典与中华文明传续

[讲席教授  钱斌]

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梦溪笔谈》《洗冤集录》《天工开物》等科技经典著作是一类特殊的存在。它们所记载的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科技成就,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书中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一定是独特的,一定是对世界有所贡献的,也一定是值得传承和发展的,这既是文化的自信,也是文化的自尊。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要深入了解传统科学文化,将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等融入当代人的精神领域,才能为世界文明贡献出中国精神,为人类发展贡献出中国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在文化领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系,引领了中国式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扩展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思路,创造了“用文化普及科学”的新方法,创新了“情感认同”的新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广泛影响。曾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法律讲堂》等栏目和纪录片频道主讲多期系列电视讲座和电视片,深受观众好评。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普及奖等。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十余项,并获评多门国家级课程,网络课程浏览量超过一千六百万人次。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出版各类著作16部。

[关闭] [打印]
网站地图|馆长信箱|联系我们
安徽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IE10及以上、谷歌、火狐、360极速模式、搜狗高速模式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本站点击量:98241845
设计制作: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